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降了?楼市调控动了真格

作者莫开伟系知名财经作家|知名财经评论家

8月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沈阳召开部分城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对参会各城市未来房地产调控工作提出了加快制定住房发展规划和对楼市调控不力的城市坚决问责等两方面严格要求。

这两方面要求基本囊括了房地产调控几乎所有的内容,实质又吹了一次楼市严调控的集结号;

同时它又释放了我国房地产调控明确信号:中央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上动了真格,各城市应消除任何幻想,将严调控继续推向深入;

切实解决房地产调控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坚决落实好最近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的抑制房价上涨的政策要求,切实将房价控制住,为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从此次住建部召开的部分城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提出的两方面要求看,虽然一些调控措施已是"老生常谈",在历次调控中都反映被提及过,但不乏亮点,一些调控措施是经过反复调控实践摸索出来的具有较强现实针对性的新策略、新智慧和新方式,在未来调控房地产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将房地产发展引上正常健康发展轨道,必须以制定严格的住房发展规划为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房地产发展就始终难以结束混乱无序局面,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也难以最终形成。而要实现这一调控目标,首先需要各城市政府及时转变房地产发展观念,消除房地产盲目铺摊子的发展倾向,利用好政府行政资源优势,加快制度实施发展规划,抓紧调整住房和用地供应结构,确实土地供应与住房开发的平衡,为消除因供地不足导致楼市开发不足而引发房价再次大幅上涨创造条件。

同时,抑制楼市价格的上涨,还需政府"有形之手"的托底能量,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为住房需求者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住房供体,解决暂时购房有困难的刚需族的住房困难。而且,还要看到,降低楼市价格不能单一指望开发商的"发慈悲",而应多管齐下,综合施策,这就需要金融和税收政策共同发力,要求各级政府与金融部门一起共同完善和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在土地出让费用、房地产开发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对刚需族首套购房及改善型购房提供优惠贷款利率,支持合理购房消费贷款需求,切实减轻购房者的经济压力和生活负担。

此外,过去一段时间楼市价格大起大落波动频繁及楼市越调控越涨的现象,与一些城市打击不力、或站在局部利益无意真正打击房地产市场乱象存在很大关系,且这也是一个久治不癒的顽症。此次住建部要求坚决遏制投机炒房,加强舆论引导和预期管理,持续开展房地产市场乱象治理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开发企业、中介机构,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既是抓住了楼市调控重点和软肋,也是对地方政府楼市调控不力的提醒和有力督促,相信这一要求提出之后,各级地方政府就会动真格、下杀手严格查处楼市中的各种乱象,消除推动我国楼市价格非理性上涨的各种不利的非市场因素。

要让房地产调控出成效,仅有调控制度而缺乏灵活的调控方式是不行的,尤其不对调控不力者实行问责更是难以对地方政府形成楼市调控的威慑力,许多房地产调控政策最后都将沦落为一句空话。众所周知,过去我国房地产调控成效不明显,表现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或墨守成规只顾机械地执行中央政府调控政策,使房地产调控政策陷入"调控—价格下跌—再放松—价格更快上涨"的越调越高的恶性循环怪圈。

因此,住建部在房地产调控的"摸爬滚打"中学聪明了,先是出台了"因城施策",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调控政策;此次会议要求的水平更高了,要求各地切实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系统分析当地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风险点,抓住调控主要矛盾,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综合施策,提高调控的精准性,有利于消除千篇一律和形而上学的调控模式,极大地增强房地产调控的灵活性和弹性,也极大地提高楼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要将中央政府房地产调控措施真正落到实处,需建立目标责任制,进行严厉考核,才能确保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偏离正轨,不被打折扣。为此,住建部此次确定把地方政府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确保市场稳定,是一个十分明智而有效的决策,唯有对地方政府落实调控政策进行严格督查,对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或者调控工作不力导致楼市价格市场波动出现大幅反弹、未能达到如期调控目标的地方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严厉问责,将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的"乌纱帽"与调控效果挂钩,才能真正触动地方政府抓好房地产调控的决心,让其在房地产调控中义无反顾和背水一战。

同时,为建立地方政府领导抓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避免地方政府官员变动频繁导致的调控"松一阵紧一阵"或出现无人抓房地产调控的现象,住建部此次拟将建立房地产市场监测体系,完善对地方政府房地产调控工作的评价考核机制,是完全有必要的,也是督促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的当务之急。

全国民众有理由相信,将此次住建部确定的两大要求落实到位,中国房地产调控将走出一片新天地,楼市价格大幅反弹的局面将不复存在,中国楼市长期走势将呈现出降中趋稳格局。

原文来源于腾讯财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