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2012年增长90.8%!2021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747.3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商贸流通总体规模稳步扩大、商贸体系更加完善,供给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9月26日上午在“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商务厅专场新闻发布会上,省商务厅有关负责同志就全省商贸流通业发展回答记者提问。

积极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发展壮大,国内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主体培育成效显著。2021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47.3亿元,较2012年增长90.8%,年均增速达到7.44%。全省入统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法人企业6053家,比2012年增加3150家,增长108%;商品销售额2.1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1.02万亿元,增长94.4%。2021年,全省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批发企业256家,年销售额超5亿元的零售企业66家。

不断优化消费结构,新型消费蓬勃发展,线上线下加快融合,满足了消费升级的需要。居民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消费结构逐渐升级,多样化、个性化消费趋势明显,教育、旅游、文娱、康养等服务消费市场发展迅速,消费市场不断提质扩容。2021年全省实现网上零售额872.1亿元,同比增长24.9%,高于全国平均(14.1%)10.8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66.4亿元,同比增长24.2%,高于全国平均(12%)12.2个百分点。在传统零售业态经营总体趋缓的背景下,数字经济、网络消费快速成长,对全省经济稳定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奠定了产业基础。

推动全省商贸流通设施全面提升,通过新建扩容、改造提升,全省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实现硬件升级、业态升级,成效显著。运城市、太原市入选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在2022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排名中,太原市位列榜单全国第二,并连续5年跻身全国便利店城市发展前三名;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纳统亿元商品交易市场32家,城市商业综合体32个,评定省级步行街5条、特色商业街区32条,打造了2家国家数字商务企业、3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6家企业入围商务部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认定老字号企业69家,为商贸消费提质扩容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断优化农村快递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农村消费市场蓬勃发展,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不断畅通,农村消费市场稳步发展。截至2022年8月底,全省示范县建设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55个、农产品展示体验中心55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53个,投入使用的村级服务站7868个,累计网络销售189.6亿元,网购金额513亿元。确定了一批国家级公益性农产品示范市场和省级公益性市场,城乡流通联动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未来两年内,将在全省打造100个乡村e镇,加快推动农村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畅通农产品上行通道,促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农民增收。

文字整理 | 冯玉贤

编辑 | 张轶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