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珠街:家庭“微农场”点燃致富“新引擎”

进入初冬,昌宁县珠街彝族乡黑惠江畔俊华种植园的三红蜜柚便披上“黄金衣”登场,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到柚园体验采摘乐趣。

走进果园,只见成熟的蜜柚三三两两挤在枝头,凑近一闻,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果园主人茶俊华正招呼游客采摘柚子:“这些柚子全都熟了,你们喜欢哪一个就摘哪一个。”他边说边从树上摘下一个柚子,掰开递给大家,剥开柚子的内皮,饱满的果粒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晶莹剔透,咬上一口,酸甜可口的果汁让人神清气爽。

聊到家里发展的产业,茶俊华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他眼中的“循环经济”,他介绍:“2019年的时候在政府的帮助下,我借了15万元的创业贷款,开始发展养殖业。今年养殖规模已经扩大到50多头羊、3头牛、10多头猪,产生的农家肥可以用来给果树、玉米、红花追肥,种植、养殖形成了良性循环。等明年我把贷款还清了,还想再申请一次创业贷款,扩大山羊的养殖规模。”

据茶俊华介绍,他家今年的柚子产量在5吨左右,除去送亲戚朋友的,预计收入4万多元。目前,还出栏了30多头山羊,收入4万多元,种植的玉米、红花也获得一笔不小的收入。

当蜜柚种植园迎来丰收时,珠街彝族乡子堂村村民张跃宏家的13亩香蕉、芭蕉也成熟上市。“我的红芭蕉是从江西引进的,味道比一般的芭蕉甜。今年,香蕉、芭蕉开始大量投产,预计收入1万多元。”张跃宏说。

近年来,珠街彝族乡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地,在创业贷款、小额信贷等惠农金融政策的支持下,像茶俊华户、张跃宏户一样的“小微农场”逐渐兴起。勤劳的珠街彝族乡群众正用自己的智慧建起家庭“微农场”,向着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好日子迈去。

来源:珠街乡

编辑:杨 雪  | 责任编辑:杞艳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