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原子世界的繁荣:能源 x 材料 x 智能

日期: 来源:范阳收集编辑:范阳

12月17 日天气晴朗,‍我出门遛弯拍摄于北京东四。

最近在北京和上海的朋友们很多人都生病了,希望大家保重身体,照顾好身边人,尽快恢复。未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保持自己的健康还有保护地球环境的健康,让我们多从小事做起。

最近会分享几篇文章,主线是 “ Abundance 繁荣 ” 以及 “ Hope 希望 ”。未来几十年我们要么会生活在 “前所未有的差” 的世界里,要么会生活在 “前所未有的好” 的世界,我选择相信后者,并且付出行动。

在今天分享 Not Boring 的科技博主 Packy McCormick 这篇文章之前(这篇文章是有关于物质世界的繁荣与能源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我先分享一个我的科技进步理论:



1. 足够便宜且清洁的能源 ——> 合成生物技术 + 精准发酵 ——>

重新创造自然资源和物质材料 ——> 可再生材料 + 万物 ——>

一个(为后代)负责任且富足的未来


2. 足够便宜且清洁的能源 ——> 更多超级计算机

 ——> 通用人工智能 ——> 更多科学突破


也许我在几个月以后还会更新我的这个 master thesis ,但是目前我认为当下最重要的技术力量以及超级技术堆栈就是:

超级技术堆栈:能源 x 材料 x 智能 

他们背后分别由许多个学科的交叉,思想的碰撞和综合性技术人才驱动,他们的进一步融合又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变革力量,整体大于局部之和,你不能以过去单一静止的视角去看待(清洁)能源,(可再生)材料或者是(人工)智能,你看待的是一个在快速进化中的全新事物,这个新事物是我们可以保持对科技的乐观希望的原因,它将创造出的不仅是可持续性发展,而是下一波的繁荣。

希望我的文章可以启发你从新的视角看待技术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唤起对真实世界真实人类的热情。



更刻苦且更聪明地工作

Working Harder and Smarter

或者说为什么更多的能量+软件=进步

Or why more energy + software = progress

作者:Not Boring by Packy McCormick

翻译:Helen Ying Han

编辑:范阳


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一场关于 “人类是否必须通过大量的工作才能获得成功”的愚蠢争论在推特被反复翻牌。

就有人会说什么:“你需要刻苦工作,哪怕是晚上和周末也是,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成千上万的网友似乎受到了极大的冒犯,一家年轻的初创公司竟然邪恶到想要筛选出那些在公司生命周期的第一个关键阶段就想要刻苦工作的人,但其实每次反驳论点都是一样的:

  • 生产力≠工作时间
  • 除非人们得到延长工作时长相应的报酬,否则他们就不应该加班。
  • 感谢您让我们知道了我们不想去哪里工作。
  • 晚上和周末工作会导致过劳疲惫。
  • 我们不应该正常化内卷文化。
  • “我认识一个人,他年收入200万美元,而他每个月只工作3个小时。”
  • 等等等等等等
  • 人们需要聪明地工作,而不是刻苦地工作!

这终究是一场愚蠢的争论,因为正确答案显而易见:要想创造出任何可以改变世界的东西,你需要聪明且刻苦地工作。
不想创造什么改变世界的东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质疑哪些公司是否有机会产生这种影响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 当然,改变世界的说法已经被无数没有资格的初创公司所采用 —— 但在少数情况下,你正在创造的东西真的会改变世界™,毫无疑问,它需要刻苦、聪明地工作,再加上一些些运气。不管怎样,就像我所说的,我并不想涉足这场争论。
我之所以提到这个是因为它为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框架。在有 Maya 之前的最后一篇文章《Amplified Tribalism》中,我引用了另一场正在发生的争论 —— 物理的 vs 数字的 —— 我想好好利用我陪伴妻子休产假的时间,说明为什么这种二分法是十分愚蠢的,相比一个物质繁荣(physical abundance)和纯数字的未来,我想要一个二者相互融合的世界:一个繁荣的复兴( Abundance Renaissance)。
用一个简单但不恰当的比喻来说,繁荣的复兴就像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爱情结晶,它诞生于21世纪。
这是一个崇高的目标,需要刻苦地工作、聪明地工作和一些些运气才能够实现。那么,让我们以刻苦工作 vs 聪明工作的争论作为框架来阐述这个观点,这场争论是当今世界停滞感的症状体现,亦是进步曲线的隐藏含义。
没有努力就没有进步,对于这一点至少那些理性的人是认可的。刻苦工作是有争议的——尤其是当刻苦地工作涉及在空调房间里在电脑上打字时,现在通常是在家里办公,做一些你不得不做的事情,要么它既不是喜欢的事情,要么也不是你赚到最多钱的事情,或者既不喜欢又不赚钱,都是 Ross Douthat 所描述的颓废和 Katherine Boyle 所描述的缺乏严肃性的标志。当唾手可得的果实已经被摘完,剩下的挑战和机遇真的又很大而且非常复杂时,那为何不躺平呢?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将看到社会文化钟摆从安静放弃回到刻苦工作。
但这也太严苛了,当然,人们需要刻苦工作才能解锁人生的下一个阶段。不过我也并不是过去一个月都在做研究,没有写作,回来之后就发一篇劝告你们都回去刻苦工作的文章。
我认为大家没这么讨论到的,刻苦地工作 vs 聪明地工作的争论是人类进步曲线的一个隐喻,繁荣的复兴只有在假设我们刻苦且聪明地工作的时候才会发生。幸运的是,我认为我们正站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实现刻苦且聪明地工作的边缘。

