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政企双向发力 助力“卡脖子”项目快速投产

临淄融媒讯 作为我国首个丁二烯法己二腈工业化生产项目,昨天的正式投产,标志着国内尼龙产业发展迈入新时代。在这背后,政企双方强强联合,聚力攻坚,保证这一突破“卡脖子”难题项目快速落地,创下国内同类工程的最快建设记录。

丁二烯法己二腈工业化生产即天辰齐翔尼龙新材料项目于2020年5月在临淄开工,面对当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政企双向发力,成立工作专班和临时指挥部,24小时靠在建设一线,创造了8个小时修好一条运输道路、两个月内“移除”1700万平方米荒山的骄人成绩,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了丙烯腈、己二胺、己二腈等装置的一次性开车成功,仅用20多个月就完成了整个装置建设任务。

中国化学天辰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梁军湘:

从项目落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专班与天辰齐翔进行对接,采用有解思维和躬身入局的理念,为项目现场办公,解决企业遇到的限制问题,这种开放包容和为企业着想的引资环境,使项目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落地生根发芽,最后成功投产。

己二腈是生产尼龙66的核心材料,被称为“尼龙产业链的咽喉”。尼龙66有着优良的耐热性、抗强冲击等特殊性能,广泛应用于民用丝、工业丝、工程塑料、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材料。随着眼下一期项目的正式投产,将着力构建起尼龙66产业链、丙烯腈产业链、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业链的“一主两副”三大产业链。今后,天辰齐翔将加速打造“1+n”高端新材料产业“园中园”,为临淄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和根:

我国能生产尼龙66,但不能生产原料己二腈,就像我们想做面包,但是没有面粉。中国化学经过十年研发,终于突破了国内高端尼龙产业链中这个“卡脖子”难题,补齐了产业链短板,这个项目将带动山东淄博形成总产值千亿级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临淄融媒记者 丁彬 报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