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春节里的困惑:我不喜欢社交,是我有问题吗?

日期: 来源:艾菲的理想收集编辑:艾菲的理想


 艾菲的理想 - 四大写作原则


4大原则:

1、基石:聚焦外在成功与内在自得

2、深度:不写未经深度思考的文章

3、实战:方法论均已经过实践验证

4、高维:站在更高维度上思考一切

艾菲的第245篇原创文章

标签:内在自得

(转述师:幸而)


不少人怕过春节,其中一个原因是:不喜欢那么多的社交。


于是,他们把自己归类为“社恐”,或是非常内向的人。


但其实,这种对自我的理解有些过浅了。


 01  


我曾遇到一名咨询者,她说:

“在跟绝大多数人或同事聊天时,都会有种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的困窘,于是非常自卑,却又不知如何解决。


在我们后来的对话中,她慢慢发现,其实她不是不知道应该跟朋友们说些什么。


她插不上话的原因是对他们的交流主题缺乏兴趣,于是也就无法融入。


但与此同时,她与极少数人却能进行非常深入且极为愉快的交流。”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她是“低取悦、高交往”型人。


按照Gallup天赋理论,有人偏向于深且少的交流,而有的人倾向于浅且多的交流。


前者被称为具有“交往(Relator)”天赋,后者被称为具有“取悦(Woo)”天赋。


· 当你进入一个新环境时,假如非常倾向于在短时间内与其中很多人建立联系,让陌生人认识自己,同时给人以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感觉,那么你就很可能具有“取悦”天赋。


· 当你进入一个新环境时,假如并未表现出与其他很多人建立联系的倾向,你的表现非常低调,几乎不主动与任何人建立联系,或是经过较长时间后才能只与一两个人建立比较深的联系,那么你就很可能具有“交往”天赋。


· 如果你很喜欢人多的场合,喜欢穿行于多人之中,跟不同的人主动交流,那么你很可能就具有“取悦”天赋。


· 如果你只喜欢与一两个亲密朋友或家人在一起的时刻,跟很多人在一起总会让你感到不自在,那么你就很可能具有“交往”天赋。


假如你是一个具有“交往”天赋的人,那么你对人际交往的深度和亲密度就会非常在意,只有那些深入的、亲密的人际交流才是你真正喜欢的,而像蜻蜓点水般的泛泛之交,或是寒暄式的聊天,就是你不喜欢,也不愿去做的。


这时,如果你不仅具有“交往”天赋,同时还具有“思维”天赋,那么你可能就会对精神上的深入交流情有独钟。


因此,不论是寻找朋友,还是寻找伴侣,你都会有追求灵魂知己的强烈倾向。


而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人会执着于“灵魂知己”,有人却对“灵魂知己”毫无感觉。


背后的深层原因是每个人都具有不一样的天赋,也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而然、反复发生的思维模式、感受和行为方式。


这是由我们每一个人独特的遗传基因以及我们在16岁前与后天环境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强烈倾向和特点。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我们每一个人的人际交往倾向和风格,就是我画的这幅图: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我这位咨询者正是非常典型的“低取悦、高交往”型。

哲学家周国平也是这一类人。


他在《人与永恒》中写道:“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不是我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别人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比如从他的自传,我们就能看到,虽然他不喜欢泛泛之交,但是却对深度的直抵内心的交流非常喜爱和需要。

