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降温了,房价摁住了,但未来方向不乐观!有房没房都要看!

楼市处于胶着状态,很多人已经看不清方向。有多套房子的人,希望房价快快涨;没房子的人盼望着楼市崩盘,降的越多越好;只有一套住房的人,希望房价涨慢点,否则将来置换不起。不同的人群对楼市的期望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还原楼市的本来面目,或许我们就要清醒的多。

目前楼市貌似被摁住了,其实内心还是狂热的。从相关地方部门不停的有调控政策加码的情况来看,目前房价上涨的压力仍然存在。

就目前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来看,除环京周边地区和城市,房价经历过较大幅度调整外(现在有企稳迹象),大部分城市房价至少可以用“稳中有涨”来形容,其实一些城市的房价是上升幅度还不低,先说几个代表城市,一线城市中的深圳,加码“三价合一”微调控,房价还在继续上涨,别看所谓的统计表哈,市场冷暖,深圳人自有体会;二线城市中的杭州,加码“摇号选房”政策,房价继续上扬;三、四线城市楼市要不是新盘少,否则成交量也非常可观。

地价是房价的晴雨表,高地价致高房价的概率就要大很多。面粉与面包的关系,大家都懂。

从目前监控的城市来看,一、二线土地供应不多,土地溢价虽有所下滑,但成交单价并不低。而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更是量价齐升,成交金额创新高。这里笔者比较担心的是,一、二线供地不多,一些城市甚至把租赁供地也纳入年度供地的总指标中,往后几年,市场上缺地的楼市会是怎样。别只看貌似把眼前火热的楼市压住了。

对于三、四线城市土地供应来看,可能会刺激楼市的继续火爆,但长期来看,如果土地供应过多,房地产市场的容量是否经得起考验,不会导致又一轮库存堆积吧?而对于一二线城市笔者倒是希望加大土地供应,否则若楼市无货状态继续持续的话,即使出台更多调控政策,其作用都会大打折扣,后遗症危害也更大,毕竟供需平衡才符合市场稳定规律。

这几天也甚是热闹,前有经济学家管清友所讲的能多买两套就多买。后有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的“六个钱包”的故事。前日,前华远董事长任志强在房地产金融论坛上再抛言论,按照目前70%的城市化目标,住宅需求量还要增加200亿平米,按照今年10亿平米的竣工量,至少还需要建设20年才能满足需求。任总的讲座,在早些年,笔者在上海有幸听过,数据说话是他的一贯风格。

对于楼市的未来,纵观诸多因素,长期来看,笔者认为房价还是会呈螺旋式上升,虽中间经历调整在所难免,但趋势向上的概率还是比较大。你认为呢?

如果你也喜欢楼市话题,欢迎关注“专聊房君”共同交流。分享从业经验,自得其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