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智库 | PPI-CPI剪刀差反转,需求不足问题进一步凸显

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

  国家统计局9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5%,环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2.3%,环比下降1.2%。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认为,8月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努力克服疫情和极端天气影响,积极做好保供稳价工作,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风口财经连线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国内物价温和上涨,反映出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稳固、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在美联储持续加息和缩表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将继续以我为主,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性双重功能,扩大有效信贷需求,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物价剪刀差迎来反转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接受风口财经采访时表示,8月CPI同比上涨2.5%,涨幅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主要是猪肉价格同比涨幅扩大,带动鸡鸭等禽类消费价格上涨,同时受到极端天气影响,鲜果和蔬菜价格保持上涨,总体看,食品价格上涨6.1%,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涨幅均有所回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与上月相同。

  8月PPI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主要是国际需求回落叠加美元指数持续上涨导致国际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同时受国内部分行业市场需求偏弱等多种因素影响,国内工业品价格走势整体下行,PPI同比涨幅持续回落。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风口财经表示,8月CPI同比回落超预期,主要是8月需求恢复偏弱,消费品供应充足及油价涨幅明显回落影响。 8月物价整体表现温和,物价平稳增长。尽管8月受局部高温天气、节日等短期因素干扰,但整体上,国内市场物资、消费品供应充足,市场价格整体平稳增长。

  周茂华认为,8月PPI同比增回落超预期。主要是受8月能源和商品价格明显回落,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效果释放及去年基数效应影响。PPI同比趋缓有助于缓解中下游制造业投入成本压力,推动上下游行业利润分配向可持续方向发展,有助于降低输入型通胀压力。但他认为,扣除基数影响,目前能源商品价格仍处于高位运行,部分制造业成本压力仍大,国内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政策措施仍不能松懈。

  “自2021年以来,CPI同比首次超过PPI,物价剪刀差迎来反转。”植信投资研究院研究员丁宇佳告诉风口财经。

  丁宇佳进一步分析,8月属于猪肉消费淡季,需求季节性走弱加上生猪出栏节奏逐步恢复,猪肉价格高位企稳。虽然北方蔬菜大量上市,但南方高温干旱影响蔬菜生产供应,8月鲜菜价格先将后涨。由于7月价格基数较高,8月环比涨幅低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食品中鸡蛋价格的季节性上行对CPI仍形成一定支撑。非食品价格环比跌幅扩大,交通通信项仍是主要拖累。8月工业品延续整体下行走势,导致PPI继续大幅回落。2.3%的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贡献约为2.5%,新涨价影响约为-0.2%,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均有回落。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9月CPI同比或重新抬升

  从数据来看,8月CPI温和上涨,但三四季度即将面临中秋、国庆等节日消费旺季,国内通胀压力会不会增大?

  展望9月物价走势,丁宇佳认为,随着高温影响消退和中秋、国庆等主要节假日来临,消费有望加速修复。但当前疫情在多地爆发,整体防控形势仍较为严峻,跨省流动可能受限。9月猪肉价格处于上行周期,但随着各地猪肉储备陆续投放,猪价上涨动能有限。

  “预计9月CPI同比会重新抬升,能否破3取决于猪肉投储后市场预期的变化,及疫情对需求修复的扰动是否继续。随着欧美坚定推动加息、海外衰退风险加剧压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叠加国内需求不振、散发疫情或再次扰动生产修复进程,PPI同比将继续大幅回落。国内输入性价格传导压力减轻、疫情防控常态化、保供稳价有力有序的背景下,过去PPI大幅波动的特征明显减弱。”丁宇佳认为,在未来半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CPI高、PPI低的局势可能会持续。PPI保持低位运行,有利于中下游企业生产经营好转,对推动经济复苏和经济稳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官方微信公众号9月6日消息显示,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于9月8日投放今年第一批中央冻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近期加大猪肉储备投放力度。目前,广西、四川、吉林、宁夏、湖南等地已启动地方猪肉储备投放工作,其他省份也正抓紧开展猪肉储备投放准备工作。

  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国家将密切关注生猪市场动态,必要时进一步加大储备投放力度。同时,建议养殖(场)户保持正常出栏节奏,相关企业有序释放猪肉商业库存,保障市场需求。

6月10日,消费者在江苏省南京市一家超市选购蔬菜。新华社发

需求不足是当前突出矛盾

  “我对通胀并不是很担心,因为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制造大国,我们在全球的出口商品占比达16%,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说明整个国内产能是足够的,甚至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执行院长李迅雷在接受风口财经采访时表示,当前国内通胀是可控的,引发通胀的主要因素是食品价格,尤其猪肉价格的上涨。下半年个别月份,CPI可能突破3%,但全年来看应该还是会维持在2.5%左右,但现在迫切要解决的是需求端的问题,也就是有效需求不足,所以还是要采取更多的举措来促进消费。

  丁宇佳告诉风口财经,8月CPI和PPI均低于市场预期,内需不振问题进一步凸显。

  据新华社报道,9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指出,需求不足是当前突出矛盾,要着力以消费和投资拉需求、促进社会投资、以投资带消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有利于增后劲提水平、增加制造业和服务业现实需求、提振市场信心。会议还指出,基础设施等事关发展和民生,投资空间大,要继续用好专项债补短板。会议决定,依法盘活地方2019年以来结存的5000多亿元专项债限额,70%各地留用,30%中央财政统筹分配并向成熟项目多的地区倾斜。各地要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风口财经,受猪肉价格同比上涨、原油价格高位回落,以及内需疲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8月CPI同比增幅小幅回落,仍处于3%以内的良性通胀,这为央行继续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打下了基础。相对于美国高通胀的压力,我国通胀水平并不高,这也使得中美货币政策必然存在偏差。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国内通胀形势整体温和态势有望延续,从而与美欧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经济基本面的这一根本差异决定了国内宏观政策具备“以我为主”的基础,无需跟进美联储实施政策收紧。

  温彬也表示,从物价数据看,目前国内物价温和上涨,也反映出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稳固、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需要持续做好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大盘,一方面继续做好重要商品的保供稳价,另一方面加快投资项目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以投资促进消费。在美联储持续加息和缩表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将继续以我为主,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性双重功能,扩大有效信贷需求,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