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印发方案:实施“七大行动” 壮大市场主体

日前,《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市场主体培育方案(2022-2025年)》印发。方案明确,将实施“七大行动”,确保到2025年市场主体总量达1.25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84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净增56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企业净增15户,具有资质建筑业企业净增5户,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净增4户,上市挂牌企业净增1户。

七大行动主要内容包括——

实施大型骨干企业培育壮大行动。将重点围绕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持续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竞争力强、带动性大、综合实力领先的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形成较为成熟、有推广价值的发展模式。同时,政府将积极引导上市后备企业加快实施股份制改造,增强资本实力。鼓励企业剥离不良资产和债务,引进职业经理人,鼓励国有资本入股潜力大、发展好且符合经济区发展重点方向的上市后备企业。

实施规上企业培育壮大行动。将不断完善“临规”企业库,加大上规入统企业奖励力度。除以房招商外,还将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发展,大力培育一批工业规上企业。对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规上服务业企业、限上批零住餐企业(单位)分别按照20万元、10万元、1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

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壮大行动。深入实施“千企改造”工程和“万企融合”行动;落实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和减免优惠等政策;充分利用“贵易商”平台为企业提供惠企政策、资金、项目等直达通道;强化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加大普惠金融服务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帮助企业融资,促进银企双方互利合作共赢。

实施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培育壮大行动。将通过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扶持微型企业稳定发展,持续降低创业创新成本,支持重点人群创业创新,拓展个体工商户创业领域,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度,落实优惠政策,降低小微企业经营成本。对经税务部门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后,稳定经营1年并带动5人以上就业的,每户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壮大行动。聚焦“一硬一软”培育数字经济企业,实施电子信息制造攻坚发展行动和“软件再出发”行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催生一批“独角兽”“小巨人”企业,力争2025年前,在经济区形成创新企业集群。推广“团队+项目+资本”模式,吸引国内外人才“揭榜挂帅”,对承担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的,给予不低于100万元资金支持。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按照实际所获得国家专项资金的25%比例给予匹配,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实施外向型企业培育壮大行动。支持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实现“搭船出海”,培育“走出去”主体。创新建立“资金池+基金”模式, 对外贸企业平台建设、市场开拓、发展新业态等给予支持。

实施产业大招商行动。深入实施产业大招商三年倍增行动,大力招引优强企业,完善招商政策导向,引资完善重大招商项目“绿色通道”,强化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涉及的各审批环节、审批事项的程序优化和办结时限提速。为确保市场主体得以培育壮大,需要为企业优化环境、创造条件。

另悉,方案内容还包括强化资金支持、强化用地支持、强化能源保障、强化人才支撑、优化营商环境等五大具体措施,以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活力和热情,让新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

王轩禹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