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观察丨ESG理念要与企业绿色转型和数智转型更好结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上海报道

“ESG不仅仅是某一家企业的事,它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各个行业都应该去做ESG相关的投入与实践。”金光集团APP(中国)副总裁翟京丽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坦言。

金光集团APP连续五届亮相进博会。在今年进博会期间,其推出了集团首份ESG年度报告,并正式启动金光集团ESG三年路径图规划,意在更好地践行集团ESG承诺——从了解行业,到制定标准,再到执行的过程中标准的落地和实施。

事实上,今年进博会上,ESG成行业热门议题。ESG主要是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对企业来说,一份高质量的报告,体现了企业脚踏实地的努力。

不过,ESG治理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ESG进入我们国家五年左右,在我们国家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事情,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要进行ESG的披露还是比较少的,集中在一些大的中央国企和大的外资项目。”生态环境部原政策法规司司长李恒远指出。

如此新的概念如何落地,最重要的是积累本土化的治理经验。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执行秘书长韩斌认为,社会责任和ESG都是实现可持续目标的路径和手段。而对于企业如何实现ESG,实现全球的ESG标准需要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国ESG标准的建立也需要同样的过程,并且需要借鉴全球ESG标准的优秀的实践和内容,又有中国自己的特色。

“双碳”目标引领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造纸业也面临全新的议题。

翟京丽告诉记者,金光集团APP的可持续发展治理的路径之一在于,“在碳排上做减法,在碳汇上做加法。”

金光集团提出的“林纸浆一体化”的理念,成为造纸业的蓝本。“我们一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时就对林浆纸一体化做了整体部署,先在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云南一带大量种树,形成了林地资源的同时开始制浆造纸,体现了我们产业链条的完整性。”翟京丽向记者介绍,通过进入中国这30年感受到,林浆纸一体化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抗风险能力也非常明显。

翟京丽强调,要将ESG理念与企业绿色转型和数智转型更好结合。一是在绿色转型上,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价体系偏重于衡量财务指标,忽略了ESG要素对企业在未来长周期内的价值影响,所以,在现如今的绿色转型生产实践上,我们更需要充分重视环境价值与社会价值。二是在数智转型上,金光APP正在把ESG的体系与制度与数智化工具进行有机结合,搭建更为系统的管理平台,更全面有效的管理和收集整个ESG相关数据,进一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更有效的预判和决策。

在当下,企业开展ESG理念还需同时面临内外部的双重挑战。减碳目标和初期阶段大量的投入成本二者的关系需要平衡。“企业在商言商往往注重盈利,但在注重盈利的同时,更要考虑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治理价值。”翟京丽强调。

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绿色金融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抓手,为企业、行业的低碳转型注入“活水”。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指出,在“双碳”发展背景下,国家重视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企业要高度重视从技术端入手推进绿色金融工作——通过数智技术的融合,来推进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他进一步指出,从投资端的角度来看,造纸行业虽然处于较为传统的实体产业,龙头企业可以引领行业开展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生物多样性保护金融等绿色投融资活动;从消费端角度来看,帮助消费者树立可持续纸张消费理念可以与金融消费相结合,引导和鼓励绿色消费,低碳消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