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什么会让我们疯狂买单?

从“买便宜的”到“买优质的”、从买“商品”到买“服务”、从“拥有”物品到“共享”物品……随着消费升级,90后、00后消费群的崛起,市场 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要跑赢市场,关键是要抓“精神需求”!

那么,在2018年又会出现哪些新的消费趋势?

趋势一:情绪经济

人类首先是情绪的动物,以至于有人说:80%的购买是基于“感性的情绪”而不是“理性的逻辑”。2018年, 消费者对于商品的态度,显然不是越高端越好,越贵越好。能跑赢市场的,是抓住消费者“精神需求”的品牌。

90后、00后需要的是情绪上的理解,品牌形成情感溢价要在一次次的情绪理解基础上才能完成。品牌在做内容营销时,要做的是同意、顺遂90后所认知的,而情绪则是品牌与年轻人沟通最好用的抓手。

纵观国内,近年来,以 “葛优瘫”为起点,以马男波杰克,“丧茶”店概念等为代表的“丧文化”风潮快速走红。

作为“丧文化”的延伸,去年12月空降微博热搜榜的流行词“佛系”一夜之间引发了大规模的热议与共鸣,不仅覆盖了众多90后,80后也是受众群体之一。将“丧文化”的热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点。

2018年其中一个消费趋势,将会从产品主导过渡到精神层面的交流,构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深层次联系,发现新触点的关键。

趋势二:“颜”即正义

消费世界的审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更迭。 在某种程度上,颜值正在成为品牌的新生产力。

近年来,各种设计美轮美奂的实体店纷纷出现,尤其是国内一些实体书店。

数据显示,2017年实体书店零售额达344.2亿元,同比增长2.33%,走出负增长态势,共享书店、快闪书店、无人书店、“影院书店”、“银行书店”、智能书柜、自助购书机、智能店员机器人等相继涌现。

▲钟书阁

2017年言几又把理发店、照相馆、插花工作室、木作手艺体验、进口超市、健身房等业态与书店的融合,赋予了品牌更多的文化属性。

从最初的“书店+咖啡+文创产品”1.0模式,到包括设计产品、文化沙龙、主题餐厅等功能的2.0模式,不断升级“生活方式体验”;未来,言几又还将启动3.0模式,增加文创街区、设计师工作空间、文创项目孵化、阅读主题酒店等,实现“文化综合体”的自我定位与要求。

言几又

人都是感官动物,颜值在线不仅让人赏心悦目,很多时候会让人有冲动消费的心理。除了网易严选,类似的还有苹果、小米的智能硬件、居家生活用品等。Ta们都是在功能基础上,以精简的设计来打动消费者的购物欲望。

趋势三:生活方式品牌将走红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生活方式能够覆盖商业的全维度空间,不但可以对传统品牌、空间、文化赋予新的消费内涵,还可以创造新的消费生命。

在近年来,生活方式成了品牌商喜欢挂在嘴边的词。不少消费者的聚焦重点正在转变为关注自我和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尤其是新中产,他们还对产品和服务有着极高要求。

中国首家24小时创意生活用品复合体验店,蜕变于中国TOP10文具品牌“树德文具”, 2015年起从文具转向设计用品之路,把家居、文创、出行箱包、木工、书店、花艺、咖啡、电影院、胶囊旅馆等进行融合,打造 “中国原创设计”全产业链。

从展现给外人看的服饰、鞋包、化妆品,延伸到只在家居环境里出现、供个人使用的商品上,都可能是消费者下一个升级的对象。

此外,为小众标新立异,为独有个性定制,将充满个体表达的设计感融入消费当中,未来亦为常态之一。

趋势四:一个人经济

随着中国单身大潮的来临,围绕单身人士而产生的“一个人经济”产业链逐渐形成。

据相关机构最新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单身成年人已超过 2 亿,其中未婚的达到1.4亿人。随着中国单身大潮的来临, 围绕单身人士而产生的“一个人经济”产业链逐渐形成。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平时疲于社交,游走在各种关系之间难免会产生失衡,有时候就是单纯地想自己独处做点事情。

于是,迷你KTV、迷你健身房、“一人食”等业态应运而生。

一个人用餐、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旅行……一个人的生活,大多数人都不觉得自己孤独,反而很享受这种一个人的感觉。

一个人的经济潮可能在今年获得迸发。这种状况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因此,品牌商不仅要看到这一明晰的市场动向,还要顺势而动。

小编在对商业模式画布的解读中提到:近年大环境的产业变革中,新的商机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其本质都是 深度研究目标客户人群和价值主张, 为消费者提供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有时候顾客买的不是产品,而是商家做事的认真态度、服务理念和情怀精神。

本文来自门店运营管理,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