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 第一章:劳动价值论的对象

日期: 来源:将被消灭的收集编辑:紅葉泡紅茶

#1

/引言/

在前面的简明教程的导言部分,第一篇我们阐述了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和劳动的关系;第二篇简要说明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辩证法;第三篇指出,生产关系的核心关切是生产、劳动过程。
现在终于进入了简明教程正文,当然首先就应该明确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很多研究者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资本论》(自觉地区别于庸俗经济学)的对象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已经写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了:“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但问题在于,为什么研究生产关系一定要借助于劳动价值论?我们今天是否有可能放弃劳动价值论的同时保留马克思的洞见——毕竟,已经有无数学说宣布劳动价值论破产了?
关键在于,劳动价值论的对象是什么?说清楚了这一点,劳动价值论是否仍然有意义、是否应该丢掉的问题就有了答案。导言第一篇论述了劳动在利润和剩余价值中扮演的重要作用,但论证方式仅仅是通过指出新古典经济学的自身矛盾,即从反面出发。劳动价值论的正面论述必须在本文解决。很显然,对劳动价值论的误解主要是来源于现代人遗忘了古典方法——不仅抛弃了古典经济学“古老过时”的方法,也抛弃了其至今有效的洞见。其实,马克思本人已经清楚地阐释了劳动价值论何为“科学”,我们只需要整理并强调、在必要的时候重构他的论述就可以了。
#2
/不同生产关系的考察/
“既然政治经济学喜欢鲁滨逊的故事,那么就先来看看孤岛上的鲁滨逊吧。不管他生来怎样简朴,他终究要满足各种需要,因而要从事各种有用劳动,如做工具,制家具,养羊驼,捕鱼,打猎等等。尽管他的生产职能是不同的,但是他知道,这只是同一个鲁滨逊的不同的活动形式,因而只是人类劳动的不同方式。需要本身迫使他精确地分配自己执行各卸职能的时间。在他的全部活动中,这种或那种职能所占比重的大小,取决于他为取得预期效果所要克服的困难的大小。”[1]哪怕只有一个人、哪怕在一个杂交的和想象的社会——既有原始的生产方式,又有鲁滨逊本人代表的英国资产阶级文明——人为了生存而生产,也需要有一定的劳动分配。为了分配自己的劳动,合理统筹规划,鲁滨逊通过账本记录生产耗费和产品。“他的账本记载着他所有的各种使用物品,生产这些物品所必需的各种活动,最后还记载着他制造这种种一定量的产品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我们可以简要地编制这样一个账本来说明问题。例如,鲁滨逊为了活下去,在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月)需要的产品如下:
排除娱乐和休息时间、天气和意外的影响,再考虑到许多生产方式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如下就构成了一个月的生产所需要的时间分配。当然,这个表格有过于简化的风险。最终,为了维持生活,并且再生产出同样的劳动条件,加上创造优化生活条件所需要的扩大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具等等,鲁滨逊就在其中精巧地分配自己的劳动时间。
不会有任何人否认,这些产品都是劳动产品、包含了属于同一个人的不同劳动。也不会有任何人承认,鲁滨逊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表现为使用价值和另外一种劳动的产品相互交换。相反,他完全自己生产、自己使用(包括他的野蛮人仆人星期五)。
接着马克思又考察了中世纪。人们不相互独立——不像现代人回溯地想象原始人都是鲁滨逊式的那样独立——相反,存在身份和地位特征,低等级依附于高等级,因此剩余产品表现为直接的索取,即劳役和贡赋。农民有自己的需求表,尽管他们并不像现代经济学家一样文绉绉地列出来:第一部分供养家庭使用;第二部分缴纳给地主和封建主;第三部分可能在市场上交换其他物品。不同部分的比例相对固定,绝对量就由绝对的劳动时间决定,一个农民家庭只要到达一定的量能够吃饱穿暖,他们便停止劳动,获取闲暇和放松。如此,他们并不像我们现代人一样得加班到凌晨。只要能够养活家庭又满足贡赋,一天劳动4-6小时也就足够了。对于贵族而言,对缴纳的赋税的绝对量的要求并不如资本增殖那般疯狂,只要封地范围内人口够多就已经象征其地位了。如此可见,这种生产属于农业占绝对比重的小生产,封地和封地之间、农民家庭和农民家庭之间也没有紧密和蛛网般的联系;对劳动时间的调控以自然需求为限。
不用一一列举人们业已看到,不论生产方式如何,任何时代都要调配劳动以开展生产。历史唯物主义的洞见就在于,对任何时代的文化、政治等的考察,只有从生产方式的规定入手才能理解(“地产的历史构成罗马共和国的秘史”)。只要人类文明还存在一天、人类社会发展一天,这种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方式就不会被取消。“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小孩子同样知道,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2]这种自然必然性就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考察的生产一般。这种每个时代都面临的自然必然性是社会生产的普遍性。
