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洪峰到来

(一)官媒头版痛批高房价

今天,经济参考报头版标题是《房地产调控须促进长效机制加速落地》,里面提到:

买房人不挑户型、不选楼层、新房“秒杀”,“炒而不住”成为部分购房者的目标。房价高企下,“有房者”的资产额翻了不止一倍。但也必须认识到,随着资产总额的上升,资产差额却不断拉大,中国有创新力的一代正在被高房价束缚手脚。

同样,今天经济日报也痛批高房价。

经济日报称,过度依赖房地产无异于饮鸩止渴。经济发展一有风吹草动,就又想回到依赖房地产刺激经济的老路。应该看到,房地产市场过度依赖的后遗症已经十分明显:不利群众实现安居梦想、挤压实体经济生存空间、影响新动能形成培育、搅动社会浮躁风气。更重要的是,在当前宏观杠杆率偏高的情况下,寄望于房地产市场再度担起稳增长重任,无异于饮鸩止渴。

中国经济要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发展,一方面要破除对房地产市场拉动经济发展作用的迷信,真正把发展的动能放到依靠技术进步、人才培养、自主创新的路径上来;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驱动房地产市场走上正轨,从根本上消除不时涌现出来的依赖症。

房价原本已经在2011年到2014年被摁住,结果却在2015年又重启,一发不可收拾,造成目前史无前例的房产泡沫。

当时,作为媒体,我的单位从2010年就开始整天批判高房价,这代表了高层意志。如今,相似的一幕再现,难道这次真的不一样?

希望真的不一样,事实上,真的没什么炒作空间了。

(二)7月新增贷款暴增

央行网站8月13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5万亿元,同比多增6278亿元。预期1.2万亿,前值1.84万亿;M2同比增8.5%,预期8.2%,前值8%。

7月末,广义货币( M2 )余额177.62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

7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36.35万亿元,同比增长12.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30.61万亿元,同比增长13.2%。

银保监会今日发布的2018年二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6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829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6%,较上季末上升0.12个百分点。

历史数据显示,1829亿元的新增不良贷款余额,是有记录以来最大季度增幅;而1.86%的不良贷款率,也是2009年3月以来按季度看的最高水平。

无论是新增贷款,还是不良数据,都可以证明一件事:宽松真的来了。

周末看了中金固收的分析,认为宽松已经开始了。

宽松开始了,但是不让往房地产流,该往哪里流呢?又有哪个行业能够跑赢年增长两位数的货币增长速度呢?

真希望是实体。

(三)外资怕了

外资的规律是,外围涨A股跌的时候,大胆抄底。外围跌,通常会跑。

今天果然跑了。

沪股通,5个净买入,净买入最多的是中国国旅。

深股通,4个净买入,最多的是万科,不足1亿。总体流出较多,表现较弱。

不过,今天A股表现还是可以的,外围普跌,今天又是V型反转,的确让人敬佩啊。

可是,今晚欧美有所企稳了,但目前新华富时A50跌了0.8%,明天A股看样子还要探底的节奏啊。

希望今天的新增贷款利好,能带领A股再来个深V。

每天坚持原创,已经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也希望各位能够给些鼓励,关注,点赞,留言都可以!感谢读者,感谢粉丝的长久陪伴!

声明:本公众号所发表的任何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原创不易,感谢转发点赞打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