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粮食收成好不好,这东西“算”得还挺准

日期: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收集编辑: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贾璇


又是一个丰收年!


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粮食丰收来之不易。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


站在田间地头,俯身割下稻子,双手剥掉谷物外皮,肉眼观察种子成熟程度……这种传统古老的农作物估产方式,已经沿用了上千年。


在农业生产中,预测粮食作物的长势及其产量,对于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和决策、实现国家粮食产业稳健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而更加精准的估产信息是农业生产更准确的参考。


近年来,粮食估产等农情监测技术发生了新变化。利用“天上”卫星对“地上”农作物进行遥感估产成为新常态,不仅降低了人工和时间成本,更提高了估产的效率和精准度。


我国遥感估产能力已达国际水平

“遥感估产是指通过统计农作物在各个关键生育期呈现出的不同光谱反射,对影像光谱信息和农作物生长信息进行建模,预测农作物产量的一系列方法。”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四维”)技术专家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作为我国遥感卫星应用产业的“国家队”,中国四维投资发射了国内首颗商业遥感卫星高景一号01/02星,分辨率可达0.5米级以上,打破了该级别数据市场被欧美等国垄断的局面。


“利用多源卫星遥感影像,我们可以获取农作物的种植空间分布、种类、面积、长势和产量。公司已经连续8年在山东、江西、广东、辽宁、河北、青海等地开展农业统计工作。”该技术专家说。


据专家介绍,传统的粮食估产需要大量人工采样,层层上报分析结果,人为干扰因素较大,估产结果的准确性易出偏差。而遥感技术覆盖面积更大、重访周期更短、获取成本相对更低。“尤其在农田分散、面积大的地区,卫星遥感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


不过,该专家也表示,受制于卫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限制,遥感估产在面积小、地块分布破碎区域、立体种植的区域,还需要地面样本、纹理特征等辅助手段协助完成。


实际上,我国早在1981年就使用卫星遥感技术成功预测出冬小麦的实际产量。随着农情监测技术的完善和卫星成像技术的发展,我国遥感估产技术应用逐渐成熟,并向周期更短、精度更高、成本更低的方向深入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遥感科学家郭华东曾公开表示:“中国利用遥感技术进行世界粮食估产,已经成为全球鼎立的‘三足’之一,代表我国在该领域的能力已达到国际水平。”


粮食估产、农民贷款、保险定损……离不开的遥感估产

“我们与新疆塔城一家农牧全产业链托管企业合作,把遥感农情监测数据以接口或者专题图的形式提供给当地签约农户、保险机构和信贷机构,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土地资产情况、农作物生长情况和农田产能情况。”采访中,中国四维技术专家向记者演示,如何通过手机APP“足不出户”了解农田农情。


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遥感估产主要有三大类应用场景。


第一类,最主要的是国家统计局及各省份调查总队会在粮食收获前,通过参考遥感估产信息制定农业生产计划、粮食安全保障和对外贸易调整等。


第二类,各大银行在审批涉农信贷时,参考遥感信息提供的种植区域,预算农户收入,预判其还款能力。


“我们与国内大型银行合作,提供了河北、云南两省涉农贷款授信增信数据服务。结合同一区域历史同类作物单产、历史气象灾害风险、市场同类农产品价格等要素分析结果,对农户申请贷款土地上的农作物进行资产评估和预测,为农户贷款授信增信提供支持。”该专家表示。


同时,保险公司会根据遥感估产对承保区域进行收入险、完全成本险、产量险的测产评估。期货公司用遥感估产进行作物价格预测,辅助投资决策。


专家特别提到,今年7月底,河北涿州遭遇暴雨,部分农田几乎绝产。当时部分道路被毁,保险人员无法及时到达现场。“我们为国内某大型保险公司提供了遥感数据,基于多源卫星对承保区域灾后水淹面积的测算,该保险公司仅在一周内就完成了农作物的损失测定,为多位受灾农民快速办理了理赔。”


