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蝶变!合肥这里大有可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肥东县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进步显著。在这“黄金十年”间,肥东县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新景象,综合实力从百强县开外跃升入全国百强县中游,城镇化率由35%提升到72%,城市建成区面积由39平方公里拓展到88平方公里。

经济总量连跨五个百亿级台阶

世界级光伏产业落地生“金”

肥东县委书记姚飞表示,十年来,肥东县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发展“一号工程”,持续招大引强培优,以重大项目推动产业格局全面重塑,经济发展提质扩量。

统计数据显示,肥东县地区生产总值由352.8亿元增加到811.4亿元、十年增长2.3倍。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9.7亿元增长到55.8亿元,年均增长9.6%;税收收入由28.3亿元增加到72.5亿元,一跃成为全省县域榜首;固定资产投资由208.8亿元增长到396.7亿元,是十年前的1.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3.5亿元增长到315.5亿元,增速始终位居全市前列。

自2012年以来,肥东县累计招引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400余个,10亿元以上项目20余个,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35%和44%,分别是十年前的3倍、2倍。目前全县已逐步形成1个500亿级别的光伏新能源县域产业集群,5个百亿元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安徽省县域首个500亿级别战新产业集群正加快形成,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合肥协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近年,肥东县围绕合肥市‘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主导产业,积极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肥东县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毕金波介绍,肥东县先后招引落地多家企业,“新光大道”等产业均形成了若干个龙头加一批配套企业的格局。“以投资50亿元的协鑫、投资200亿元的晶科为核心,已初步形成了高效光伏组件智能制造中下游产业链集群。”据悉,这两大世界级光伏产业落地生“金”,为肥东实现“双千亿”筑牢产业支撑,助力肥东打造全国“光伏第一县”。

此外,肥东县加快做强“一区两园”产业平台,推动“亩均论英雄”改革,全县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从2035亩/亿元降至551.76亩/亿元,降幅达72.9%。合肥循环园作为合肥市近郊唯一的新材料园区,今年以来工业投资、项目投资增速均达到200%以上。合肥上海产业园成为全省首批18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之一,是合肥市唯一的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长临河科创小镇还被授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

“双地铁”“双高架”即将建成

县域交通版图不断精细

经济发展离不开交通先行,十年间,肥东县大交通工程高歌猛进,快速路网与主城区实现等高对接,全县快速路密度由14%提升到41%。合肥建市以来投资最大的市政道路,全长15.5公里的包公大道高架将于今年年底建成并全线通车。

桥头集路快速化改造。

作为合肥市“五纵七横”快速路网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公大道承担着二环快速路东向切线功能,是实现二环主城区与肥东、新站、瑶海各区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项目建成后可通过龙兴大道、合蚌路与合肥绕城高速、京台高速无缝对接,也可便捷联系G329、S105等重要国省干线,实现中心城与对外交通网络的快速衔接,改善周边环境及区域交通运输环境,方便周边市民出行。

此外,桥头集路快速化改造、龙兴大道高架加快实施,“井”字形环状快速路网雏形显现。“城市快速路里程从零开始增长到目前的31公里,市政道路由2016年不足50公里增长到如今的222公里,通行里程延伸了近5倍。”肥东县重点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谷晓翔介绍,为等高对接合肥主城区,正全速建设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和6号线一期工程,“双地铁”和“双高架”的实现指日可待。

当前,肥东县从南到北有2条高速、2条高架、2条快速路、4条主干道直通主城区。明巢高速、合周高速和滁合高速支线建设稳步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总里程达到120公里。“十四五”期间,将新增高速道口11个,实现所有乡镇15分钟上高速。新增合福、南环线、商合杭三条高速铁路,拥有肥东站、长临河站、八斗站(在建)3座高铁站,县内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21公里,铁路网密度位居全国县域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目前规模最大、保障设施最完备的A1类通用机场白龙通用机场将于今年底通航试飞。2023年,肥东县将成为全省第一个同时拥有高铁、高架、高速、地铁、通用机场的县。

惠民工程全面开花

提升民生“温度”增加幸福“热度”

十年来,肥东县民生事业稳步推进,惠民工程涵盖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每年确保8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支出,群众福祉得到全面提升。

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保民生。肥东县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摆在优先位置,十年来,全县新增人口超10万人、新增就业岗位2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东实验中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肥东县把教育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之一,紧抓教育不放松。“积极与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安师大附中、合肥一中、四十八中、师范附小等一流教育资源合作办学,10年来新建中小学、幼儿园35所,新增学位4.6万个。”肥东县教体局党委委员傅家安介绍,全阶段的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为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肥东县不断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建设,136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成使用,10年间实现床位数翻一番、每千人拥有床位数提升至5.15张。深化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三院与省市三甲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并启动三甲综合性医院创建。加快推动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全覆盖,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长三角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肥东县博物馆。

文化彰显城市魅力。肥东县文旅局副局长、渡江战役纪念馆馆长马啸表示,近年来,肥东县一直不断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场馆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不断突破。

其中,肥东文化馆、图书馆两次获批国家一级馆,肥东博物馆获批国家二级馆称号。现在以大剧院文化馆、青少年科技中心为代表的“七馆三中心”也在肥东这片热土上拔地而起。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创建绿色宜居环境,肥东县城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161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3亿元的体育公园,和睦湖公园、右岸公园等“十大公园”绿意满城。同时管湾国家湿地公园、龙栖地省级湿地公园、十八联圩生态湿地公园三大湿地公园保护修复效果显著。此外,高水平打造撮街、长临河老街等特色街区,吾悦广场、禹洲中央广场等城市综合体点亮生活,助力肥东成为全省公共服务设施最完备的县。

十年辉煌巨变,十年砥砺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肥东县将凝心聚力抓发展、奋发有为迎盛会,以勇当全省县域发展先锋的使命担当,奋力谱写大城向东的崭新篇章。

合报深一度融媒体工作室 合报全媒体记者:邵晓杰/文 高博/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