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富有的包租公:一年纳税上百亿,他平均每月租金收入达20亿

过去一年多里,前首富王健林变得格外的低调,不少人还以为他怎么了,消息少了这么多。近日2018胡润中国富豪榜出炉,虽然在去年接连出售万达旗下项目,但64岁的王健林依旧是个家财万贯的超级富豪,据资料显示他今年的身家为1400亿元,排在全国第五的位置。

可能少有人知道,老王可是“中国最富有的包租公”。2018年初,王健林在万达集团工作总结中表示,去年集团总资产达7000亿,实现租金收入255.2亿元,这平均下来每月的租金收入达到21亿,大家要知道,去年万达广场总客流接近32亿人次。据介绍新开业店占开业店总数的21%,其中有24个轻资产项目,部分租金不能计为全部租金归万达,而总租金增长30%左右,说明老的开业店内生租金增长比例超过两位数。从数据来看,经过近两年转型过后实力似乎没有减弱多少。

去年万达商业将77个酒店转让给富力,将13个文化旅游城项目转让给融创,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转型”。

其实,转型这个词,王健林在四年前就开始提出,此次转型范围更广、力度更大。富力集团董事长李思廉认为,富力收了万达酒店是一笔双赢的结果;融创集团董事长孙宏斌则表示:此次合作既符合万达的转型策略,又让融创能够有很好的机会在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有专业性和规模性的发展,同时酒店业务也是富力的长项和优势。这看起来似乎是三赢,没有外界猜测那么糟糕。

据相关媒体报道,王健林在内部这样说到:“全部酒店每年吃掉十几个万达广场的净利润,所以,我们决定把重资产的文旅项目和酒店卖掉,做轻资产这只赚不赔的买卖,绝对是上策。”

今年在万达商业年会上透露出来的消息是:万达广场正稳步而又迅猛的扩张节奏。据了解到今年底,万达广场将达到285座,在一线城市将分布22座,占比达到7.7%;在二线城市预计为96座万达广场,占比将达到33.7%;三、四线开到167座万达广场,占比达到58.6%。

近几年,开启了新零售时代,万达又调整了自己的定位,王健林曾表示:“万达诞生那天起没把自己定位称购物中心,我们以前说我们是商业中心,后来最近这七八年我们反复强调我们是生活中心,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一个社交的生活中心。”

其实,除服务业收入外,文旅产业的收入也是万达集团转型成功重要的支柱,相关数据显示,集团去年文旅产业表现良好,收入完成139%,净利润倍数递增。文旅产业实现了轻资产品牌经营的目标,使得资产转向轻量化。慢慢的形成几大新的支柱产业。其中包括:影视产业、体育产业、文旅产业等。

从刚刚发布的“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来看,各个企业入围最新民营500强的公司中,有42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较去年的27家增56%。万达虽然从16年的第9跌至最新的第17位,但年收入还是超过2000亿元,纳税排在全国前十的位置达315.5亿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