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安镇:种下“宝葫芦” 鼓起钱袋子

盛夏时节,盘安镇樊庙村450亩特色作物籽用西葫芦种植基地里,一个个色泽饱满,皮薄籽满西葫芦长势喜人,一派产业兴旺,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年来,盘安镇坚决落实粮食生产任务,下大力气整治撂荒土地,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长短结合”的发展方针,在鼓励农户发展马铃薯、苹果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注重发展“短平快”等特色产业,不断扩宽群众增收渠道,促进农业向多元化发展。

盘安镇樊庙村,位于盘安镇东部,海拔高,土地面积广阔,为西葫芦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今年春季,我们村‘两委’按照镇党委决策部署,将撂荒土地整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对全村撂荒土地进行摸底登记,在充分征求农户意愿后,集中流转撂荒土地300多亩进行整治,在去年种植籽用西葫芦的基础上,我们与甘肃心农公司合作,将今年籽用西葫芦种植扩大到450亩。”樊庙村党支部书记刘忠平说。

据了解,籽用西葫芦与传统种植业相比,投入少,操作简单,产量高,其幼果还可以用于入菜,青脆爽口,营养丰富。

“我们村按照镇党委、政府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发挥党支部的作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让村民拿土地入股合作社,拿分红,增加收入,西葫芦籽全部采取订单式销售,解决了群众后顾之忧。今年共种植籽用西葫芦450亩,由于管理到位,西葫芦个大饱满,按照目前的长势来看,一亩地产量大约在150公斤,按照市场价每公斤16元计算,一亩地预计收入2500元左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激发土地资源优势,在配合做好镇上明年万亩小麦种植示范地基建设的基础上,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兴产业,促就业,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全镇实施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樊庙村包村领导王亚荣说。

看庄浪·庄浪融媒通讯员:王海斌

 责编:李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