请勿触碰人性的底线,P2P暴雷不断,中国互联网金融迎来历史拐点

1

当我想起这个题目的时候,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正遭受行业发展以来最大的信任危机。互联网金融这个新生事物,在中国的发展一度可谓风生水起。如今“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行业发展迎来拐点。对照中国经济去杠杆,以及流动性缺乏等市场行情,互联网金融今日这样的境遇并非偶然。

记得在互联网金融风头正盛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出版过一本题为《新金融时代》的书(中信出版社出版),书中对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定义是“新金融”,这是相对于传统金融而言的。人行以一个时代的名义给出新金融发展的客观总结和前瞻展望,给予了这个行业高度的期望和支持。

如今多年过去,这本书中的案例都经历了市场的沉浮,以支付宝为例,作为开启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始作俑者,如今的体量和发展成就,难以有人望其项背。支付宝的发展之路,紧贴着阿里的生态,首先满足的是生态里的客群,然后再是输出全面解决方案,解决老百姓日常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就是金融紧贴实际的一个根本,也是技术创新的根本方向和出路。

说到互联网金融创新,一度与传统金融对立起来,当如支付宝一样的巨无霸出现并威胁到银行的业务时,传统金融在亦步亦趋中也投向新金融的怀抱,但是最后发现,并非成立一个部门或者招揽几个技术大牛就可以解决新技术与传统金融的耦合问题。于是,随着政策及市场的宏观调节,新金融公司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自2017年开始纷纷表态,今后将不再做具体的金融业务,而是专注于技术方案的输出,这就与传统金融很好地对应起来。各安其好,和谐发展。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看起来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需求问题,更不是市场问题,而是信用问题。“人无信不立。”“金融不信不活。”当前,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用问题完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完美呈现和应用,央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到现至少10年以上,已经日趋成熟。还有结合大数据以信用为服务对象的数据公司都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其中的关键是要有足够的数据支撑,这个时候流量大的头部公司,如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公司的优势彰显出来。用户的基数足够大,通过技术手段就可以多维度地解决用户的信用问题。而传统金融的信用逻辑显然还不足以覆盖当下快速发展的新金融市场。

2

中国新金融的发展已经走过十多年的历程,可谓波澜壮阔,这些年的故事更是一波接着一波风起云涌,一边是互联网金融p2p迎来强烈的阵痛期,哀鸿遍野,一边也可以看到想51信用卡等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港交所上市,而且作为车贷行业的老大微贷网也于今日发声,今年年底前也将赴港上市,好消息也连连不断。新金融不只是新在金融本身,穿透金融的底层内核,实质就是通过金融的杠杆激活市场的水,保持市场有足够的流动性。金融如水,水活鱼活,水大鱼大。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信用(安全)是金融的核心。这一次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不利局面是历史性的,全面性的,也是无法挽回的。事物总是向前发展,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接二连三的平台倒闭、跑路、老板失联、平台被经侦介入等的坏消息迎面扑来,已经不是第一次,至少发生了二三次。这样的局面似乎还没有停止的迹象,是平台失去了信心还是市场、投资者失去了信心,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实问题。

不排除劣币驱逐良币,去杠杆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是导致这场危机的主要原因。当市场缺乏信心,当一个行业失去信用的时候,金融的创新终将敌不过现实的残酷无情。不是互联网金融不好,而是中国的金融环境,金融创新环境还不完善,新金融的发展注定需要经历市场的洗礼,才能大浪淘沙始见金,让真正的创新者创业者,更好的新金融公司,保存带来,发展下去,从而更好地为市场和老百姓服务。

3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被提到最多的是,践行“普惠金融”。什么是“普惠”?普惠就是让广大老百姓都能够享受到来自金融创新带来的红利,有效地促进改革与发展。与普惠金融相应的是,金融需要将更多的资金对接到实体经济中去。 实体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银行的贷款,没有金融的支持,那么日子是很难过的。新金融的发展很难说全面践行了普惠金融的理念,新金融也很难说将资金完全对接到实体经济中去了。互联网金融总起来的存量是7万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虽然够大,但是比较与传统金融仍然显得捉襟见肘。互联网金融十年发展如今还是一个小孩,并不是一个大人。

