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税费支持直接有力!政策积极效应正在显现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的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企业送去“真金白银”,有效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政策积极效应正在显现。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市场主体减负释压

 

  

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多措并举,推动一系列退、减、免、缓税政策落实落地。截至7月底,全省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826.6亿元。其中,新增减税降费122亿元,新增缓征税费120.4亿元,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584.2亿元。“真金白银”的有力支持,有效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对市场主体减负释压产生了积极影响。

  

图为国家税务总局祁阳市税务局干部走进纺织企业了解经营情况,开展政策辅导。

  

“有了这2164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公司可以大量购进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再也不用担心完不成订单了。”8月22日,看着一片忙碌的生产车间,祁阳东骏纺织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蒋玲玲如释重负。东骏纺织年均生产2亿米雨伞布料,近年来受“上游需现金结算,下游回款周期长”影响,购买原材料的资金流较为紧张。得益于今年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这一难题得到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留抵退税政策不仅将范围从先进制造业扩大到所有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以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还把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增量留抵税额退还比例由60%提高到了100%,再加上退税效率的大幅提升,小微企业尤其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业企业,快速、充分地享受到了退税红利。

  

  “500多万元的退税款到账后,不仅员工工资有了着落,园区旅游基础设施也将提质升级!”常德市桃花源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财务人员秦艳透露,桃花源景区已从疫情影响中“缓过劲来”并加速发展,8月1日成功开启了门票免费活动。

  

  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湖南省已有4.83万户市场主体享受到留抵退税政策,户数是去年同期的107倍;89个大类行业享受退税红利,行业覆盖面超九成。

退税减税助推民营经济加速回暖

  

 

“出口退税再提速,激活企业的资金池,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敢接单能接单,大胆开拓海外新兴市场。”福建省正祺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吴丽苏表示,“今年企业实现逆势上扬,1—7月开票金额3433.29万元,同比增长10.69%。第三季度已接单2545万美元,可以生产至12月底,全年出口订单及出口额将比去年总体提升8~11个百分点。”

图为国家税务总局福州市长乐区税务局干部走进纺织企业开展“一对一”税惠政策辅导。

  

  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税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福建省民营经济开具增值税发票金额同比增长11.0%,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截至7月底,全省今年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约909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受益最大。4月至7月,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为民营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和增加现金流占全省增值税留抵退税金额的比重达93.2%;民营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退税户数占全部退税企业的七成,民生行业和支柱行业普遍享受退税红利。

  

  从工业发展来看,民营工业有效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前7个月,全省民营工业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5.3%,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全省超八成民营工业行业开票金额实现正增长。

退税减税产生“输血”“造血”双重作用

 

  

  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云南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合计超过850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734亿元、新增减税降费69亿元、缓税缓费52亿元,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提振发展信心,稳住云南经济大盘发挥了积极作用。

  

  云南税务部门走访调研发现,企业收到的退税资金主要流向是购买材料设备和扩大再生产、偿还债务和支付利息、保企业运转和产品研发创新。在发展环境趋好和政策加力等积极因素带动下,扩大生产、转型升级、保稳定发展是企业的主要意愿。

图为国家税务总局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税务局干部深入水泥企业开展留抵退税“回头看”,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退税资金使用情况。

  企业普遍反映,及时足额享受到留抵退税、“六税两费”减免、税费缓缴等优惠,提振了发展信心,增强了内生动力,产生了“输血”和“造血”的双重作用。

  

  在大规模留抵退税现金流的支持下,云南困难行业企业呈现整体回暖态势,仅4月份全省企业销售收入、购进金额均实现了同比增长。从监测情况看,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行业开票销售额均实现正增长,政策效应逐步释放,为稳企稳岗提供了有力支撑;制造业企业将退税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和研发费用投入的占比在所有行业中最高,退税的“直达快享”有效对冲了疫情影响,市场预期回稳转好。

  

  在曲靖,留抵退税政策正在为制造业企业注入“源头活水”。及时到账的3166.7万元退税款为云南能投硅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解了燃眉之急,除支付货款和员工工资外,剩余资金用于投入下游工厂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产有机硅单体40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39.8亿元。

  

  在普洱,受疫情和私营客运冲击,云南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景东运输分公司陷入经营困境,数条客运线路被迫关闭,40余万元的社保费缓缴助企缓口气、加把劲,增强了企业稳岗、复工复产的信心。

  

  大范围的“退”,大力度的“减”、大幅度的“缓”……多项政策环环相扣,形成了对纳税人缴费人的精准支持,起到了“放水养鱼”“水活鱼跃”的效果。上半年,云南省经济加快企稳回升,市场主体稳步增长,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1%,彰显了有力的经济韧性和市场活力。

来源:湖南日报、福建日报、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飞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