两张图表
Two Charts

这两张图表来自J. Storrs Hall的《Where Is My Flying Car?》,总之,这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看到的最精彩的内容了。
第一张是 Henry Adams Curve,它展示的是“人类文明可取用的能源”(usable energy available to our civilization) 每年以7% 的比例长期增长,“其中考虑了 3% 的人口增长率、2% 的能源效能增长率和 2% 的人均实际能耗增长率。” 此图展示的是人均能耗量,浅蓝色的曲线是 Henry Adams Curve,显示了人均能耗量仅以每年2%的增长率增长,深蓝色的曲线显示了实际的人均能耗量。(范阳注:这个曲线主要是以美国的数据的视角计算和绘制。)
经过近两个世纪贴合曲线的发展,人均能耗量在 1970 年代急剧下降,然后停滞不动。
Progress Studies 社区中有一个谜团,通过 WTF Happened In 1971? 这个网站名被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出来。一堆显示正好在1970年代突然下降和/或停滞的经济图表被挂上了这个网站,这里汇集了一大堆解释,有一个解释是说因为1973 年的石油禁运,所以人均能耗量在 1971 年之后下跌了几年,这似乎是其中最合理的一个解释了。
不过,显然自1970年代以来人类已经取得了一些巨大的进步,在这里,查看第二张图表很有用。这一个图表显示了 20 世纪上半叶硬科幻科幻作家根据能量强度做出的哪些预测成真,哪些没有成真。
这个结果是令人震惊的,它明显展示了科幻作家对需要10千瓦 (kW) 或更少能量的事物的预测更有可能会成为现实 —— 这个集群达到了100%的预测实现,甚至有几个达到了 200% 的预测实现 —— 但那些需要 100千瓦或更多的能量预测,一个都没有成为现实。
 “右上半部分,” Hall 谈到 10kW、100%以上的象限时写道,“ 代表了我们被承诺但被否定的未来,包括飞行汽车。”
根据 Hall 的说法,该图表体现了在一个领域的强劲发展 —— “计算和通信领域的摩尔定律” —— 其中能源并不是主要问题,但在能源密集、以原子为基础的领域则停滞不前,而这个类型构成了1970年代之前大部分的进步。
在上世纪1970年代之前,人类社会的进步主要集中在增强我们身体的能力,使用新的能源、工程方法和材料得以更高效、更低成本地创造更多物质。正如比尔·盖茨最喜欢的作家 Vaclav Smil 在《How the World Really Works》中所写的那样,“两个世纪以来,人类生产一公斤美国小麦的人力从十分钟减少到了不到两秒。” 从而让美国的农民人口比例从 1800 年的 83% 下降至今天的 1%。换句话说,新能源和新材料给人类提供了一种更刻苦工作的方式。
而过去 50 年的进步主要是增强人类大脑的能力,使用新型计算机、算法和通信方式来创造更多的数字事物,让40多亿人在互联网上相连接。Vaclav Smil没有提供类似的统计数据信息,但有一个类似的描述,“ 在过去50年里,查找一条信息所需的脑力从一个小时(去图书馆、找书、找到书中的信息)减少到不到两秒(谷歌搜索)。” 正如谷歌的 Eric Schmidt 早在 2010 年所说,“从人类文明混沌初开到 2003 年,共产生了5艾字节(Exabytes )的信息,但现在只需要 2 天就会产生同样多的信息。”虽然这一说法的真实性存在争议,但大体观点是成立的,有了计算机,人类能够更聪明地去工作。
然而,尽管数字化取得了进步,但许多非常聪明的人都认同Tyler Cowen的看法,过去50年中,美国一直处于大停滞(The Great Stagnation)。

