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将发放40万元信用惠民消费券!


  8月18日,记者从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加快推进威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广应用“海贝分”,实施信用惠民正向激励,提高全社会守信意识,威海将组织发放40万元信用惠民消费券。

  2018年,威海在全省率先推出“海贝分”(威海市行政区域内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常住人口自愿申请获得的个人积分)。“海贝分”共分6个等级,其中A、AA、AAA级分别对应良好、优秀和模范。志愿服务、无偿献血、慈善捐助等行为可以加分;行政处罚、法院失信被执行人等失信行为将被扣分。经过近3年的推广应用,“海贝分”在推进信用惠民、促进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威海市用好信用“海贝分”做好治理大文章》入选中央改革办典型案例。

  抓“海贝分+志愿服务”,引导树立奉献意识。2018年,将志愿服务纳入“海贝分”加分指标,目前“海贝分”系统和市文明办“志愿威海”系统已经建立了常态化数据共享机制,据不完全统计,威海市民获得的“海贝分”,有接近50%来自于参加志愿服务加分。目前已为近50万有志愿服务时长的志愿者进行了加分。借助“海贝分”加分激励,将社区原本需要花钱才能办的事情或者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的工作,安排成志愿服务项目,解决了公共服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过去是“各扫自家门前雪”,现在变成“众人拾柴火焰高”。

  抓“海贝分+社会治理”,引导树立规则意识。将“海贝分”应用到公共秩序、移风易俗、公益事业、基层治理等社会各领域,使诚信从无形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处处看得见的分数、人人能得到的实惠,推动形成“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氛围。用信用“穿针引线”,通过信用约束,有效破解了“靠法律惩戒代价高、靠道德约束力度弱”的社会治理难题,“海贝分”逐渐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看不见的管理者”,推动社会治理更加精细化、精准化。

  抓“海贝分+疫情防控”,引导树立责任意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得益于平时建立的“海贝分+志愿”机制,威海以快速的社会动员能力和良好的社会秩序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出台了8条对医疗救护、卡点执勤和慈善捐助进行“海贝分”加分的激励措施;对寻衅滋事、造谣传谣、哄抬物价等6种严重失信行为扣减“海贝分”。2021年,市文明办和发改委联合印发通知,将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的志愿服务,给予比常规志愿服务双倍的“海贝分”记分,以此带动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抓“海贝分+信用惠民”,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围绕“海贝分”的推广应用,不断释放信用惠民便民政策的叠加效应。目前,市级已出台激励措施66项,涵盖“信易贷”、“信易游”、“信易购”、“信易医”等领域。比如,2021年协调市热电集团为500名AAA级市民每人减免暖气费300元,一个月内“海贝分”查询关注量就达到22万。各区市发布激励政策498项,积极打造红色信用银行、信用超市、暖心食堂、信用商业联盟、积分存折等一系列接地气的“信易+”应用场景,让更多市民享受到守信带来的获得感和荣誉感。

  本次活动由的主要目的:一是对守信群体进行正向激励,用“真金白银”鼓励市民多关注“海贝分”,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二是为了拉动经济,特别是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商家吸引客流,促进消费。

  本次活动拟面向A级及以上市民发放40万元信用消费券,激励守信、促进消费。其中,AAA级市民可领取的消费券2000张,面额50元;AA级市民5000张,面额20元;A级市民20000张,面额10元。同时,积极宣传发动商户参与到本次活动中,出台惠民让利政策,扩大惠民覆盖面。活动前期,市发改委联合信用促进会,对各区市以及市区范围内的威高广场、欧乐坊、利群商厦等几大商圈的信用商户进行了活动宣讲。燕喜堂、利群、山里娃威海旗舰店等近200家商家推出品牌代金券或让利服务,让利金额超150万。市民可以通过点击活动页面中“惠民大合集”详细查阅。初步估算,本次活动将拉动近1000万元的消费。

  8月23日(下周二)10:00正式开始发放消费券活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