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后他开了一家烤鸭店,日营业额达到三千元

刘玉国,在没有开烤鸭店之前,他是朝阳区清和街道南昌社区下岗职工。2003年,他承包了一家烤鸭店,开始了他的“小烤鸭”创富路。

目前烤鸭店的业务已经拓展,他的目标是用烤鸭店赚的钱建一所老年公寓。 刘玉国是一个普通的下岗职工,刚下岗时,刘玉国并没有就此消沉,开饭店、开旅店、给人打工,刘玉国几乎什么都做过。

但已近中年的他已经没有应聘竞争的优势,多次应聘让他感觉到,必须自己创业,拥有自己的事业。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家住清和街道的刘玉国渐渐发现,曾经红变长春的最早的烤鸭店经营状况出现危机,正准备出兑转让。

“机会来了。”刘玉国首先想到这一点,但由于没经营过这么大规模的饭店,刘玉国开始犹豫。此时,南昌社区的工作人员提议,可以请刘玉国的父亲(曾在烤鸭店担任经理)出山,协助他创业。其实,成功并不是一开始就垂青刘玉国。

刚接手烤鸭店,面对几十名员工,偌大的餐厅,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万事开头难,尤其做餐饮业,必须肯吃苦,更要多琢磨。”父亲的一句话提醒了他。于是,刘玉国先从做粥开始,半个月时间终于了解了做粥的秘诀,此后从厨房到餐厅再到市场,刘玉国的身影都会出现。

在经营中,聪明的刘玉国发现,早餐市场很有潜力,他曾经在另外一家餐厅做过调查,发现一家5张桌的小店,早餐收入就有300元。而他的店里有几十张桌,岂不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于是他在烤鸭店中增加了早餐,目前烤鸭店的早餐已是远近闻名。“刘玉国也卖烤鸭了。”

由于父亲的缘故,很多朋友都认为他们家和鸭子很有缘,都说鸭子给他们全家带来了财富。刘玉国现在的心情很兴奋,决定把烤鸭店一直做下去。如今刘玉国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除了自己和妻子的工资,剩下的钱都存上,争取短时间内建一所老年公寓。”

这是刘玉国创业后的目标,眼下看着这个目标越来越近,刘玉国正在寻找合适的机会。 做什么事情都靠悟性,刘玉国的悟性就很好。

如今刘玉国的烤鸭店每天的营业额能达到3000元左右,经营范围已经从单一的餐饮服务发展到提供早餐、学生营养餐等服务,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馆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