感知到的停滞
Perceived Stagnation

最近看到关于此观点最恰当的一个描述来自于 Scholar’s Stage 网站的作者Tanner Greer,他在八月初提出了一个质疑 —— 技术进步是否停滞不前了?你们都应该读读这篇文章,根据 Smil 早期的著作《Energy in Nature and Society》,Greer 认为:
 “经济活动” 只是 “人类使用能源” 一种花哨的表达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过去两个世纪的巨大财富并不是由人类不断加大了能源的消耗造就或促成的 —— 财富本身就是我们对能源的消耗,商品和服务都只是能源的外包装。
如果我们只是更聪明地工作,而不投入更多的能源为人类所使用,那么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并没有在进行有意义的经济活动。
Smil 的立场,Greer 也是同意的,我们仍处于 1867-1914 年技术创新的惯性滑行之中 —— “ 汽车、电气化、钢梁等等 ”——而在1970年代所发生的是我们恰好榨干了那些发明所带来的收益。“创新的果实,” Greer写道,“与其说是结束,不如说是耗尽。”
Greer 在他的文章中总结道:
未来的繁荣不会源于组织和信息的改进,它将来源于用于建造的新材料,移动所建造事物的新方式,或者为建造的事物提供动力的新能源。
“ It will be from inventing new materials to build from, new ways to move what we build, or new sources of energy to power our building. ”
出于这个原因,我看跌超级计算机的长期经济影响。与其他信息时代的技术一样,它们所做的只是协调、组织和校准现有的生产模式。
像纳米技术和生物工程材料这样的东西更有前景,因为它们有望重塑我们构筑的环境的物理基础。
“ Something like nanotechnology or bioengineered materials are more promising, for they promise to reshape the physical basis of our built environments. ”
我同意我们需要更多的能源、材料和交通移动方式这个观点 —— Hall在他的书中也支持这一观点 —— 但强烈反对信息时代的技术,在使这些事物变为现实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可以将过去50年大停滞描述为从更刻苦地工作(更多的能源使用,更多的原子式创新)到更聪明地工作(更高效的计算,更多的比特式创新)的转移。
我一直有种停滞的感觉,因为原子式的创新较比特式的创新更能让更多的人感到富足与快乐,第一次购买冰箱、汽车、彩电或机票,一次又一次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这一切是一个手机app难以复刻的,我们需要建造更多的实体事物 —— 现代房屋、飞行汽车、更快的飞机、价格合理的疾病治疗方式、宇宙飞船等等其他更多的东西。
但无论是刻苦地工作还是聪明地工作都无法独自应对挑战。如果上一次繁荣的那些低垂的果实已经被采摘,我们就需要创造一个新的繁荣。
如果不好好利用过去50年间那些与我们紧紧捆绑的组织和信息的进步,我们该如何发明创造出新的材料、交通运输方式和新能源?原子化创新的下一阶段将会更难、更复杂。
与以前一样,最佳状态是更刻苦且更聪明地工作。
“ The sweet spot, as ever, is working both Harder and Smarter. ”
我们需要创造和消耗更多的能源,而不是更少。我们需要将原子化的创新与过去50年我们在比特世界的进步融合起来。
那么该如何扭转这个趋势呢?虽然无数因素在物质停滞中发挥了作用——从官僚主义和控制到专业化和日益增加的复杂性 —— 我喜欢 Hall 关于能源的Henry Adams Curve 和科幻预测图表,选择和优化一个变量是简单的,而能源使用量也相对容易衡量。
让我们专注在能源,就我们的目的而言,越廉价、越清洁的能源消耗是好的,越不廉价、越不清洁的能源消耗则是不好的。
幸运的是,我们正处于能源转型的转折点,新能源范式创造了围绕它们的全新生态系统。蒸汽机使钢铁、铁路、摩天大楼甚至是现代公司成为可能;化石燃料为汽车、飞机、聚合物、塑料和蓬勃发展的全球化提供了动力;丰富的清洁能源也将重塑城市、交通,甚至权力的全球化平衡,但它需要我们最好的比特式创新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并协调这个新系统变的更加去中心化。
我认为,如果我们这次不搞砸(作为人类,搞砸很可能发生),我们就有机会实现将“更刻苦地工作”(更多的能源使用)与“更聪明地工作”(更好的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人类历史从未达到过的繁荣复兴。
如果大停滞还没结束,那也应该快了。
让我们来深度探讨下这个能源转型。