在当下互联网金融遭遇面前,市场信心的缺失,金融非理性因素的蔓延,直接导致市场的恐慌情绪蔓延,创业者可谓举步维艰,许多创业者感到一夜之间所有努力都付之东流,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却关门大吉,甚至失联失踪,投之家、牛板金等“暴雷”暴露出的问题,媒体指出甚至已经超过当年某宝事件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怎么总会出点事?老百姓“捂紧钱袋子”是小事情,“丢了钱袋子”才是大事情。在信用问题面前,互联网金融的信用问题,来不得半点虚假和违背,只要信用遭到雷击,那么行业的防火墙必然被击穿。

进入6月以来,中国互联网最活跃的上海、浙江、深圳、北京等地区如这个夏天的天气一样“雷声”不断,倾盆大雨落下。各方评论都在分析,大雨过后还能不能迎来清明?从当前的局面看,这一波市场裂痕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弥合。从决策层层面而言,“下药过猛”只能在回头看时总结经验与教训。从执行层层面而言,“一刀切”只能用更多的时间来检验举措是否合理。从创新创业层而言,“摸着石头过河”将遭遇更多的不确定性。而作为局中人的老百姓很难再回到当初,对互联网金融产生全面好感,至少是心有余悸吧。这样的代价,在互联网金融在诞生之初有谁想到过?各方都输的结局应该不是最好的选项吧。

4

新事物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这是一个规律。新事物的进化考验的是人性的流露,在新事物面前,一切的技术和创新都为了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离开了人的创新和创造,一切创新都是伪命题。技术也有人性,因为技术是人创造的。在人性面前,在金钱面前,在巨大的财富面前,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人性本恶,是一个哲学命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底线崩盘,才会引发人性的恶大爆发,于是市场上各种丑陋的魔鬼都跑出来,群魔乱舞了,如果夜里看到魔鬼在街道上掏人心吃,不要觉得奇怪,因为“世间有一种凶残至极的野兽,名叫人类。”

剥开人性恶的一面,各种恶相,简直不忍直视,无法令人承受。自人类发明金融这项事业以来,金融业的“血泪史”从来就没有断过,“黑色星期五”,“郁金香事件”依然历历在目。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金融这根脆弱弦一直绷得很紧,美国将这根线拉断后,中国为自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直到现在还在消化当年的“四万亿”。也难怪这几天“央妈”与“财爷”互怂起来,有经济学家为此直言:“简直是亘古未有的奇事!”一个国家两大调控部门竟然互相掐架起来。当前市场的混乱足见一斑。

可以毫无讳言地说,新金融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一个市场空白,解决了老百姓的现实需求,没有需求何来发展?在传统金融一统天下的局面下艰难地找到了自我生存的一条道路,却一直走的坎坎坷坷,狮子豹子随时会从丛林里跑出来,吃掉路上的行人。哪里有那么多的奇花异草和彩虹天空可以让人欣赏领略。人性的恶与善始终是创业者和创新者必须直面的问题,不解决人性的恶,善便不会发扬光大。不将善建立在初心之上,那么恶便时时经不起任何一点的考验和风浪。

所以,我想说:“不要触碰人性的恶,哪怕只是一丁点,人类的心脏真的太脆弱,你见不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直流着血,你见不到佛陀慈善的眼神里流淌着泪水的河,你见不到人性之上开着的万恶之花,你就不能够知道茶花女也有最最美好的人间爱情追求,虽然她的身体如花朵一样腐烂在坟墓里,直到有人将她写进了小说……”

“岁月的河,从山间流过,从心间流过。”

我愿人生故事在小河里慢慢淌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