如果你是这种类型,那么你对春节的态度可能是喜忧参半。


一方面,在春节里你会有时间与亲密的家人或朋友进行深入的交流,另一方面,你又不得不去跟不少不太熟悉的人寒暄聊天,这会让你略感疲惫。


假如你处在右下角的“高取悦、低交往”,那么你就是那种能跟很多人,包括陌生人轻易打成一片的人,然而,你对与少数人的深度交流和亲密关系却往往比较排斥或不热衷。


所以,你可能会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但却难得知己一二。


就算是跟自己的伴侣交流,你的交流也往往是流于表面的对话,很难深入进去。


如果你是这种类型,那么你大概会非常喜欢春节,因为它会为你提供一个认识更多人的机会和平台。


假如你处在右上角的“高取悦、高交往”,那么你就是个天生的交际者。


你不但能与很多人快速建立联系,同时还能与少数人建立非常深入的、亲密的关系。


这样一来,你不但会是很多人都认识的人,同时你还会是少数几个人的亲密伙伴,甚至灵魂知己。


如果你是这种类型,那么你可能会非常喜欢春节这种热闹的、很多人能聚在一起的节日,因为它会为你提供一个不仅能跟很多人见面,同时还能与少数人深度交流的机会。


假如你处在左下角“低取悦、低交往”,那么,你应该是那种活在自我世界里的人,你对与任何人的任何交流都缺乏兴趣。


其实,只有这样的人,才是人们口中的“社恐”。


因为他们是真正不喜欢与人交流的人,他们喜欢完全待在自己的空间里。


但其实,即便是自称“社恐”的人,据我观察,也大多具有“交往”天赋。


这类人之所以看起来不喜欢也不擅长与人交流,仅仅只是因为她们喜欢与之交流的人实在很少,可能也就1-2个,比如自己的母亲,或是仅有的一个朋友。


所以,如果从外界的眼光看去,她们就像是“社恐”,非常害怕与人交流,但其实,他们是有可以与之亲密交流的人的。


可见,在真实世界中,处在“低取悦、低交往”的人其实是极其稀少的。


为什么?


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所以人都是需要连接的,只是不同的人需要的连接方式不同。而这才是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区别之一。


如果你是最后这种类型,那么你肯定非常讨厌春节,因为那时你将不得不从自己的空间中走出来,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想想就很烦恼。


02


以上四种分类方法,是颗粒度比较粗的分法,但在现实世界中,这样一种分类略微粗了些,更细致的颗粒度应该是:高-中-低。


因为很多人的某个天赋可能不是那么突出,也不是那么不突出,而是处于“中等”水平。

之前,我还在公司上班时,大多数午饭时间,都是一群人坐在一起吃饭。


这时,大家就会聊起各种八卦、或别人的生活,但基本都是他们在说,我很少发言,那种不知应该说些什么的感受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我的“取悦”倾向属于中等,在某些时候,我也有想要赢得他人的渴望与倾向,同时,在另外的时间里,我对赢得他人喜爱这件事毫无兴趣。


对我来说,真正吸引我,让我觉得渴望的,是与少数人的深度交流,是与少数人的亲密关系,尤其是精神和心灵上的深入交流。


所以,如果采用颗粒度更高的划分方法,我的人际交往特质应该是“中取悦、高交往”。

由此可见,如果想对自己或他人的人际交往方式按照这一模型进行分类,那么我们首先需要对自己进行细致的觉察,并对他人进行充分的观察。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比较细的颗粒度,也才能够获得比较清晰准确的认知。


这个人际交往模型非常好用,它能有效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并理解他人。


但是,它并不适合去贴标签、下结论。


比如:


有人说,高取悦的人非常适合做销售,而低取悦的人肯定无法胜任销售工作。


这个标签贴得就太偏颇了。

我有一位好朋友是全国销售总监,他排在倒数第一的天赋正是取悦(倒数第一意味着这是他最大的弱势),同时,从我对他的了解来说,他的确是一个低取悦的人,但是,他的销售业绩却做得非常非常好。

为什么?


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在大多数人心里,都将销售高手与“搞关系高手”划上了等号。


其实不然,优秀的销售人员至少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关系主导型销售”,另一种是“专业主导型销售”。


前者擅于处理客户关系,后者则在专业表现及影响力方面堪称完美。


所以,低取悦的人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只要他能在专业方面足够优秀、足够突出。


03 


看过取悦天赋和交往天赋的区别后,有人可能会非常羡慕拥有“取悦”天赋的人,但其实,每一个天赋都是天赐的宝贝,它们并无好坏之分。


我遇到过这么一位咨询者:

他刚刚转行,入职了一家集团公司,负责培训和企业文化工作,他非常喜欢这份工作,但问题是他是一个“低取悦、高交往”的人,因此也就非常慢热。


因为工作性质,上级领导对他的要求恰好与他的天赋相反,他们希望他能快速与各部门建立好关系,以便日后开展工作。


这可把他愁坏了。

这时,他无比羡慕拥有“取悦”天赋的人,同时也感到自己非常糟糕,于是求助于我。


在我的提问引导下,他开始逐步意识到,对“低取悦、高交往”的人来说,他也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特方式在快速与人建立关系这件事上,达到非常不错的结果。


具体怎么做呢?