能源和原子
Energy and Atoms

不管是谁,那个过去几十年为清洁能源(clean energy)做品牌的人都应该被解雇,而且他很可能会因危害人类罪而受到审判。
清洁能源和效率无关,也和代替不清洁的燃料无关,清洁能源意味着可以实现更多、更好的事物,创造物质丰富性并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更均匀地分配,带领我们穿越争夺稀缺资源、因稀缺性而催生的挫败感的小事而争吵的漫长阶段,这一切都是关于在不糟蹋地球的情况下重新回到、甚至是超越 Henry Adams Curve。
幸运的是,尽管形象糟糕,但似乎清洁能源转型眼下就在发生,而且部分受乌克兰战争的影响,转型正在加速,这一章节将探讨:
  • Energy is wealth
    能源即财富

  • The shifting energy narrative
    不断迁移的能源叙事

  • The Clean Energy Transition
    清洁能源转型

  • The benefits of Energy Superabundance
    能源过剩的益处

能源即财富
Energy is Wealth
让我们从一些显而易见,但在推动效率的过程中被淡化的事情开始:能源真的很重要。
能源让人类在实际消耗更少体力劳动的情况下 “更刻苦地工作”。这篇2016年的文章计算出,感谢能源,让每一个美国人相当于 “ 约600名全职人力雇员 ”。即使是最激进的刻苦工作派支持者也绝不会争辩说人类应该每天工作14,400小时,这就是能源给予我们的杠杆效力,而这种 “刻苦工作” 就可以为经济创造奇迹。
估算一个国家财富的一个过分简单的方式就是计算每个公民所能消耗的能源量。作为对该声明的一个快速合理性检查,这里有一张世界各国排名表,展示各个国家每年消耗的人均千瓦时 (kWh) 排序。


这里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例如,冰岛的用电量看起来比其他国家都要高出许多,这是因为其廉价而丰富的地热能,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铝业之国,这推动了冰岛的能源消耗(同时使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远低于美国或中国),但这本身就是将丰富的清洁能源作为战略重点的证明;冰岛之所以能够吸引大型跨国公司,他们的资金和工作机会,就是因为这个。
总体而言,该图表就像是财富的一个显性表达,人均能源消耗量最高的那些国家就是你期望在财富榜上看到那些名列前茅的国家——冰岛、挪威、巴林、卡塔尔、芬兰、加拿大、科威特、瑞典、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美国——而那些人均能源消耗量最少的国家就是你期望在财富榜最后所看到的——乍得、几内亚比绍、索马里、布隆迪、中非共和国、塞拉利昂、海地、南苏丹、卢旺达。
我并不是一个能源或宏观经济学专家,我确信自己这种过度简化的方式可能会让那些真正的专家们反感,从能源丰富度关联到经济繁荣度确实是一个简单直给的方式。

