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3000多亩生态水稻迎丰收

金秋时节

稻谷飘香

从空中俯瞰,黄绿色的稻谷与阡陌田园相映成趣。

江川区星云湖畔种植的

3000多亩生态水稻相继成熟

迎来丰收季

在星云湖南岸的星云稻场

连片种植的水稻长势喜人

两台收割机正加大马力进行收割

奏响秋日里激昂的丰收乐章

收割机正在田间作业

  收割机操作师傅李占坤介绍说:“一天一台收割机可以收割稻谷50亩至60亩,这一片我们预计3至4天收割完。”李占坤告诉记者,采用机械化收割,不仅可以节省人力、降低成本,还能提高收割效率,每天能收割近20吨生态水稻,收割下来的稻谷将被及时送往昆明,采用一体化烘干、碾碎、包装技术处理后投入市场。

生态水稻采用绿色防控

  江川区今年首次在星云湖沿湖尝试推广种植“云粳37号”优质香软米生态水稻,大多以文旅项目和村办企业集中种植。在种植过程中,江川区全面实行肥药双减,辅以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采用精准用水、人工除草等精细化管理手段,通过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确保生态水稻生长过程绿色、生态。截至目前,全区生态水稻试种成功,预计每亩产量约500公斤至700公斤。

金黄的稻穗

  据星云稻场负责人毕锁江介绍,“云粳37号”是近年来以高产、优质、优价深受高端大米市场认可的一个优质粳稻新品种,因其管理更简单省心,且价值和品质均高于常规水稻,往年市场价均为每公斤40元至60元。

  江川区坚持因地制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星云湖流域保护区生态水稻绿色种植为抓手,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模式,大力引导农民共同种植发展生态水稻,努力打响生态水稻品牌,为星云湖调整种植结构,打造“生态好米”农业特色注入鲜活力量。截至目前,星云湖沿湖共种植生态水稻、荷藕近17000亩,全面退出大蒜、小香葱、菜豌豆、四季豆4种高需肥水农作物1.04万亩,推广绿色防控面积16.04万亩次。

资料:江川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丹、张延江

编辑:王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