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金利器”公募REITs受追捧 险资获配金额已超百亿元

​“吸金利器”公募REITs受追捧 险资获配金额已超百亿元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吴敏 北京报道

公募REITs已经成为险资资产配置的热门选项。

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目前市场上共有23只公募REITs,发行规模共计648.68亿元。其中,有21只公募REITs已公告份额发售结果,在战略配售和网下发售环节中,保险资金获配金额已超百亿元,达到106亿元;占21只REITs募资总额的16%。

某国有大型保险集团研究所所长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REITs类似固定收益基金,波动率界于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之间。由于具有固定收益属性,受偏稳健风格的险资一定程度的关注。险资在投资公募REITs还需认真分析其背后的底层资产。”

头部险企获配金额均超5亿元

23只已发行的公募REITs资产类型涵盖了生态环保、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租赁住房、园区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仓储物流等。

在股市波动较大,权益类基金跌跌不休的市场环境下,公募REITs却取得了十分耀眼的收益。上市至今,仅2只公募REITs收益下跌,且跌幅较小,如平安广州交投广河高速公路REITs跌幅为4.89%;华夏中国交建高速REITs跌幅为7.43%。其余18只公募REITs收益全部上涨,其中,收益涨幅超30%的公募REITs有10只,其中3只收益涨幅超过了40%,分别是华安张江光大园REIT、红土创新盐田港仓储物流REIT、建信中关村产业园REIT。

前安诚财险投资团队负责人、资产配置负责人刘光远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募REITs收益来源主要包括一二级的价差形成的资本利得、底层资产的增值、每年的分红。其中,每年稳定的分红,承担较信用类产品更低的信用风险,久期较信用类产品更长,流动性较信用类产品更强,上述特征使得REITs更符合保险资金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预期。

此外,公募REITs打新效应显著,普遍在上市首日达到成交额和日换手率峰值,尤其是今年下半年,每一只公募REITs上市首日的涨幅都达到了20%-30%,可以说买到就是赚到。

“REITs主要使用市现率PCF进行估值,与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比较类似,REITs价格的上涨会导致对应分红率的降低,不同机构会根据预期的分红率,例如银行理财的3%-4%,保险资金的4%-5%等,寻找到合适的持有价格,这就是一二级价差的来源,也是REITs上市首日涨幅较高的主要原因。险资选择参与战略配售,也是在追求稳定分红的同时,寻求一二级价差带来的丰厚的资本利得。”刘光远说道。

从参与方式看,险资对公募REITs的投资方式涵盖战略投资、网下认购、二级市场交易这三大类。目前通过战略配售是保险资金的主流投资方式。这与公募REITs发售方式有关,目前多数公募REITs战略配售比例较高。如11月10日中金安徽交控REIT发布的认购申请确认比例公告显示,该基金战略配售初始发售份额为8亿份,为发售总量的80%,而网下发售初始发售份额为1.4亿份,公众发售初始发售份额为0.6亿份。

从配售金额来看,泰康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太平人寿、人保寿险、大家投资控股等头部险企的获配金额较高,均超5亿元。其中,获配金额最高的是泰康人寿,该公司在战投和网下投资17.33亿元,高居险资机构第一位;其次是平安人寿,获配10.8亿元;新华保险获配10亿元,居于第三位。

泰康缘何如此青睐公募REITs投资?今年4月,泰康资产金融产品首席投资官兼金融产品投资部负责人朱培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从配置价值来看,当前利率低位运行,通胀压力高企,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底层资产现金流且有一定稳定派息的公募REITs具有较高性价比。从保险资金属性来看,保险机构负债端久期较长,一般能够达到5-10年,因此在资产端乐于参与到期限较长、现金流稳定的项目中去,而公募REITs完全符合保险公司对期限和稳定性的要求,是优质配置标的。

监管支持险资投资公募REITs

“资本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去年6月,在上交所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上市仪式上,中国证监会债券部主任陈飞表示,依托REITs产品创新,动员和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基础设施领域聚集,可以切实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中等收益、中等风险的工具。

保险业参与公募REITs市场投资也被强烈支持。去年11月,中国银保监会就在官网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同意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公募REITs。

彼时,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基础设施公募REITs以基础设施项目作为底层资产,项目运营周期较长,强制派息分红,能够较好匹配保险资金长期配置需求,为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的投资工具。

此后的12月,银保监会印发《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对保险资金投资银行股、大盘蓝筹股和公募REITs等给予优惠政策,支持保险业参与资本市场改革,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其中提到,“支持保险公司投资公募REITs。规则Ⅱ对保险公司投资公募REITs,允许最低资本按照80%的比例进行计量,以支持资本市场改革发展。”

今年9月1日,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偿付能力监管引导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再次表示,支持保险公司投资公募REITs。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亦曾表示:“REITs流动性较高、收益相对稳定,安全性较强,投资者保护性更好,与保险资金需要覆盖刚性负债成本的属性较为契合。同时,REITs产品的周期相对较长,其长久期的资产属性符合寿险长期资金的配置需求,可优化保险资金的投资结构,缓解目前保险资金面临的期限结构错配风险。”

公募REITs的投资收益也被长期看好。如光大证券研报认为,REITs溢价长期存在,最终将影响A股对于拥有运营类资产企业的估值体系。“REITs项目在IPO时,其评估价值相对账面价值有部分溢价;在上市后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相对于其评估价再次实现了部分溢价。同时,在资产荒的背景下,经发改委、证监会层层筛选、审批的REITs产品在质量和收益率上更加可靠,具有持续吸引力,因此其溢价或将长期存在。”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