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内蒙古味道“北京招商推介会”开幕

辽阔的疆域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内蒙古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形成了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内蒙古自治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合作机制,深化与京津冀、东北地区和发达省市及港澳台的务实合作,加快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书写着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立足内蒙古自治区“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发展定位,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国家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提高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对内对外开放水平,9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特在2022年中国国家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举办第三届内蒙古味道“北京招商推介会”。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在推介会上作招商推介。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是呼和浩特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平台、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门户。

2020年3月,海关总署批复同意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0.88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的软硬件设施通过验收,于当年5月正式封关运行至今。目前,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注册企业共有43家。产业涉及电子信息、光伏材料、食品包装、一般贸易、保税物流、跨境电商、检验检测、融资租赁等领域。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以来,对外贸易总额稳定增长,2020年当年进出口额同比增长578%;2021年同比增长275.2%,2022年1至7月同比增长31%。

综保区具有免税、保税、退税的特殊税收政策,以及存储无限制、免检、结汇便利、贸易管制、保税监管、集中报关等特殊监管政策。2019年7月,《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发展的意见》提出有关贸易奖励、房租补贴、物流补贴、跨境电商企业补贴等在内的33条奖励、补贴政策。同时,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还印发了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提出了关于支持工业项目建设、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改造、支持企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支持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绿色制造、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等十项具体措施。

栽下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未来,呼和浩特新机场临港经济圈将成为呼和浩特市乃至祖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区域,辐射面积更广、对外服务能力更强。(格尔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