不断迁移的能源叙事
The Shifting Energy Narrative

除了 Hall,过去一年,那些聪明的人都在更加努力地鼓吹能源丰富的号角。去年10月,Matt Yglesias 在《The case for more energy》中写道:
在 “能源必定是邪恶的” 的叙事框架中,我们看着当前的用电需求,发出疑问:“我们该如何从零碳排放的来源中获取这些能量?”在替代方案中,有人说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发那些价格合理的、零碳排放的电力资源,我们希望生产大量电能。理想状况下,我们不仅仅希望可以用零碳排放的来源代替当前的天然气、煤炭和石油,还期望用它来支持一个经济快速增长,大步向前的新纪元。
今年6月,Austin Vernon 和 Eli Dourado 撰写了今年我最喜欢的一篇论文:《Energy Superabundance: How Cheap, Abundant Energy Will Shape Our Future》明确描绘出了我们可以利用更多的能源做什么的愿景。在论文中他们写到:“廉价能源降低了那些生产过程中使用能源的商品和服务的成本,但更重要的是,它还使我们能够生产更多那些只有在能源成本足够低的情况下才称得上经济的新型商品和服务”,论文中强调了超级丰富的能源在交通、农业、水、材料、新型城市、发展中世界基础建设和遥远的未来等方面对人类的益处,他们的预测,当然,也包括了飞行汽车。
如果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这场闹剧有一丝正向影响的话,那就是这场战争似乎提醒了人们是能源让整个世界运转起来的,再加上人们为应对气候变化对生产清洁、可再生能源所做的努力,这场战争似乎已经将奥弗顿之窗从“我们需要不惜一切代价来减少能源的使用以保护环境” 转变为 “我们需要尽我们所能生产更多清洁的、廉价的能源。”
核能,几个月前许多自由主义国家还在匆匆淘汰它,现在却正在复苏。加利福亚延长了 Diablo Canyon 核电站的使用寿命。日本,福岛核灾难之乡,正计划重启先前关闭的核反应堆并投入研发下一代核反应堆。即使是德国绿党,历史上一直坚定且自豪地反核,在基本负载电价飙升和寒冷冬天的严酷现实面前,也可能开始摇摆不定了。
German Power Baseload股价图,8月27日
核能并不是所有问题的答案,出于经济原因,大规模的核能甚至可能不是最全面的答案,但它肯定是清洁能源中最被妖魔化了的那个,而从前的反核政府的想法正在松动,这些事实表明了颠覆性的叙事方式正在发生。
叙事的迁移需要继续才能实现 Not Boring 上那种我们想看到的未来——这就是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的部分原因,将我的声音加入到那些知识更加渊博的拥护者的大合唱之中 —— 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过去几个月在我开始深入研究之前并没有完全意识到清洁能源已经开始凭借自身优势赢得这场竞赛,感谢市场动力的推动,清洁能源的转型正在进行中。

向清洁能源转型
The Clean Energy Transition

虽然Hall在《Where is My Flying Car?》中强烈支持核能,但现在有些人认为,鉴于在太阳能和一定程度上的风能方面取得的卓越进步,新型核裂变(nuclear fission )能力甚至可能不是必须的了。
今年八月,Noah Smith 写了一篇名为《Solar is happening. Nuclear is (mostly) not》的文章,他在文中指出太阳能正在取得胜利,因为它正在变得非常廉价且未来会更加廉价。太阳能和风能存在间歇性挑战 —— 太阳并不总是高照,大风并不总是潇潇 —— 但因为成本低廉,Smith认为我们可以大幅过度制造产能,生产出即使在阴暗的冬月也能让我们安然度过所需的能量。此外,他还预测这将是电池的十年,作为风能和太阳能的补充技术,更廉价、更充裕的太阳能和风能可以存储在更廉价、更充裕的电池之中,并且各自的成本和丰富度将会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循环以持续提升。
3月份一篇非常深入的(即使是以Not Boring的标准)研究文章——《The Clean Energy Transition, A Guide》,Tsung Xu 写到他认为我们正在踏入下一个重大能源转型期,从化石燃料到太阳能、风能和电池,而且这种转变将会以更快、更有影响力的方式超越气候变化议题,超出人们的预期。
事实上,就像过去我们在科技领域看到的许多图线一样,太阳能的进步如此之快,以至于人们一直大大低估了它的增长和成本削减。Xu 引用了牛津大学一篇分析历史预测的研究,该研究发现 “那些依据过去的趋势进行预测的模型持续失利”,即使是专家也是过于悲观的:
2008 年至 2011 年期间,他 [Gregory Nemet] 邀请了65位太阳能领域领先的商业先锋、政策制定者和学者来预测 2030 年的太阳能成本。
早在 2018 年,现实的进步就领先了专家预测十二年,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已经低于 2030 年的预测中值。请记住,这些人都不是“砖家”,而是真正建立这个行业的那些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Xu 围绕自己的论点罗列了四个主要洞察:

洞察1:太阳能和电池成本正暴跌至临界点
现在使用太阳能和风能通常会比使用化石燃料来运行工厂要更廉价。所以,2020年新增装机容量75%以上都是太阳能和风能的。
洞察2: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太阳能、风能和电池变得更廉价、更好了

