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中国私营经济退出的吴小平是什么人?

今天,网上一篇题为《吴小平: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应逐渐离场》的文章引发热议。

吴小平其文

这篇文章挺短的,被大家广为引用的是开头一段——

“在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私营经济已经初步完成了协助公有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阶段性历史重任。下一步,私营经济不宜继续盲目扩大,一种全新形态、更加集中、更加团结、更加规模化的公私混合制经济,将可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的新发展中,呈现越来越大的比重。”

文章整体上对我国现状特别忧虑,两个“如果”写得尤其紧迫——

“此时,如果不能集中国家力量,完全让市场说话,彻底走经济自由化的道路,中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开放,将面临难以想象的压力、阻力。已经取得的优势和成果,也可能逐步丧失。”

“如果大家都执行不同标准,有好处就各种公关,没好处就四散奔逃,一旦补贴就各种集中,一旦真集中就哭爹叫妈,这样的群体是没有纪律的,是没有深谋远虑的,是不足以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竞争的。”

不过要说最惊悚的话,也还是标题“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应逐渐离场”一句最为出色了……

正文除了开头、俩如果,就是捋了一下中国私营经济相关的理论政策,还引经据典概括了一下其他国家发展经济的诀窍:要求私营经济高度围绕国家意志发展,紧密服从国家发展要求。

结尾跟没写完似的:“私营企业,有其优势,有其劣根。”

没了。

这文章火了,骂的人贼多。

不过下午15:46《新京报》发文说,吴小平表示文章确实是他写的,但他认为很多人并没有读懂。吴小平说:“现在社会反响比较大,我认为很多人是没有读懂的。但是如果你要解释太多的话,就会有更多值得探讨的内容。所以不跟你说了,因为我不太想在现在这个阶段做解释。”

微博已经有了#吴小平 私营经济#的话题。

凤凰网财经就去核实,这文章是不是吴写的,他说:“是我写的,就不解释了,太多朋友问起”。

没跑了,现在问题来了。

吴小平是谁?

吴小平其名

首先,这个名字跟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原主席撞了。

主席吴小平比较出名,2003年6月9日,他被国务院任命为保监会副主席,在任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期间,主管中国保监会财务会计部、保险中介部、资金运用监管部等部门。2006年1月17日,国务院又任命他为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2007年7月卸任。

幸好不是。

主席吴小平长这样——

这次出名的吴小平长这样——

根据长江商学院MBA当年的描述,外貌是这样的:2015年4月17日,在长江商学院椭圆会议室见到吴小平时,他剪着干净利落的短发,戴着黑框眼睛,一身布克兄弟商务休闲装,目光敏锐,姿态从容,就像他出现在米牛大咖谈文章中那幅照片的样子。

比较妙的一点是,名字叫“小平”。吃瓜群众就很有联想力了——

撇开名字。

在文章的作者署名栏,“吴小平”三个字后面加了括号,“杭州米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资深金融人士”。

那么可有其他平台能找到吴小平?

倒是有微博,头像介绍也符合——

不过还挺冷清的,大家也有点不确定,没有回复,也扒拉不出来什么……

澎湃问吧栏目,有个叫吴小平的,头像介绍一致,自我介绍是这样的“我是吴小平,资深金融人士,常年在中美加三地居客,在顶级投行工作10年,又投身互联网金融。我是交易员、投资人,也是作家,在新浪、彭博、财新设有专栏。写过《交易员6.0》,正在构思一本有关做空中概股的财经爱情小说。自我评价:性情残暴。”

自我评价挺可怕的。

(财经爱情小说是什么题材?)

吴小平的栏目,显示一共有4619个提问,2279个回复。

不知道是不是平台bug还是吴先生设置了自动回复什么的,对最近几个小时围观群众的回复是这种画风……

??????