自然会产生一个疑问,资本主义作为开展生产的特殊生产方式之一,它的特殊性何在?一句话概括,就是劳动取得了价值的形式、劳动产品取得了商品的形式。
#3
/商品拜物教/
早期的经济学家(尤其是重商主义者)好像遗忘了,文明诞生以来人们就在自觉地调节和分配劳动时间,因此交换本质上是劳动时间在不同需求和供给之间的调配。他们相反把黄金当作人类财富的自然代表,当作在结构之外天然具有财富属性的自然物。对价值形式辩证法的考察发现,等价形式仅仅在交换之中才具有意义、在交换之中才成为了人类劳动一般的化身和采取了一般可交换的形式。但一旦缺乏对生产关系和结构性整体的理解,就会认为等价形式商品天然就是财富一般的化身、商品的价值也不再是某种生产关系的产物而是自然属性。其实,劳动产品仅仅因为这种生产关系才需要交换——不是罗马法和德国法都是法,而是法(the Law)本身道成肉身实现为罗马法。
直到18世纪末,人们才“回忆”起来,交换过程仅仅是不同劳动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分配原则。此时,劳动价值论发展起来了,即labor theory of value,可以翻译为“价值的本质是劳动的学说”。它指明,价值规律不是别的,只是调控社会总体劳动即无差别的抽象人类劳动的总体在不同行业和生产中按照某种适当比例分配的规律。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它发现资本主义本身具有的历史正当性和生产的一般性,即资本主义也是调控生产方式的一种,因而也属于生产的自然形式,并且是生产力最发展的方式——那么作为生产一般,它就是自然和永恒的生产方式。可见,做出伟大发现的同时,政治经济学也模糊了这种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和历史性,即“但它们甚至从来也没有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一内容采取这种形式呢?为什么劳动表现为价值,用劳动时间计量的劳动量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价值量呢?”[3]
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使得他的劳动价值论至少在起点处和以往的政治经济学相反,不是“价值的实体是劳动”,而是“劳动取得了价值的形式”,因此是value theory of labor,即“劳动成了价值、取得了价值形式的学说”。如此的研究指出,资本生产方式有特殊的历史性,即商品拜物教:只有建立在无意识的物和物的关系的基础上,人类劳动的按比例分配才能实现。而正是建立在物与物的关系的基础上,经济学才获得了研究客观自然的物理学一样的量化特征和客观性。又正是因为物和物的关系调节了人和人的关系,就必须以价值规律为准则,以商品内涵的价值的量的规定为依据调节生产,因而是在波动中通过某种平均的原则开辟道路。
所以,劳动价值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分配劳动、调节生产的规律的科学,在这种生产方式中劳动具有了价值的属性,因而生产过程通过物和物的自动运行机制、而非通过人的自觉自由的计划展开。由此可见,转形问题根本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庸俗经济学家根本想不到,实际的日常的交换关系和价值量是不能直接等同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症结正是在于,对生产自始就不存在有意识的社会调节。合理的东西和自然必需的东西都只是作为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而实现。”[4]从反面来说,如果商品确实按照劳动时间交换(不管把劳动时间理解为具体劳动的自然时间,还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包含的价值就直接等同于生产所需的劳动时间,那么人们的每一步交换就有可能通过衡量劳动时间而自觉地、并且是排除价格波动地调节生产过程,很显然,这样的交换过程就不是资本主义了。资本主义恰恰避免了人们有意识、自觉调节生产的过程——这正是新自由主义和奥地利学派赖以界定“自由”的前提,因为他们的“自由”意味着没有人能够干涉另一个人的行为,只有公平透明的市场机制造成结果。资本主义的特征恰恰在于抹除了商品按照劳动时间交换的规定——否则就好象是说,价格既能够表现为货币,又能够表现为劳动时间,这当然不可能——它一定而且必然“转形”为生产价格,即按照利润率来调节和展开生产的规律。按照利润率而非生产的所需劳动时间来调节生产,自然会产生这种生产方式特有的障碍和局限性。后文比较新古典和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学方法论部分,我们还要再谈及这个问题。
