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6000亩番茄实现机械化采收

今年,玉门市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大面积种植番茄。眼下,全市的6000余亩番茄硕果累累,大型机械纷纷驶进田地,大显身手,田间地头处处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玉门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魏丹丹:“我现在就是在西红柿的采摘现场,和以往的采摘相比,在这个地里没有一个工人,我发现了身后的这两台大型西红柿采收机,机械不仅能够大大提高采摘效率,同时可以减少种植户投入。”

在玉门镇的万亩番茄种植基地,自走式番茄采摘机械正在田间来回作业,拉运的卡车紧随采收机,不到一会儿,车斗里便装满了番茄,红彤彤的煞是喜人。新型的器械、高效的采摘方式,吸引了不少种植户围观。

玉门镇种植户 张贵峰 :“ 这种机械第一次见,机器效率大大的提高了,省了比较多的人工。”

蒋晟经营着一家种植公司,今年,顺应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东风,他立即和玉门镇联系,流转了4000亩土地,全部种植了番茄。眼下番茄成熟,全部采用大型机械进行采收,大大提高了采摘效率、节省人工成本,为他的增收奠定了基础。

玉门市玉门镇种植户 蒋晟:“现在我们都采用全程机械化,在采收过程中可以减少70%到80%的人工量。”

蒋晟告诉记者,一台采收机一天可采收番茄30到40亩,相当于300个劳力的工作量。早在流转土地之初,他就和酒泉的企业签订了订单,从种植、管理到收获,均实行机械化作业。

今年以来,玉门市紧盯规划、设计、流转、种植、建设等关键环节,大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高标准农田已达10万亩以上,农户亩均流转收入增加300元左右。同时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玉门市不断夯实夏菜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基础。目前,全市番茄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以上,且全部实现了育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等全产业链机械化、科技化、数控化的运营管控模式,老百姓的收入也随之进一步增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