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评:沪指震荡收跌成交量创逾两年半新低 创业板跌超1%

昨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央行副行长朱鹤新介绍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有关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要求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投放的同时,央行强调,结构性去杠杆的方向不会变。

“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7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一连使用了六个稳字。

近期政策的调整主要来自于经济下行压力,因为之前去杠杆政策对实体经济有所影响,另外也有贸易战的因素。

经历两日普涨后,两市今日低开,中国平安中报亮眼高开逾3%领涨权重,随后指数开始低位整理,煤炭、新疆、农业板块轮番冲击但均力度太小;午后两市继续下行,创业板指跌逾1%。截止收盘,沪指收报2714.61点,跌0.70%,成交额985亿。深成指收报8454.75点,跌1.10%,成交额1308亿。创业板收报1439.55点,跌1.20%,成交额445亿。

盘面上,农业股抗跌,ST概念持续火热状态;科技股全线回调,建筑、家电、次新均走势疲软。

两市昨日延续良好涨势,量能小幅放大,但两融余额连降5日,续创逾一年新低。截至8月21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为8666.83亿元,较上日减少27.05亿元。

国君固收认为,当前的股市与年初的债市如出一辙,市场持续下跌是导致市场持续下跌的核心原因。不过,在市场一致看空之下,市场底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出现,下一阶段市场行情将会切换至股强债弱格局,债市的风险大于机会。

当前股市预期高度一致,那么事实可能会朝着反方向走。多头在屡战屡败之后对于做多的安全边际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投资者都在等待指数跌破2638的前低之后再找机会入场,这种一致看空的预期与年初一致看空债市的预期无异,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市场可能反而很难跌破前期低点。

当前中美经贸问题重新开始进入磋商程序,贸易战影响短期至少不会更加恶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才是贸易战因素对于股市最重要的边际变化。可以简单类比7月下旬开始的宽信用政策对信用债行情的刺激,虽然从货币政策传导的角度来说,政策转向可能并不代表短期内信用风险会快速收敛,但对于低评级信用债来说,看到政策的转向可能比政策效果本身更重要,顿悟者的抢跑使得低评级信用债收益率快速下行80-90bp。当前的股市也同样如此,根据前几次经验,不排除谈判无疾而终的可能,但这并不影响短期内股市的持续上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