总之,只要我们不把劳动价值论理解为“价值的本质是劳动”而是理解为“劳动取得了价值的形式”的学说,整个转形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前者把价值形式当作了前提,因而忽略了资本主义的特殊性,而把它当作生产的自然、永恒的形式;后者把劳动当作了前提,正如前文我们阐述的,任何时代都要按照某种方式调控和分配劳动,所以劳动价值论在研究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上,当然是必要并且是科学论述政治经济学的唯一方式。
#4
/劳动的价值形式/
这一节要回答为什么劳动取得了价值的形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商品拜物教的具体表现和根据是什么。
齐泽克有一个著名(但让人困惑)的说法:弗洛伊德的洞见并不是人们无时无刻不想着性,相反,是认为在性行为时在想什么。我们可以相应地模仿这个说法:马克思的洞见并不是人们的交换无时无刻不在调控劳动,相反,是人们真正劳动时发生了什么。
对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性考察,让马克思明白,价值规律归根到底是调控劳动的规律,如果停留在流通过程,我们可以说,流通是为了实现了劳动的分配,满足了全社会的需要。但一旦深入生产过程,会发现实际情况恰好相反,人们在劳动中并不思考某种劳动如何作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在满足特定社会需求的种类上,相反,“有用物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因而物的价值性质还在物本身的生产中就被注意到了。”[5]生产具有了唯一的目的:取得价值。价值不表明特定的劳动过程,相反劳动过程表明为价值增殖。商品并不表明某种劳动的有用属性,相反表现为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抽象的量。人类对自己劳动的掌握完全让位于资本对于人类的劳动的掌握;劳动完全从属于资本,而资本从属于自身的增殖运动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劳动变得一无是处一文不值,正如《政治经济学大纲》中指出的,自在的劳动是非价值、非对象性[6],而能够吸收活劳动的死劳动才是活着的价值;生产中劳动者不是“光荣的”,而是奴隶般从属于机器的,机器反而是光鲜亮丽和象征着技术和现代性的。这才是“劳动的实在界(the Real of Labor)”。
综上我们可以比较全面地总结劳动取得价值形式的过程,即资本如何规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过程。首先,作为历史性前提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使得原子化个人互相分离,个人劳动不能满足个人生活需要,人与人的关系依赖于商品交换,这使得劳动产品具有了价值属性;第二,直接生产者和劳动资料的分离,使得直接劳动者只有出卖劳动力,从属于资本增殖才能赚取必要的生活资料,这使得整个劳动过程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因为第一个规定,价值由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为第二个规定,价值必须转形为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生产价格。
如此,《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就应该看作“劳动如何成为价值的过程”;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就应该视为“价值如何在资本主义交换的总过程”。前者表述了劳动的价值形式如何改造整个劳动过程使其从属于资本;后者表述了资本作为社会权力平分剩余劳动造成的交换比例变化,即转形过程。
#5
/经济学方法论/
新古典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很多方面有原则性的差异。处理不同问题时,不同方法各有优劣,一方不能取代另一方,也不能证明哪一方比另一方更优。上文至少明确了一点,在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这种生产关系的特殊性),尤其这种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和前提都没能进入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野时,劳动价值论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因而并不“落后”或“过时”,好像可以随时丢掉。但是,劳动价值论的命题在统计和实证运用上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Cockshott著名的实证统计发现,价格与(以直接和间接工资计量的)劳动时间呈正态分布,意味着劳动时间和价格(增加值)的关系密切[7]。相比于无法统计的效用,劳动时间不仅可以统计测量,而且作为相对价格理论也有实证预测的意义。这说明,劳动价值论和新古典的边际方向一样在实证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意义。