吴小平其人

长江商学院MBA在2015年,发布了一篇文章,专门是写吴小平的,题目叫《求变︱吴小平的“革命”之路》。

这篇文章现在看起来风格有点别扭,而且有种莫名的喜感,比如开头盛赞吴骨子里有“想要引领时代的不甘于安逸的心。”

根据这篇采访,大致整理一下吴小平的人生经历——

吴小平从小酷爱读书,6岁时就翻看父亲书房的拿破仑法典,不拿书就不去上厕所。他也有着极强的记忆力,能够随手画世界地图,200多个国名和首都一个不错。高考时,他原本要报考北大中文系,只因父母担心“读北大的人不安分”,才改投金融。

1993年,18岁的吴小平作为南通高考状元考入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

那时,距离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仅一年多,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时代阵痛,中国迎来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出国潮。吴小平敏锐捕捉到这个信号,开办了中央财经大学第一届英语培训班,组织波兰外教,给各界校友们辅导英语。仅几次招生,这个培训班就让吴小平成了万元户,可惜,好景不长,学校以太过商业化为由取缔了培训班。尽管学校让吴小平“丢掉了来之不易的事业”,他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被“招安”成为广播站站长。

1994年,趁着课业不多,吴小平离校经商,连续旷考,也因此错过期末考被留级一年。

1997年,吴小平毕业。时值亚洲金融风暴。为了北京户口,吴小平在一家药企八年。

2004年,吴小平加入长江MBA。

这就是这篇采访的起因吧……采访还说“吴小平非常感恩长江的际遇,在2013年长江十周年北京太庙庆典上,他作为历届校友代表,做了主题演讲,他说‘你从来不需要想起,但是你永远也不会忘记’,来形容与长江不可分割的情缘。”

另外,长江商学院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创办的。(狗头)

14个月后,吴小平顺利进入一家跨国商业银行做衍生品业务。

1年后,跳槽到中金公司机构销售业务部,从此开始了他在金融领域风生水起的人生历程。

在中金,吴小平最为自豪的业绩是参与创建了中金的零售和财富管理业务。那时,股权分治改革之后,富人越来越多,可中金没有零售业务来服务这些人群。吴小平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和其他同事主动请缨创立中金零售业务。07年是牛市。交易、理财业务快速增长。很快,吴小平开始品尝到成功的快感。他的名字和照片开始以大篇幅现诸报端,出门时也会被粉丝围堵,“有老头、老太太、工人、公务员、有钱人,上百人疯狂的围着你,拿小本记你说的话。”

这应该就是对应着自我介绍里的“在顶级投行工作10年”。

此后,吴小平先是作为天使投资人,进而离开中金,投入米牛网的创业中。

采访原文是这样写的:“吴小平责无旁贷的成为了米牛网的专栏作家。这让原本就热爱写作的吴小平得其所好,一篇篇精妙绝伦的文章骚动了金融圈或敏感或脆弱的一颗颗心……他在《交易员之死》中回答了那些对投行和金融领域或艳羡或不屑的疑问;在《财政部妹子的金酒》中善意的调侃着投行趣闻;在《那些年的牛市》中提醒人们不要过度乐观;在《中国应该考虑设立互联网部》中向政府隔空喊话,呼吁一个更健康的中国互联网世界……”

你以为这是个写文章的网吗?

不是。这个米牛网,百度百科介绍说其实是一家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由杭州米云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是国内最大的互联网配资平台之一。

“杭州米云科技有限公司”倒是和那个微博介绍一致。

有关米牛网最新的一条新闻是2015年9月的,来源是澎湃新闻,《监会严打场外配资 米牛网被罚没6400万》: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称,证监会没收杭州米云违法所得1595.18万元,并处以4785.55万元罚款;对杭州米云董事长兼总经理柳阳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

这篇2015年的专访在末尾写:

吴小平曾说,如果不做金融,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当一位学者。如今,他可以边做金融,边做学问,经常应各地政府、大学邀请去做讲座,真是无比“酸爽”惬意。

大概也算实现理想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