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佬谈底部 看看有没有让你信服的观点

目前,股市的政策呵护之风频吹,本周股指下探前期2691低点的支撑初告有效,单边下跌之势被遏制。本周,沪指上周2%、深证成指上涨2.46%、创业板上涨2.03%,股指的初步企稳让机构和大佬说话有了底气,认为市场底部确立的人多了。

广发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认为:高层会议稳经济的基调进一步确认了信用缓和,低评级信用利差回落、可转债反转,带来最大的边际变化。“转宽”的信号有助于市场修复风险偏好,股市反击的时机来临,基建链条的周期股迎来良机。近期外资流入A股呈现加速趋势,推断在当前市场的估值水平下,外资对A股抄底意愿越来越强。但基金公司当前在开始防御减仓,抄底的意愿更多体现在品种转换上。强势股开始补跌,这是市场降仓防御悲观情绪出清的最后表现,往往是最后一跌。当前指数估值已在历史底部区域,A股将绝处逢生。

在海通策略首席分析师荀玉根看来:情绪指标显示短期底部信号。强势股补跌,分级基金密集下折,估值处于底部。A股已经历五轮牛熊周期,目前处于第5轮底部。最近投资者的情绪失落,担忧中长期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好的人越来越多。从中长期角度来回顾股市,A股已经经历了5轮牛熊转换,平均5-6年轮换一次。本次处于第5轮周期的底部区域,背景与2002-2005年类似。市场底部以圆弧底常见,尖底少见。当前可以说,历史大底仍需时间,短期反弹窗口来临。

英大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再次重申2691点成为底部的可能性大增,对前期佐证其观点的10大理由进行了完善补充。在他看来,当前A股市场利多情绪在累积。利空情绪被抑制,市场将形成重要支撑,底部将构建成功,多头的反攻将势如破竹。

申万宏源的策略高级分析师傅静涛认为:股市已经具备底部的必要条件。过大的跌幅、过低的估值、占比高的破净股、低位的换手率,与2010年以来的几次底部区间有较高的相似度,但带动大盘向上突破的有利因素尚未出现,前期压制市场情绪的因素也尚未消散,短期内震荡格局可能延续,但结构性的投资机会显现。从宏观经济层面,高层会议对下半年工作重点定调为“六个稳”,稳经济有利于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监管层近期已经显示出政策托底意图,央行已经释放了定向降准、扩大MLF担保品范围等一系列的微调信号,滴灌式的调控精准发力,去杠杆的力度、结构和节奏把控较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被守住,财政政策并未一刀切式收紧,开正门、堵偏门。高层会议也释放出托底信号。总的看,在经济底部企稳、政策托底信号显现、市场估值底部的背景下,受国家政策支持、符合新经济产业发展导向的价值成长股有望率先反击。当然,市场情绪做空情绪未完全消散,大级别的反弹行情难以出现,短期仍可能有震荡。但目前市场已经具备中长期投资性价比。

欧基金曹名长发文呼吁,资者忽略短期股市波动,着眼于长期。当下的A股市场应该看到更多的是机会,而非恐慌。

咨询机构源达投顾认为,意到近期监管层频频发力,政策面不断加码,足以见得维护市场稳定的决心。建议以中长线思维积极布局基建相关,控制仓位,低吸高减。

另一家咨询机构巨景投顾则认为,当前A股市场位于筑底阶段,估值位于历史低位,这些考验着投资者的耐心。心随物转是众生,心能转物即如来。筑底时需要忍力,股票走需要耐力,后市主题投资依旧是基建、科技、国企改革等。

以上专家有来自券商的、基金的和咨询机构的,他们各自站立的角度不一样,出发点各异,是否经得住市场考验不得而知,投资者还需要有自己的判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