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全国首批10个外资政策直报点之一 成为国家级经开区和江苏省唯一试点单位

近日,商务部公布首批外资政策直报点试点名单。苏州工业园区商务局成为全国首批10个外资政策直报点之一,也是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和江苏省唯一试点单位。

     

按照商务部相关要求,外资政策直报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试点:持续关注外商投资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协助商务部研判形势;收集和反馈各类外资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政策诉求,参与商务部相关的政策储备研究;及时反馈稳外资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配合商务部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总结地区招商引资、外资服务、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工作的先进经验和问题诉求。

     

给予首批试点是商务部对园区外资工作的支持和肯定。近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苏州工业园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外资的决策部署,在外资稳存量、促增量、优结构方面取得了全国瞩目的好成绩。

     

一年多前,世界500强丹纳赫在园区设立中国诊断平台研发制造基地,为集团进入中国以来最大的一笔单体投资;2022年6月,全球第二大航空航天公司空中客车以线上签约方式在园区设立中国研发中心;近期,全球光学及光电技术领军者蔡司集团又选择在园区启动国内首次购地自建项目,建设研发生产新基地。

除吸引外资大项目投资落户外,园区走出外资“舒适区”,对内优化提升外资存量、自我改革,为企业提升全球价值链能级,集聚全球资源营造更好条件,朝着外向经济、创新经济和总部经济同时发力。目前,园区101家外资企业被认定为省市区各级总部机构,其中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功能性机构56家,约占全省17%。2022年5月,园区获评为全省首家外资总部集聚区。

     

外资企业在园区投资布局的持续加码和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是对园区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强大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等的高度认可。作为对外开放和外资集聚高地,园区也以优异的外资成绩单为全国稳外资工作树立了示范标杆,一定程度上击碎了“外资撤离中国”的传言。

园区取得的成绩固然离不开商务部的指导和支持。作为苏州工业园区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牵头成员单位,商务部每年高位协调国家部委和单位,给予支持园区发展的政策,截至目前,已协调推动国家及有关单位支持园区先行先试政策共130项。

     

作为园区商务条线对口单位,自贸区综合协调局(园区商务局)自成立以来,发挥中新合作优势,勇担“探路、引领、突围”的改革重任,充分利用好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和自贸试验区两个平台,持续对上争取先行先试政策,全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高地。

外资工作方面,将自贸区改革创新与外资企业服务工作相结合,通过政策引导、优化服务、谋划发展等方面为企业打造营商环境最优、交易成本最低、创新发展最活跃的良好氛围,不断推动外资企业提升业务能级,做强做优做大。优政策,制度支撑,助推存量外资创新发展。除配套稳外资政策相关资金外,出台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离岸贸易、跨境电商等政策,争取自贸区跨境资金池等政策落地,引导企业开拓发展新贸易、新业态等新业务。强服务,点面结合,搭建全方位的企业服务。建立外企诉求常态化工作机制。保持与企业的高频互动,闭环解决外资企业反馈问题,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平台“全流程”,服务过程“全闭环”,服务质效“全跟踪”。对于外资总部企业,围绕人员往来、资金流动、跨境研发等推出“六个一”便利化服务新举措和“五专”精品服务。谋未来,趋势研判,引导外资抢抓发展机遇。打造“自贸会客厅”活动品牌,围绕“融入双循环”“四个一流”等主题,加深与外企高管团队的沟通交流,推动外资企业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梳理挖掘外资企业开放创新样本,复制推广企业成功成长路径,鼓励带动更多外资企业集聚发展。

     

下一步,自贸区综合协调局(园区商务局)将充分利用好外资政策直报试点这一新平台,加强与商务部的汇报沟通,加大稳外资工作力度,为区内外资企业“谋求更多福利”,助力谱写“四个一流”奋进曲。


来源:苏州自由贸易试验区微信公众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