【笔者必须承认,这篇论文的理论意义没有很多同志们想象的那么大。第一,这篇文章不能算作对劳动价值论的证明。形成价值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是因为社会总劳动的分配比例以使用价值而非劳动时间计量,所以不在乎某个别工人生产时间花费,只在乎满足所有社会需求所需的社会总劳动时间分配比例),而不是具体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某种意义上并不能实证和统计,因此统计得出的价格和劳动时间的并不是劳动价值论的直接证明。第二,没有考虑转形问题,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恰恰劳动时间和价格之间并不应该具有线性关系。以上两个原因让劳动价值论在实证上吃亏,但这篇文章至少证明,计量劳动时间能够成为经济统计和预测的尺度,劳动价值论具有实证的品格,可以作为新古典方法论的竞争者和代替者。
当然另一方面还要强调,劳动价值论也并不依赖“实证证明”才具有合法性。恰恰相反,劳动价值论本身是实证工作的理论起点和方法论保障,不是实证证明为劳动价值论提供合法性。本文的内容就是要说明,劳动价值论本身就是对资本主义调节劳动的规律的刻画,至于它取得怎样特殊的转化形式而干扰实证统计工作,那是另外的问题。】
第二,古典方法和新古典方法有完全相反的出发点,因而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假设。例如,新古典理论认为生产是线性的,投入并完全消耗一定物品而生产另一些物品,前者是投入,后者是产出。但是古典经济学家,以魁奈为滥觞,直到马克思完全发展成熟的投入产出分析或社会再生产图示研究法,则认为生产是循环的,一个部类的产出是另一个部类的投入,把所有部类展开之后就可以把握整个社会生产的完全联系。为了举例说明,我们可以列出一个简洁的列昂惕夫投入产出表:
考虑到篇幅问题,诸多细节待今后再展开,本文只说明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如何表现就足够了。列向表示投入,农业投入农业和制造业的产品40和50单位,制造业投入农业和制造业产品40和100单位。这说明农业和制造业的一部分产品要重新回到生产过程,也表明,要保证整个生产过程如此持续至少不至于缩小,农业和制造业至少要提供80和150单位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这部分用马克思的术语来说,可以算作不变资本。要维持生产,当然还需要可变资本部分不减少。这部分投入表示在初始投入项目中。可见,经济生产结构要实现运转,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劳动,以及为了实现劳动所需要的生产资料。这是投入产出表为我们表现出来的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对象。
【当然,另一方面必须强调,列昂惕夫投入产出表尽管也可以观察劳动的增加值在劳动力和资本家之间即工资和利润之间的分配问题,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即获取剩余价值这一点还是某种意义上被掩盖了。投入产出表更像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的工具——因为它更侧重于劳动和实现劳动工具在不同部门的分配关系,这也是它接近劳动价值论的原因——尽管它在市场经济的运用中同样重要。而马克思的公式C+V+M则更突出地表现了这个结构,同理斯拉法的体系也表明了相等利润率情况下的分配关系。这是研究侧重点不同导致的差异。】
当我们把整个经济的生产过程制作为一张具有明确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向的表格后,新古典的很多方法就没有意义了,比如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这也是他们的脆弱不堪的骄傲之一。他们的方法论中,要素完全替代,此时若要提高一单位农业产品,乍一看可以通过增加额外的劳动力来实现。但问题在于,要增加一单位劳动就预示着劳动力从一个部门流出到农业部门,这就会引起整个社会总劳动的重新配置。某种意义上说,新古典方法论对这种情形的研究比较无力,而劳动价值论相反就是为了这种社会关系而生的。在社会调配中,劳动的分配就不再是由边际生产率最优化决定的,在总体层面上反倒更接近劳动价值论所谓的总劳动的按比例分配。同时,工资也不再是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收益,而是表现为社会总产品的一定部分,换句话说这里是加减法而不是微积分。所以古典经济学的生存工资也许更为适用。
新古典经济学对劳动价值论的批评常常站不住脚——尽管大部分时候因为对新古典方法论的迷信,许多人盲信这些批评。他们的“诡计”常常是把劳动价值论从它的研究领域分离,而放置到不适合它的地方去,就好像是把苍鹰按进海里还说苍鹰不会游泳注定被淘汰一样。但本文试图说明,劳动价值论不仅不是过时的理论,而且在许多经济研究中依然焕发出生命力。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44卷,第94页。
[2]马克思至路·库格曼书信,1868年7月11日于伦敦。
[3]同1,第98页。
[4]同2。
[5]同1,第90页。黑体为笔者标注。
[6]同1,第30卷,第253-254页。
[7] P.Cockshott, Competing Theories: Wrong or Not Even Wrong?. see it at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57982993