Xu 写道:“自1976年以来,太阳能发电量每翻一番,成本就会降低 20%,随着产能扩大了 200 万倍,价格下降了 300 倍。” 这是赖特定律的一个实例,该定律指出产能每翻一番,价格就会下降,这些 “学习曲线” 表明太阳能和风能相对于化石燃料应该会持续变得更加廉价,而化石燃料并没有跟随学习曲线,而且随着最容易获得的储量的开采,它们会变得更加昂贵了。
洞见3:廉价、清洁的电能催生了新型产业

除了单单替代化石燃料这一层面之外,更廉价和更分布式的清洁能源将允许人类做我们以前不能,或经济上不允许的新事情。
Xu 强调了直接空气捕捉 (DAC) 和增加石墨烯产量这两个潜在的案例,但正如我们前面所讨论的,相比于比特式的创新,通常很难预见到企业家们将徒手创造出什么样的新能力。这些新用途将加速对太阳能、风能和电池的需求,从而使它们变得更廉价、更丰富。
洞察4:新兴能源的扩张阶段都是相似的
发生在清洁能源上的路径并不新鲜,这不是从古至今第一次能源转型,每一次,新型能源都始于利基市场,然后随着它不断支持并受益于与之匹配的新基础建设和新材料而迅速增长,形成一个正向增长的飞轮。
整篇文章都值得一读,转型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有趣话题。
一方面,与天然气或石油相比,太阳能和风能的分布更佳均匀,利用成本更低,这就意味着上述人均用电量列表中垫底的那些非洲国家可能可以跳过化石燃料,直接跃升到分布式的太阳能,就像他们跳过了计算机直接跃升到手机一样。作为一个有前景的案例,Jaza Energy 通过集线器将太阳能电池组分布在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的社区之中,这些太阳能支持着居民们的生活和工作,廉价又清洁。稳定可靠的电力将为生活中还没有电的6亿非洲人民一个机会,释放出世界上人口最多地区所蕴藏的潜力。
另一方面,正如 Xu 指出的那样,新能源范式会带来新材料范式,将有助于消解 Smil 和 Greer的担忧,在另一篇精彩的深入研究文章中,他写道生物制造的新材料在悄然起飞,这让 Elliot 大为高兴,他还谈到了 DAC 的潜力——让廉价的电力将 CO2 从空气中驱散,甚至可以将 CO2 转化为一些新材料。在 Lunar Society 一期精彩的播客节目中,Austin Vernon 更加详细地阐述了 DAC 和通过电解制造清洁燃料的潜力,这些燃料有朝一日可能会取代电网之外的化石燃料,代替像天然气和航空燃料之类的能源。
这一切并不是说转型已成定局,或者这一切都会很容易,或者我们现在可以不用管气候变化问题了,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不仅仅是替代化石燃料(根据需要在整个转型过程中使用它们,避免扼杀增长或导致倒退),我们还要发现并着手丰富能源的新用途,解决那些遗留的挑战。对能源更了解的人会指出一箩筐的问题,像间歇性、许可、土地使用、环境研究、传输和电网。Ezra Klein 在昨天的一篇文章中就阐述了一系列问题。
但现在,曲线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稳步移动,押注转型会发生似乎比押注它不发生更安全。事实上,与专家基于所有那些原因推导出太阳能的改变不会继续发展下去的预测相反,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基于趋势外推法的预测始终表现得更好。”
要说真有什么的话,现在正是对创新,对确保我们可以生产大量清洁的、廉价的能源所需的切实执行下注两倍、三倍、甚至四倍的时候。我想看到一切清洁能源 —— 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电池、核能(或元素能源)等等——而且我认为各种清洁能源的支持者之间的内讧就如加密领域的极大主义一样愚蠢,我是所有这些领域的一个极大极简主义者(Maximalist Minimalist)。
丰富、廉价、清洁的能源使各种以前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我认为这将是扭转过去50 年的停滞(真实的或感知到的)的一个巨大福音,这将意味着更多的飞行汽车(说你呢 Joby、Lilium 等公司)、更好的功能材料、更快的旅行(你好呀 Boom 和 Hermeus)、更多的太空探索、更少的贫困和更多的繁荣。
这样的丰富性也可能结束我们关于是否应该在做 y 事情之前先解决 x 事情的争论,当  SpaceX 发射时,人们对 Elon 没有解决全球饥饿问题而大叫,当加密领域井喷时,原子热衷者大喊加密公司窃取人才。能源的丰富可以会使世界上那些致力于让事情变得更高效的人更少,或那些努力勉强过活的人更少,可以让更多的人自由追求大胆的创新,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大、更快、更强、更有趣,就像当人们从自给自足的农场工作中解放出来时那样。
对我来说,重要的是我们很有可能会重新回到 Henry Adams Curve之上。经过更多是更聪明地工作的50年,我们将有 “能力”(故意的谐音梗 power)更刻苦地工作。然后,将由我们来决定该如何让几十年前的科幻预言最终成真,让它们看起来奇奇怪怪、可可爱爱。

