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养老金竟亏空3000多亿!你怎么看?

养老金亏空问题说了好多年了,看到2015年养老保险亏空3000亿,先是一惊,2014年不是才亏空1563亿元吗,涨这么多!一下翻了两倍。细想一下又释然了,虱子多了不痒,问题多了不愁,反正都这样了……不过还是要认真想一想,因为诸如养老金3000亿亏空,3.5万亿个人账户空账这些数据虽然是冰冷的,但是未来要承担的结果却是现实摆在眼前的,那就是以后可能会出现养老金欠发问题,真到了那一天,我们退休以后见面就别问吃了吗,改问钱发了吗才更实用。

养老金的钱去哪里了?

1、国家欠账。

中国是从1993年实行社保制度,从1994年建立个人账户的。此前,国家一直实行低工资、低福利、高积累的政策。也就是说国家已经隐性向所有职工征收了包括企业账户、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金,相当于国家在以建设为主的时期向老百姓借的账。

2、该缴的人不缴。

人社部2013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全国累计有3800万人中断缴保险,中断社保缴费的人数达到工作人口的23%,弃保虽是个人行为,但影响的却是整个社保体系。

3、通胀压力迫使年年提高养老金水平。

虽然官方给出的CPI指数并不是很高,但民间的感受却是工资增长赶不上物价增长。迫于物价增长的压力,政府只好连续11年提高退休养老金,每年增加的幅度都在10%左右。

4、就是官方说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回报低。

官方给出的数据是,长期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年度投资回报率约为2%,远低于自2005年以来养老待遇10%左右的提高幅度。

怎么办?

☆官方的说法是,未来将实施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等方面措施,通过组合政策,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增强基金自身的收支平衡能力。☆媒体一直在说,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不管怎么样,我觉得最关键是,我们都要自己做些打算,如果仅仅指望养老金度日,那晚年可能就比较凄惨了。☆因为社保本身就是低水平广覆盖,要想有个过得去的晚年,关键还是要有商业养老保险。

☆在购买养老保险时,要考虑4个因素:投保年龄、家庭收支、家族寿命、通货膨胀。通常,养老规划制定得早,负担相对较轻。如果家族有长寿史,可考虑领取时间比较长的终身养老险。如果考虑抵御通货膨胀因素,则应选择有增值功能的养老险。总之,各类养老保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购买时可考虑相互组合,取长补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