相关阅读

  • 斯蒂德曼的隐身帽:反批判(2)

  • #3/负的(剩余)价值/我们列举出斯蒂德曼给的例子。5X+1L=6X+1Y10Y+1L=3X+12Y如果联立方程,可以得到商品x和y的价值分别为λx=-1,λy=2。X商品的价值为负。他继续假定到,假设整个社
  • 没有薇娅,世界会更好

  • 上篇文章《薇娅资本论》发表后,很多水友找迟英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一些水友认为——薇娅逃税虽然不该,但也不能否认她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在很多公益事业、扶贫事业中,薇
  • 狗日的短视频

  • 在公众号被短视频蚕食、分割、吞没流量好几年后,微信官方终于开始给自己的视频号倾斜资源了,过去一年“视频号”这个概念变得普及,而且传播成效还不错,内容也非常精彩,如今我饭后
  • Sam Altman: 万物摩尔定律

  • 导语之前翻译过OpenAI 的董事会主席,前Y Combinator执行总裁Sam Altman关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篇文章。今天再总结一下他最新的一篇文章《万物摩尔定律》,揭示了未来社
  • 2022.4 | 时间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

  • 每个人都有自由时间,或多或少。拿上班族来说,有的工作清闲,自由时间多;有的工作忙,比如创业团队,自由时间相对就少。如果是自由职业者,那几乎每天都有大把自由时间。自由时间的多寡
  • 2022.11.9 周三 | 写日总结的意义

  • 我开了个小号,叫「非卿漫谈」,这几天在“偷偷”尝试写日总结,每天一复盘,今天是第4天。今天不在状态,只有 5h·10min 的记录。过去三天分别是:8h·25m,8h·30m,7h·40m。2022.11.09
  • 2023.1.21 | 柔和舒缓地在兔年前行

  • 印象里,每年除夕都不会写什么。今晚不知道咋,突然来了些不正常的干劲儿,非要打开一个表格,写点规划——不,是期待,对自己兔年的期待。一口气写了不少事,一数,正好10件:制作 10 位哲学
  • 2023.1 | 是否有必要做「年终总结」?

  • 我开始记录时间是2017年末。那年12月发现了《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由此开始了自己的时间记录之旅。这一记就是5年多。说一天没断并不夸张,当然少数日子没什么值得记的就不记,极
  • 几个微小的推荐

  • 最近连读了两本关于任天堂的书,一本叫《岩田先生》,另一本叫《任天堂哲学》,我更推荐《任天堂哲学》。任天堂已经 130 年了,真不可思议。这本书提纲挈领地讲任天堂的历史,讲它经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 第一章:劳动价值论的对象

  • #1/引言/在前面的简明教程的导言部分,第一篇我们阐述了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和劳动的关系;第二篇简要说明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辩证法;第三篇指出,生产关系的核心关切是生产、
  • 斯蒂德曼的隐身帽:反批判(2)

  • #3/负的(剩余)价值/我们列举出斯蒂德曼给的例子。5X+1L=6X+1Y10Y+1L=3X+12Y如果联立方程,可以得到商品x和y的价值分别为λx=-1,λy=2。X商品的价值为负。他继续假定到,假设整个社
  • 《逻辑学》读《资本论》5:劳动过程

  • #1/引言/劳动的一个著名(但不精确)的定义是,劳动是有目的的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
  • 贵州思南县一男子被送到精神病院

  • 一位网友(知乎id熊国强)私信我让我帮忙传播一下他身上发生的事件。事情的性质十分明显,也不方便在此评论,明眼人都可以自己判断。如果有能力有条件请务必伸出援手,哪怕是传播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