更刻苦且更聪明地工作
Working Harder and Smarter

进步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发生了变化。
正如我在《Optimism》中所讨论的,自197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重要的事情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正如每个星期我在 “ Weekly Dose of Optimism” 中强调的那样,人类不断在科学、工程和创新领域取得耀眼的成就。
至少是在美国,我们取得的进步类型确实发生了转变。随着世界开始节用能源——消耗完了上一次转型创新的果实,并过度监管/过度起诉,但我们还将站在能源这一边——进步转移到了一个有效摆脱了能源限制的舞台。
人类历史到 1970 年之前主要是关于如何能更刻苦地工作:如何将能源转化为食物和物品,从而可以让更多的人活得更久,这个目标实现得是如此之成功以至于对我们能源的需求量猛增,价格也随之飙升,我们也意识到我们正在伤害地球,然后我们将注意力转向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更高级和效率。
而过去的 50 年是关于更聪明地工作的:就像软件工程师夸张的说法一样,我们试图搞清楚如何用更少的工作量获得同样的结果,与此同时,数百万杰出的技术专家将计算机推向了极限,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一些历史上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利润最高的公司。
现在,随着向清洁能源的转型,注意力再次转移到那些能够制造出复杂的、突破边界的实物的初创公司(startups that make hard, boundary-pushing physical things)之上,我认为我们正处于将两种形式的进步结合起来的边缘,刻苦且聪明地工作,我们也并不能准确预测当这种结合开始时会发生多么巨大、多么快速的进步。


当我们在 50 年或者 100 年以后回看现在时,我相信我们会意识到过去 50 年根本不是一个停滞期。原因如下,1970 年代之前的世界在原子层面比在比特层面要先进得多,原子层面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重点,而为了使比特层面可以与原子层面并驾齐驱,需要许多我们之中最优秀的头脑花费 50 年专注于信息技术、聪明地工作,无论是为了一些书呆子的乐趣做一些新奇的事情,还是为了发财致富,现在我们拥有了一套全新的工具,我们正在摆脱上一个阶段,这些工具将迅速增强我们在下一个时期创建真实事物的能力。
比如 Hadrian,就是一个将软件创新应用于流水线来加速制造业的案例。
在生物科技世界里,AI 正在绘制人体最难绘制的部分,正在开辟新的途径,我们可以经由这些途径治愈以前难以治愈的疾病并延长人类健康寿命。Deepmind 发布的AlphaFold使用AI解决了在上一个黄金时代,1960年首次引入的蛋白质折叠问题,一家名为 Atomic AI 的初创公司随后发布了应用于RNA的 AlphaFold。
重要的是,由于 AI 的最新进展基本上都是将尽可能多的GPU用于解决问题,那么廉价、清洁的能源将使 AI 的价格更加合理、更清洁。
SpaceX、Tesla、Boom、Hermeus和其他头部的交通运输创新者如果不在运行单个物理机器之前在软件中对所有过程进行模拟,就无法这般精确、这般经济地实施制造。
就 Hall 而言,他在预测第二次工业革命可能会是什么样子的时候谈到了这个交叉点:
21世纪三大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技术很可能是核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是纳米技术的“低压蒸汽”)和AI。
“ nuclear, nanotech (biotech is the “low-pressure steam” of nanotech), and AI. ”
它们在协同作用中相互交融,我称之为第二原子时代(Second Atomic Age)。它可以轻松地将生产率提升几个数量级,几乎可以肯定它可以延长我们的寿命超越旧时代的标准。1950年代的科幻作家幻想着用先进一点儿的成熟工业革命技术来控制太阳系,但第二原子时代的技术将更有可能使这种控制达到可行、可实施和可持续的水平。
换句话说,更刻苦且更聪明地工作比单单更刻苦地工作要更效。假如我们只是停留在 Henry Adams Curve之上,只是向原子式的技术之中加入更多能量,以利用上一次转型创出的那些老式创新,我们就不会像创造出一套全新的技术能力、应用过去50年来所创造的软件创新来提供支持那样超越自己。
这个新世界仍然需要新的软件,需要新的组织方式。这也是我对 Web3 如此兴奋的长远原因之一 —— 如果公司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我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将需要分布式的、互联网原生的治理和所有权结构。
与此同时,当世界上所有的信息进入每个人的口袋,软件也会进入了一个新的神奇阶段,早期版本的DALL•E、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CoPilot、GhostWriter等都暗示了这一点。我很快就会写一篇关于神奇软件的文章,这些神奇软件本身就很优秀——它可以用来娱乐,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放大我们的创意调色板,就像赋予了我们一个由千千万万的大脑汇集而成的工具包,任我们使用。但在某种程度上,所有这些神奇的比特可能都会与我们的原子世界相结合,使我们的物理宇宙像元宇宙那样运行。
当能源廉价而丰富,当我们可以用它从空气中提取新材料时,你在真实空间中可以做的事情就会延伸至我们想象的极限。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人类的工作就会像做梦一样,机器会为我们工作地更刻苦、更聪明,也许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彻底结束刻苦工作 vs 聪明工作的争论了。



