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定调下半年:积极财政集中发力,基建投资有望触底反弹

上半年增速下滑的基建投资,正在迎来拐点。

7 月 3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时强调,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要求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而在 7 月 2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随后,李克强总理在考察西藏时提出要加快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

紧跟中央政策信号的是,近日湖北、广东、青海等多个省份相继发布下半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

" 由于当前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基建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月友告诉时代财经,上半年在去杠杆、防风险背景下的财政政策并不积极,现在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带有一点补工的性质。

受益于加快基建的政策信号,近日多地相继发布补短板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来源:视觉中国

"三驾马车 "减速

基建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托底经济的主要手段。近年来,中国基建投资增速一直维持在 20% 左右的高位,远高于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

不过在今年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出现下滑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基建设施投资增速从 2017 年 11 月的 20.1% 一直下跌到 2018 年上半年的 7.3%。

分区域来看,2018 年 1~5 月,天津、山西、江苏等部分省市基建投资增速出现了负增长。其中,天津下降 48.6%,山西下降 11.4%,湖南下降 4.6%,湖南的降幅比 1-4 月扩大 4.1%,已连续三个月负增长。与此同时,北京、宁夏、新疆、安徽、湖北、海南等地基建投资增速也较去年全年明显放缓。

" 基建投资增速出现下滑,主要与政府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有关。" 广东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告诉时代财经。在此背景下,多地城投公司融资萎缩,PPP(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被清理整顿。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财政部曾发布关于 3 月底前完成 PPP 项目库集中清理的政策,随后湖南高达 80% 的项目退库,江苏停止了无收益性质的增量 PPP 项目,新疆部分地区则暂停了 PPP 项目的建设。

基建投资增速的下滑,拖累了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018 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297316 亿元,同比增长 6.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 1.5 个百分点。

作为 " 三驾马车 " 之一,在投资减速的同时,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同比回落 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表示,近两年持续攀升的房价以及由此带来的家庭债务负担上升,导致居民其他几项消费支出增速有所下滑。" 考虑到当前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还未得到全面遏制,家庭债务增速依然较快,不排除未来消费增速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因而需要高度警惕。"

而在对外贸易方面,上半年出口 75120 亿元,增长 4.9%;进口 66107 亿元,增长 11.5%。进出口相抵,顺差 9013 亿元,比上年同期收窄 26.7%。如果进口进一步扩大,顺差将进一步收窄,未来出口将越来越难。

彭澎告诉时代财经," 现在贸易摩擦还没有出现结束的迹象,尚存升级的可能性,而当去杠杆、控风险以及’三驾马车’增速放缓等这些因素撞上贸易摩擦时,政策就必须做出调整,加大基建投资力度,这实际上有对冲贸易战和防止经济下滑的意味。"

地方密集发布基建计划

受益于加快基建的政策信号,近日多地相继发布补短板重点项目投资计划。

例如,广东下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重大项目 2018 年投资计划的通知》,这项计划包括交通网络工程、水利防灾减灾和水安全保障能力工程、城市地下管网工程等 9 大类 18 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 1.9 万亿元。其中,交通网络工程是该省投资计划中的重点,由高速公路工程、轨道交通工程、港航工程、普通公路工程四部分组成,投资额超过 1.3 万亿元。

浙江在总结上半年重点建设项目招标情况时也提出,随着杭温铁路、杭衢铁路、杭州地铁三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预计下半年该省重点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量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招投标交易量高增长,也就意味着基础设施投资的回升。该省还特别提到,下半年要做好大通道十大标志性项目、亚运项目等。

江苏则在补短板投资计划中要求,加快完成铁路、油气管线等一批补短板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

此外,近日湖北提出将围绕民生改善策划一批有前景的基建项目,四川成都、湖南永州、山西运城、河南驻马店等地也陆续召开重大工程项目推进会。种种迹象,再次打开市场对下半年基建的想象空间。

基建资金已有保障

目前,我国基建投资资金主要来自国家预算内资金、政府性基金、政府专项债、PPP 以及信用融资等领域。随着政策指向逐渐明朗,下半年投入基建的资金也将逐渐回升。

以预算内资金为例,上半年全国完成财政支出 11.16 万亿,若按照 10% 财政收入增速和 2.38 万亿的财政赤字计划来测算,今年财政支出将达到 21.36 万亿。招商证券研报指出,按照财政支出中基建相关支出与整体支出速度相同计算,今年下半年公共财政将提供 1.36 万亿资金。

从政府性基金来看,作为其最主要资金来源的土地出让金今年上半年再创新高,达到 2.7 万亿元。上述研报指出,近三年里政府性基金收入中除土地出让收入外的其他收入相对稳定,均值为 9450 亿,而政府性基金支出中的基建支出占比在 45% 左右,预计下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将为基建投资提供 1.8 万亿,高于上半年的 1.4 万亿。

此外,7 月 2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指出,要加快今年 1.35 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推动早见成效。时代财经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仅发行 3673 亿元,仅为预算值的 27.21%,这意味着下半年将有 9827 亿元资金投入基建市场。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半年 PPP 将加速落地,基建方面的信用融资也将逐渐回升。

" 这不是重走基建的老路。" 张月友告诉时代财经,过去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旧动能和政府举债,这加重了地方债务问题。但新一轮基建是在今年上半年去杠杆政策背景下产生的,带有一定的补工性质,如果将基建投资投入有收益或收益较为客观的领域,如高速公路项目等,那么地方债务将不再是问题。

中信证券分析师明明指出,目前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铁路、地铁、机场的建设投资面临饱和问题,但乡村振兴、轨道交通、电力、地方数据中心建设仍有发力空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