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解读丨我们拿到全省首个数字经济发展排名,各市州排位可能与你想的不同

川观新闻记者 张守帅 寇敏芳

12月11日,《四川省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在中国信息通信大会开幕式上揭晓。这是四川首次发布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数字经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近年来,四川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构建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在内的现代工业体系,持续推进数字强省建设。2021年,全省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达到1.92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达到3万亿元。


有规模,更要有质效。全省数字经济成色如何、各市州处于怎样的竞合态势?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成渝信息通信研究院、四川省数字经济研究院,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发展、数字化效率提升、数字治理服务水平、发展环境营造水平等五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估




看全省

数字产业化发展最抢眼

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达1.92万亿元,居全国第九,是“十三五”初期的2.2倍;同比增长19.2%,增速居全国第四位、连续五年居全国前五;总量占GDP比重达35.7%,五年来累计提升超10个百分点。

《报告》对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给出了81.5分。其中,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发展、数字化效率提升、数字治理服务水平、发展环境营造水平分别为84.1分、88.1分、79.6分、84.1分、69.2分。

数字产业化能力得分最高。近年来,四川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快做强做大“芯屏存端软智网”等核心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居全国第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居全国第七,培育了数字经济领域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8家上市企业,成效有目共睹。

数字治理服务水平,被评估“在五项一级指标中内部发展结构最为均衡”。四川聚焦政务、旅游、教育、医疗、交通、社保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数字化服务的普惠应用,加强优质数字资源供给,让群众共享更加丰富、更加便捷、更加普惠的数字生活。其中,2021年“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99.2%,“全程网办”事项占比提升至94.9%,“川渝通办”210项高频事项实现落地可办,“开放数林指数”全国第三。

相对而言,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水平得分最低,也意味着提升空间最大。发展环境主要涉及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要素保障等内容,这需要四川在完善政策体系、建好重大平台、加强金融支持、畅通合作交流等方面持续用力,加快构建“数字四川”新生态。


看市州

总体呈现三个梯队

本次评估结果显示,全省21市(州)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三个梯队,其中成都、绵阳两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列第一梯队。特别是成都一枝独秀,以117.0的总分稳居榜首。绵阳市各项指标相对均衡,在数字产业化方面有基础优势,排名全省第二。

眉山、达州、德阳、宜宾、乐山等11个城市处于第二梯队,相互之间差距较小、竞争激烈,追赶态势初步形成。眉山和达州大力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化发展环境;宜宾和德阳数字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是这几个城市得分名列前茅的重要原因。

自贡、攀枝花、巴中等8个市(州)处于第三梯队,亟需补足短板,尽力追赶。

从区域分布来看,成都平原经济区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领先,特别是在数字产业化和数字化效率提升水平上与其他四个区相比优势明显。川南经济区与川东北经济区,几乎不相伯仲,领先的只存在“微弱优势”。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经济区分列第四、第五位。


看单项

细分领域领跑者不一定是成都

为什么眉山综合评估排名全省第三?是不是成都、绵阳在各项指标中一直位列一二位?

《报告》分别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发展、数字化效率提升、数字治理服务水平、发展环境营造水平五个方面对各市(州)进行了深度研究分析,得出的排名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地方。

从数字基础设施总分看,成都得分110.0,是唯一得分在100分以上的城市。除成都外,得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还有3个城市,分别为乐山(88.5分)、泸州(85.5分)和攀枝花(85.1分)。数字基础设施又细分为通信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等二级指标,这里面呈现许多亮点。比如,雅安高标准打造成渝大数据产业基地,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较多、上架率较高且能耗低,在数据基础设施方面综合得分最高,位列全省第一。

从数字产业化发展情况看,全省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排名第一、第二的成都和绵阳评价得分在100分以上,分别为125.9分和102.6分,远远高于其他市(州),甚至很大程度上拉高了全省平均水平(88.1分)。宜宾近年来大力开展项目招引,新兴产业不断集聚,已形成颇具规模和区域竞争力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得分75.0,居全省第三位。

在数字化效率提升方面,成都、绵阳、眉山和达州四市发展情况较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就进一步的细分指标看,全省智慧农业领域得分“三强”是达州、遂宁、成都;制造业数字化应用水平前三为成都、绵阳、眉山,数字服务业为成都、绵阳、乐山。

在数字治理服务水平方面,全省整体发展态势较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6 个城市,分别为成都、宜宾、眉山、广元、广安和巴中。其中,宜宾的智慧医院发展水平仅次于成都,智慧教育、智慧社区发展水平位于前列,眉山的数字民生发展较为均衡,而乐山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及数据开放情况最好,超过成都,居全省第一位。

各市(州)发展环境总体得分不如其他指标,但仍呈现出许多好的趋势。比如,基本所有市(州)都建立了相关的数字经济推进机制,其中泸州、达州、乐山、眉山专门成立了数字经济专责机构;绵阳依托国家科技城,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高水平技术创新载体数量多,宜宾的创新主体培育情况较好,泸州数字经济相关试点示范项目数量较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