这些文章可能给你启发:

《告别石油时代,新材料的范式与物质世界变革。(一)》
《2030年的范式转移,等待科技飞跃的黎明。》
《自然主义的生物科技公司正在改进世界》

相关阅读

  • 续航、充电、安全焦虑?有陕汽M3000E一步到位!

  • “双碳”政策下,谁要是开上了新能源车,谁就算赶了时髦。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有多火呢?可能很多卡友的感受还不够直观,来看看这组数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的调查结果显
  • 【我与EAP的故事】│EAP伴我同行

  • EAP关爱热线400-654-87602022年9月23日至25日,我有幸参加了东风商用车公司初级EAP专员培训,培训老师黄宇婧从心理学基础知识概述、自我认知、压力情绪管理、员工常见心理问题
  • 行业增速第一!权威数据带你了解岚图技术实力

  • 加大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岚图全力以赴推动科技强企2月6日,中汽中心发布了《2022年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分析》岚图汽车榜上有名在中国汽车发明专利公
  • 玉兔踏春贺新岁 载誉而归启新程!

  • 踔厉奋发谱新篇 勇毅前行创未来东风商用车物流公司二届三次职代会暨2022年度总结表彰会顺利召开金虎随冬去,玉兔踏春来。为充分发挥职工参与物流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监督的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原子世界的繁荣:能源 x 材料 x 智能

  • 12月17 日天气晴朗,‍我出门遛弯拍摄于北京东四。最近在北京和上海的朋友们很多人都生病了,希望大家保重身体,照顾好身边人,尽快恢复。未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保持自己的健康还
  • 从 AI 的春天看科技的春夏秋冬

  • Bonzai 盆栽技术是人类科技的精华之一,在有限的资源与空间内与生物一起进行创作,空间虽小但是又蕴涵了宇宙乾坤和博大的美感,控制论的未来不一定就是颓废的朋克,也可能是光明的
  • 生物是人工智能改变世界的拍档

  • 我们正生活在人工智能革命和生物革命的交叉时代。消失的龙(missing dragon) 与隐藏空间(latent space), 是我之前随手记在笔记本上的两个词,代表合成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之间诗
  • AI 的未来:自组装、自然启发、和生物融合

  • 科技博主 Tim Urban 在他有关于 AI 未来的文章里分享的手绘图,在有生之年我们这一代人至少有机会见证地球上诞生与人类平齐或者超过人类的智慧体。受到 Tim Urban 这张图的启
  • Founders Fund: AI 会是下一个 Crypto 吗?

  • 面对新技术的高斯情绪分布。ChatGPT 近来几日就要出圈都到亲戚群了,很多科技和投资行业的人自然想起来这热闹景象和去年的加密货币行业似曾相识?一个有希望成为颠覆者的技术在
  • 打造印象深刻的品牌IP—我“知道鸭”

  • 项目背景百度知道作为17年老产品,在帮助亿万用户解答问题的同时,产品的演进同样面临挑战。如何适应Z世代下的用户群体,打造有趣、年轻化的知识社区,是项目的核心目的。此前,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