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察|从岁末冲刺透视“制造业立市”,广州释放出三个关键信号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今天上午,广州市2022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暨增芯项目动工活动在广州市增城区举行。

距年底只剩下约半个月,广州马不停蹄,大动作连连,以实际行动抢机遇、稳经济、抓发展。在这批开工、竣工、签约重大项目中,不少关系广州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且能凝聚“新动能”的重大项目,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这场岁末冲刺中,广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释放出三个关键信号:项目规模更大、产业向实、建设加快,让我们不仅看到广州把重点项目这个稳增长促投资的“牛鼻子”抓好抓实的决心,也进一步擦亮广州“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成色。

产业向实:制造业项目亮眼,多个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第四季度开工竣工签约的454个重大项目中,盘点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社会民生、城市更新等各领域项目,产业建设项目占比最高,尤其制造业项目表现亮眼,有不少填补产业空白的重大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活动现场动工的增芯项目,是一条12英寸先进智能传感器及特色工艺晶圆制造产线项目,对广州助力全省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具有重要意义。而就在短短几天前,总投资109亿元的广汽埃安旗下因湃电池正式动工,则是填补了广州研产一体化汽车电池产业的空白。

从这个层面看,广州着力发展的产业项目并非“来者不拒”,而是针对城市的发展特点进行布局。一系列产业项目中,既有广州传统支柱产业汽车、石化的“转型升级”项目,也有一批“3+5+X”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以芯片制造为例,早几年前,人们说起芯片制造,很少有人会想到广州,但渐渐地,粤芯的投产填补了广州芯片的生产空白,也标志着广州可生产在地芯片。

如今,粤芯一期、二期都已投产,三期项目瞄准工业及车规级产品正加速建设。与此同时,南沙聚焦车规级碳化硅芯片,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宽禁带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的地区。此次增芯项目动工,则是在智能传感器领域进行布局,不仅进一步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集聚,也让广州的“制造业立市”更加有底气。

规模更大:10亿元以上级产业项目超60个、50亿元以上23个

除了项目更“实”,广州还将目标瞄准了“大项目”“领头羊”。一直以来,破解重点项目“星星多,月亮少”的局面,是广州重点项目攻坚的发力方向。

四季度全市开工、竣工、签约重大项目共454个,总投资超7700亿元,涉及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现代化产业体系、社会民生、“老城市新活力”城市更新等各领域。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62个、50亿元以上的23个,特别是有增芯、广石化升级改造、因湃电池、粤芯三期、融捷能源锂离子电池等一批50亿级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对稳投资促发展可谓起到了“定盘星”的作用。

速度加快:市“攻城拔寨”项目超进度“加速跑”

推进重点项目攻坚,要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才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数据上看,1-11月,1654个广州市“攻城拔寨”项目完成投资541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4%;分门类看,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102%,产业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103%,城市更新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100%。由此可见广州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方面,不仅“总分”高,每个“学科”也都是超进度完成任务。

为何能超额完成?成立工作专班、采用挂图作战、实现容缺受理、承诺制……都是广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再提速的重要法宝。

“把项目落在地上”。项目的加快建设,展现出年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广州,正以实际行动把重大项目作为促投资稳增长的“牛鼻子”抓好抓实,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抢在年关来临之际,把项目落在大地上形成实物工作量,把因疫情失去的时间追回来,稳住经济发展大盘,为广州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图/增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慧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