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财经观察 | 从义乌新定位看贸易分工变化和国内消费升级

亚太日报评论员 胡麒牧

刚刚结束的进博会上,中国向世界承诺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与各国交流合作,和世界一道共谋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值得注意的是,一向以日用百货出口闻名的义乌,在此次进博会上以进口商品集散地的新定位参展。

会上,义乌主办了一场“义新欧”沿线国家进口产品采购会,向全球中小企业招商;发布了首个“陆上丝路指数”;还同步在义乌当地举办了以“开放义乌,全球中小企业贸易伙伴”为主题的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秋季展,共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420家企业参展。

事实上,早在2008年,义乌就建立了进口商品城,传统印象中这个专注于内贸和出口的小商品集散地,早就敏锐觉察到了全球贸易分工体系的变化,并开始实施转型。应该说,义乌进口商品集散地的新定位,是基于对全球制造业分工体系变化的深刻理解,敏感抓住了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重大历史机遇,并充分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其深度参与商品全球贸易所积累的一些优势而提出的。

全球制造业分工体系正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已经细化演变成了产品内分工,单纯用贸易顺差和逆差这一标准难以辨别一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在产品内分工体系下,产品的每个不同工序都可能是在不同国家进行,一些高附加值和核心技术密集的工艺环节可能都是在发达国家完成的,中国可能只是做了最简单的装配环节。

中国作为全球大宗原材料的最大进口国和制造业产成品的最大出口国,并不能代表“中国制造”就是最有核心竞争力的,但却很容易遭受反倾销诉讼。而在日益重视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因素后,一些中国曾经具备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加工制造环节现在已经转移出中国。我们不再追求全球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和“两高一资”产品世界工厂的地位,也不再单纯注重“中国制造”的出口,而是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产品结构升级。

事实上,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跃居全球第一后,国际贸易的出口创汇功能逐步被淡化,我们转而追求的是贸易平衡。所以靠大规模出口低端标准化产品盈利的发展模式已经行不通。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正在升级。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当前处于中高收入经济体的范围内。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人均居民消费增速明显高于中低收入阶段,消费结构陆续发生较大变化,医疗保健、交通、通讯、休闲与文化、教育等服务类消费占比超过非耐用消费品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居民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扩大,对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要求更高,而国内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尚未完成,供给侧出现缺口,这就客观上出现了不断增长的进口需求。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这就为企业从全球采购优质产品满足国内需求,靠进口贸易实现盈利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期。同时,电商平台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使用,也为实现这种全球采购带来了更多便利。

第一批“走出去”企业的海外资源渠道优势。义乌的企业多年从事国际贸易,积累了大量的海外客户、供应商渠道资源,熟悉国外的经济、法律、文化环境,对国际贸易有丰富的操作经验,这也为义乌从全球采购产品,从事进口贸易,打造进口商品集散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总之,无论是国家层面举办进口博览会,还是义乌作为传统贸易流通集散地定位的转变,都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在深刻理解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特点后顺势而为的。

贸易到底是做出口还是进口,这个方向对企业本身并不重要,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只有贸易保护主义者才强调国际贸易的方向,真正的自由贸易就是要按照比较优势、资源禀赋、规模经济等内生因素驱动进行自由交易,实现资源在全球的最优化配置,增进全球消费者福利。

对于中国来说,扩大进口不但有利于从总量上实现贸易平衡,满足居民升级后的需求,也会客观促使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更加适应变化了的国际分工格局。

作者简介:

胡麟牧,智库研究员,高级经济师。

(来源:亚太日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