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签”频现,多只新股走出上涨行情,A股“破发潮”阴霾渐散

极目新闻记者 徐蔚

新股又出“大肉签”了!8月4日,快可电子的上市首秀惊艳市场,公司盘中大涨超300%,触及两次临停,当日最终大幅收涨267.4%,拿下年内最强新股称号。若投资者中一签,按当日收盘价128.01元计算,中签的投资者单签盈利约4.66万元。记者通过梳理发现,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的“破发潮”阴霾已逐渐消散,不过新股上市后表现也在持续分化。

快可电子上市首日大幅收涨(大智慧APP截图)

打新近期“肉签”频出

8月4日,快可电子正式登陆创业板,上市首日大幅高开158.32%,当天上午10时30分后,股价出现一波拉升,盘中涨幅达235.82%,触及临停。首次临停结束,快可电子股价再度走高,并迅速触发二度临停,涨幅达313.32%,股价达144元/股,这也是公司当天最高价。截至当日收盘,快可电子股价最终报128.01元/股,涨幅267.4%,总市值为81.93亿元。

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在快可电子上市之前,年内注册制新股首日涨幅最高的是纽泰格,大幅收涨221.6%,这也意味着快可电子已替代纽泰格拿下年内最强新股称号。据了解,快可电子首发价格34.84元/股,若投资者中一签,并在公司最高位置卖出,可赚5.46万元;若在收盘位置卖出,可赚4.66万元。

记者注意到,6月以来,新股“肉签”频出,一扫此前新股破发的阴霾,不再如年初一般中签即“中弹”,有些实现了可观的涨幅。

据wind数据统计,年内上市新股中,以首日收盘价计算,最赚钱新股是科创板个股昱能科技,投资者中一签可赚6.36万元;其次则是创业板新股快可电子;首日单签收益赚超3万元的还有华海清科、华秦科技两只科创板个股。首日单签最高收益过万的新股还有华如科技、国缆检测、宇邦新材、井松智能等。

对于新股市场的回暖,市场人士指出,打新策略赚钱的根本动力是一二级市场的价差,赚钱效应会吸引大量的资金涌入套利。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近期打新市场赚钱效应逐渐回归,但是打新并不等于无风险,在全面实行注册制的背景下,新股的供给增加、稀缺性有所下降。

新股板块或呈现结构性分化

虽然近期新股“肉签”频出,但新股破发也时有发生,其中以科创板表现最具代表。7月以来,科创板新上市的14只个股,有5只新股首日破发,上市之后的表现也分化明显。

今年以来,注册制新股的发行市盈率差距较大,新股差异化定价显著。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市盈率的绝对值是一个相对指标,发行市盈率较高的新股多数拥有比较优质的资产,大部分来自信息技术、医疗医药等行业。华金证券金工团队表示,在新股情绪和新股定价暂未出现同步转折信号的背景下,新股板块可能更多将呈现结构性分化走势,其中在本轮新股上涨行情中定价相对不那么充分的新股、半年报行业高成长或成长预期得到验证的产业链新股,后市或有更多表现机会。

7月15日,上交所发布并施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实施细则》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业务指南第8号——科创板股票做市》,科创板做市商制度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在业内看来,引入做市商制度能够改善科创板流动性,进一步提升交易活跃度,有利于增强市场的价格发现,平抑价格波动,提高市场的稳定性。

在武汉科技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看来,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的意义重大。科创板公司大部分是“硬科技”企业,对这类公司的定价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定价难度、风险较大。如没有均衡的机构博弈,没有科学合理的估值定价,容易带来股价巨幅波动。引入做市商制度,将为科创板个股估值定价提供机构博弈的均衡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平滑股价波动,有利于提高股价均衡性和有效性。

改革并非一蹴而就。董登新表示,科创板IPO环节,新股网上申购仍采用核准制下的市值配售方式,阻碍了新股定价的市场化,建议改成预缴资金、冻结资金才有资格申购新股,“让新股询价更谨慎、理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