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用利益联结机制牵稳“牛鼻子”抱团共发展

近年来,腾冲市在发展肉牛养殖过程中针对群众所求、企业所需,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养殖托管型”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全市肉牛养殖产业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道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获利。

作为全国237个、全省8个肉牛基地县(市)之一,腾冲市充分发挥口岸、生态、旅游消费等优势条件,于2020年创新推行“1+3+6”模式,由每个村(社区)党组织负责向农户流转土地给国有公司,在有条件的行政村至少建设1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场,每个养殖场设计存栏规模不低于300头,并配套600亩饲草饲料生产基地,为规模化发展肉牛产业奠定了基础。“目前在腾冲全市222个行政村已建成了177个规模化养殖场,60%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能容纳300头以上的养殖规模,100%的养殖场配了600亩的饲草饲料基地。”腾冲市农业农村局畜牧股股长彭安发说。

腾冲市将已建成的规模化养殖场交由村(社区)托管,再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将养殖场出租给养殖企业经营,为农户和企业搭建起利益联结的平台。在腾冲市曲石镇大坝社区的标准化养殖场里,600多头西门塔尔牛在科学饲养下膘肥体壮、长势良好。腾冲市曲石镇大坝社区居民濮金显把土地流转来建设牛场之后,就在养殖场务工,在家门口就业的他轻松实现了三份收入。

濮金显高兴地说:“我家参与土地流转的有4亩,1亩是800元一年,平时我们还可以在这里打打零工,而且苞谷秸秆这些也可以砍来卖给养殖场,一年下来可以挣到3至4万元。”

云南和美华牧业有限公司一分场场长田时明介绍说:“我们每年支付给当地农户的青贮饲料费用在260万以上 ,而牛场的用工以及当地零工的费用在100万元以上,最后要支付给三个村社的租赁费用是28.5万元。”

为了让企业安心发展,腾冲市镇村两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农企利益联结纽带作用,为实现农户、企业、村集体三方共赢保驾护航。腾冲市曲石镇副镇长冯恩祺说:“为了让养殖企业安心发展,我们基层党组织在协调用地、矛盾纠纷调解、肉牛养殖场的建设、青贮饲料的供应以及务工人员的协调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利益联结机制的顺利推行奠定了基础。”

“以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5万元左右,公司进入后,顺利地把我们的2个牛场出租出去。现在村集体经济达到了25万元左右,解决了我们社区没钱办事的难题。”腾冲市曲石镇大坝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濮兴林说。

除此之外,腾冲市还大力扶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和家庭农场建设,通过代养模式将养殖合作社与企业的利益联结起来。村民尹明泽向社区租赁养殖场养殖了37头槟榔江奶水牛,今年3月,他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以代养模式迅速将养殖规模扩大了一倍,在自己增收的同时,每年还向社区支付租金6万元,支付村民务工费15万元。

尹明泽说:“我在槟榔江公司代养奶水牛36头,每头交付质保金13000元,总价比市场上购买便宜了40多万元 。养殖一年通过卖犊牛和鲜奶,毛收入80多万元,除去其他开支,大概还盈利30多万元。通过这个代养模式,我的养殖信心更强了。”

2021年,腾冲市存栏牛20万头,出栏牛6.53万头,牛肉产量1.53万吨,肉牛产业实现产值10.03亿元。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带动3万户12万农户稳定增收,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70多万元。

腾冲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成权说:“下一步,腾冲将加大各项奖补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党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构建更多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企利益共同体,全方位推动腾冲肉牛产业发展,争取2022年肉牛产业实现产值10.88亿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