第三类,农场、信息化集成公司、原材料收购企业、行业咨询企业,利用遥感估产获得原材料的产地产能。


遥感监测农情市场潜力巨大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卫星应用市场规模预计约6000亿元。其中卫星遥感产业规模为130.8亿元。


遥感估产是卫星遥感产业中一个相对细分领域的商业市场。中国四维市场管理部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国外的主要“消费者”是美国和欧洲的农场主、大型农业集团和商业保险集团。国内方面,目前主要用于监管层面。在商业化开发方面仍有巨大潜力。


该负责人表示:“我们统计了2022年公开的招投标数据,涉及遥感监测类的农业项目约1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面向未来,他认为:“随着国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等,不仅是遥感估产,使用遥感进行农情监测的用户会越来越多,遥感+农业的应用场景也会更加丰富。”


“我们希望遥感估产这项技术能惠及农业种植者,发挥科技真正的价值。”据该负责人透露,近期团队也在积极和大型农业集团接洽,希望通过此种合作模式,刺激出更多遥感监测的农业需求。


近年来,中国四维农业项目团队观察发现,国内的农业遥感市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虽然我们是做遥感的,但也不能只做遥感,要把遥感和其他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效果发挥到最大化。”该负责人说。


对于国内遥感农情监测的发展,他十分看好东北和新疆地区。“这两个区域的农田面积大,种植条件好,机械化程度也高,很适合遥感对农作物进行监测。对于南方相对细碎的地块,考虑到成本因素,可以率先在中草药材等经济作物的遥感农情监测上推广该服务。”


目前公司正在和大型农业公司进行洽谈,为智慧农业赋能。“实际上,我们也希望把国内先进的遥感估产技术推广至世界,服务全球客户。”上述负责人说。


责编 | 杨琳


相关阅读

  • 寿光一家农业企业入选“国字号”

  •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进联盟第一届成员名单,寿光恒蔬无疆农业发展集团榜上有名。据了解,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进联盟是非营利性、非法人组织的协同工作
  • 托管现代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核心是让农户增产增收,为推进农业生产服务业、带动普通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主推服务方式,促进农机发展与农业生产托管的有效融合。继承发扬旱作农业优势
  • 创新培育模式 赋能乡村振兴

  • “直播最怕什么?最怕直播间没有人,主播一个人唱独角戏。但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尽职尽责,把直播间当作有千军万马去直播……”12月11日,在西安市临潼区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班上
  • 大棚蔬菜防冻指南请查收

  •   雪!雪!雪!这两天,河北多地迎来大范围降雪,大家伙的朋友圈也被各式各样的“雪景”刷屏了。这波降雪持续时间长,局地降雪量大。在冷空气接连“打压”之下,气温也是持续偏低。未
  • 省州农业专家到明月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 12月1日上午,吉林农业大学副教授刘晓龙和省园艺特产站研究员张雪在明月镇政府六楼会议室开展了科技培训,明月镇分管领导、农业农村办工作人员及各村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共计90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粮食收成好不好,这东西“算”得还挺准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贾璇又是一个丰收年!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丰收来之不
  • 安宁市医共体将“组团式”帮扶南华县医共体

  • 12月11日,记者从楚雄州南华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和综合能力持续提升工作会上获悉,安宁市医共体与南华县医共体签约,将启动“组团式”帮扶工作。此次签约是南华县深化
  • 精河国际陆港:精河—莫斯科水果出口首发

  •   中宏网新疆12月12日电 12月11日,全球全品水果出口首发仪式在“一带一路”精河国际陆港举行。11时10分,运载着湖北省宜昌市66吨桔子的货车从“一带一路”精河国际陆港驶出
  • 以体彩高质量发展保障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

  • 上海始终把“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作为上海体育发展的根本遵循。2020年11月,上海印发《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纲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2035年迈向更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