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超预期放缓!美国11月CPI同比增7.1%,创年内最小涨幅;加息50个基点成定局?专家:美联储恐面临两难,将边走边看

当地时间12月13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1%,预期7.3%,前值7.7%,同比增幅创今年1月以来最低纪录,环比上涨0.1%,预期0.3%,前值0.4%;核心CPI同比上涨6%,预期6.1%,前值6.3%,环比上涨0.2%,预期和前值均为0.3%。

数据公布后,美股期货短线拉升,美债收益率下行,纳指期货涨近4%;美元指数短线下挫逾70点,现报103.71。

图片来源:英为财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美国CPI各项数据在今年6月达到9%左右的峰值,此后一直在缓步下降。业内经济学家此前普遍预计,11月CPI同比涨幅有望从前值的7.7%进一步回落至7.3%。这意味着,今晚的数据与市场预期出入不是很大。

CPI报告发布在同一天,FOMC开始了为期两天的会议。与一年前相比,如今的CPI各项数据增幅虽然远高于美联储制定的健康通胀水平目标,但与2021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齐平。

市场普遍预计,无论周二的CPI数据如何,美联储周三都将宣布加息50个基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近也表示,决定未来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是考虑服务业通胀水平,而不包括住房成本。

尽管美联储官员在近期已暗示加息步伐将放缓,但同时他们也强调,在一段时间内,利率仍需保持在限制性水平。对于到底应当继续加息多少,美联储内部已经出现了分歧。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美国国务院Fulbright项目研究学者龚秀国在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置评时认为,现在美联储可能面临两难困境,或心有余而力不足。

龚秀国认为,尽管美国11月核心CPI涨幅有些许下降,但仍处于6%高位,说明美联储今年连续6次大幅度加息并不能解决美国物价上涨的结构性问题,特别是供应链重构及地缘政治冲突等带来的结构性问题,再大幅加息甚至可能造成经济衰退及金融风险等问题。

“预计加息50个基点是美联储面对众多不确定性的不得已而为之,相当于骑驴看唱本——边走边看。”龚秀国进一步解释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