可以与一小部分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再通过这一小部分人作为中介,进而与更多的人建立关系。这样,他虽没有取悦天赋,无法在短时间内与大多数人建立关系,但是他却能够通过发挥好自己的“交往”天赋,达到同样的目的。 


后来,他的确这样做了,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可见,很多时候,我们感觉自己“社恐”,或是内向,或是非常不善交际,或是感觉无法完成与人际交往有关的任务,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们缺乏能力,或是不如别人,而是因为我们没能看透自己独特的人际交往模式。


一旦看透了自己独特的人际交往模式,我们就会发现“条条大路通罗马”。


什么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它说的是,不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能通过运用自己的独特天赋,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任务。


最后的话


希望你能够通过了解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然后过一个自己舒适的新年。


如果你想要深入理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天赋特点,用自己独特的人际交往天赋走向成功欢迎参加第15期【从天赋出发,打造你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 金牌小班课】


课程介绍:把天赋打造成优势的黄埔军校(第15期)招生中


减免600元的名额仅剩最后2位



课程咨询,请扫码添加微信

相关阅读

  • 如何通过真实体验,获得智慧?

  • 你好艾菲的理想 - 四大写作原则4大原则:1、基石:聚焦外在成功与内在自得2、深度:不写未经深度思考的文章3、实战:方法论均已经过实践验证4、高维:站在更高维度上思考一切艾菲的第
  • 用2个公式,看透职场发展底层逻辑

  • 艾菲的理想 - 四大写作原则 4大原则: 1、基石:聚焦外在成功与内在自得 2、深度:不写未经深度思考的文章 3、实战:方法论均已经过实践验证 4、高维:站在更高维度上思考一切艾菲
  • 请查收你的台历

  • 会员填写快递信息大家好,感谢大家参与我们元旦 “购买终身送台历” 的活动,目前活动已经结束,但是发现部分朋友在购买终身会员后,并未填写自己的快递信息,在此提醒一下大家。填写
  • 南图E荐 | 送走冬日的欢乐 迎来春天的笑声

  • 如果说喜欢是一种牵挂阅读就是最好的诉说绘声绘色READING南图E荐抛下揉碎的白云,翻开冬日的童话!清晨起床,发现窗户上多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窗花,可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波波:直播间推流进来的人是没有用的

  • 直播间推流进来的人是没有用的。你看一个现象就好了,直播间只要是大几千人在线的,基本上都是直播推荐进来的流量,你去查看他的后台数据,很可能一天就只卖两三万块,但是,你看有些直
  • 波波:跟马英老师聊完,不淡定了

  •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今天,跟马英老师聊完,瞬间不淡定了。我准备,跑一跑,他正在跑的模型,效率太高了。太高了。怪不得要买大楼了。学习,就是如此,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跟有结果的人。只需
  • “成功”的谎言

  • “大多数人的不幸并非他们过于软弱,而是由于他们过于强大。”克尔凯郭尔一你是否曾经在某些夜晚感受到深深的无力?别太自责,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内心其实也很脆弱。你知道吗?“幸福
  • 保有“选择权”

  • 本文是十二个独立的思考片刻。01可以十岁读大学吗?大卫·休谟10岁的时候就进入了爱丁堡大学。这并不是因为他早熟或者是天才,他的兄长也是很小就在那里读书。少年时候就入读大
  • 赚钱最多的聪明人

  • 给人一条鱼,你可以养活他一天;教会他如何套利,你就能养活他一辈子。华尔街的老话开始2022年最赚钱的对冲基金,是肯·格里芬的城堡投资。其业绩极其闪亮:1、为客户净赚160亿美元;2
  • 我与ChatGPT合写了篇小说:《七姐妹》

  • 本文由老喻与ChatGPT合作完成。‍第一幕傲慢漫天晚霞的夏季,一位穿着华丽西装的男子独自走在城市的街道上。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步伐轻快。他走过一个街边的小摊贩,眼中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春节里的困惑:我不喜欢社交,是我有问题吗?

  • 艾菲的理想 - 四大写作原则4大原则:1、基石:聚焦外在成功与内在自得2、深度:不写未经深度思考的文章3、实战:方法论均已经过实践验证4、高维:站在更高维度上思考一切艾菲的第245
  • 如何通过真实体验,获得智慧?

  • 你好艾菲的理想 - 四大写作原则4大原则:1、基石:聚焦外在成功与内在自得2、深度:不写未经深度思考的文章3、实战:方法论均已经过实践验证4、高维:站在更高维度上思考一切艾菲的第
  • 用2个公式,看透职场发展底层逻辑

  • 艾菲的理想 - 四大写作原则 4大原则: 1、基石:聚焦外在成功与内在自得 2、深度:不写未经深度思考的文章 3、实战:方法论均已经过实践验证 4、高维:站在更高维度上思考一切艾菲
  • 进返京后,需要更多一些防疫担当 | 新京报快评

  • 做好进返京人员的风险管控,市民个人在防疫上也需有点“较真”的精神。▲8月17日,北京幸福大街与广渠门内大街交叉口核酸检测点,人们正在排队做核酸。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