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项目建设热潮涌 高质量发展势头猛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松 通讯员 潘泽豫

入园区、看项目,下工地、进车间,9月13日至14日,漯河市开展“三个一批”项目集中观摩评价活动,漯河市委书记刘尚进、市长秦保强带队深入8个县区(功能区),对前五期“三个一批”中的24个项目建设逐一观摩。

一路走,一路看,从繁忙的建设工地到机声隆隆的生产车间,沙澧大地澎湃发展的场面汇成一幅幅动人画卷。“我们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激发全市上下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斗志,营造大抓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推动项目建设蹄疾步稳,以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为现代化漯河建设提供坚实支撑。”漯河市委书记刘尚进说。

紧抓大项目 “含金量”再创新高

舞阳金大地联碱绿色转型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车辆来回穿梭,工人忙个不停,一派火热场景。“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建成后将新增年销售收入130亿元以上,新增税收1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600人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小苏打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联碱和氯化铵生产基地。”舞阳县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赵华锋介绍。

舞阳金大地联碱绿色转型产业园项目是漯河市委、市政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行动,也是近期谋划并新开工的第一个百亿级创新示范园区项目。

在漯河,这样的重大项目不止一家。

8月9日,总投资103亿元的舞阳县盐化工创新升级项目暨食品级干冰、食品级二氧化碳生产项目开工仪式举行,标志着又一百亿级项目建设在舞阳县拉开帷幕。

临颍县优德中大大健康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100亿元。其中,一期沃健康科技园项目,致力打造创新型、复合型、科技型医疗装备制造产业园,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今年年底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0亿元,实现税收1.5亿元。

漯河市坚持以重大项目引领,深度谋划“三个五百”项目133个,其中百亿级5个、50亿级14个、5亿级以上114个,总投资2360亿元。目前,4个百亿级项目已签约,开工建设3个;50亿级项目签约13个,开工建设10个。

提速新赛道 “含新量”不断提升

走进临颍县中科中颍科创产业园颍川新材料生产车间,一排圆柱形设备吸引了观摩人员的眼球。“这是真空热处理炉,能够在真空下对材料进行1000多度淬火,生产应用于大飞机的军民融合钛合金。”颍川新材料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中科中颍科创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主要依托豫中新材料、颍川新材料、中颍恒盛3家龙头倍增企业和中国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围绕新材料的研发生产,打造高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专业园区升级版,是临颍县智能制造产业布局的重点项目。

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好项目在漯河还有很多。

源汇区智能制造第二产业园汇聚科技型智能制造企业,初步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住宿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产业。一批智能制造关联企业的入驻投产,为源汇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增创新优势。

郾城区中科高科产业园共三期,一期投资30亿元,购置可降解新材料生产线4条,主要生产包装袋、餐盒等食品级可降解新材料,年产20万吨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可降解新材料80万吨,产值280亿元、利税30亿元,可降低石油资源消耗,缓解“白色污染”,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漯河西城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人力资源产业园项目,以“资源共融”、“数据共享”、“协同共治”、“价值共创”为核心,打造线上+线下数字经济产业园,助力政府和平台企业,形成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新生态。

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临港科创园(二期)暨20万平方多层标房建设项目,已吸引多家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进驻生产,10多家上下游关联企业正在洽谈入驻,正在建设的五栋标房12月底可建成投运。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示范区创新服务、企业孵化的重要载体,并成为拉动示范区现代新型经济的新增长极。

此次项目观摩了解到 ,漯河市各县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引进新技术、改进新工艺、创新新模式,让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厘清生态账 “含绿量”愈发凸显

在漯河市卫龙三期产业园内,厂房屋顶支起了一块块光伏发电板,将直接为企业生产供电。“我们不仅效益高,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公司产销规模可突破200亿元。”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三期产业园区设计还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节能、屋顶光伏发电、污水循环利用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绿色发展,打造绿色发展样板。

漯河市将绿色发展理念引入到各行业各领域,持续增加项目的“含绿量”。

召陵区正大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将建立“种植+养殖+文旅融合”的现代化农业经济循环体系,带动漯河现代化农业升级发展。经开区“自嗨锅”中部产业园建设项目按照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加大应用节能技术、节能装备等绿色科技手段。

双汇新建5000万只肉鸡全产业链及肉类加工新技改项目,打造全新的涵盖饲料、种鸡、孵化、肉鸡饲养、屠宰及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模式,聚焦有机农业创新驱动,推进现有产业升级,发展特色种植,实现绿色循环发展,建成达产后每年可转化玉米等粮食约17万吨,带动发展特色种植、有机农业,促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漯河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符合全市产业生态特色的好项目扎实有力推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