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乡村振兴绘新景 村美民富幸福来


“这里原来是一个荒坑,里面都是垃圾。清理垃圾后,填土、铺砖、种树,这里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12月14日,在舞阳县吴城镇汪庄村,正在游园内散步的村民汪华亭告诉记者。

昔日荒坑变成游园。

将荒坑改造成游园是汪庄村近年来完善基础设施、整治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宽阔的道路、雅致的游园、气派的戏楼……走进汪庄村,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该村先后被评为市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

村庄美起来,村民的钱袋子也要鼓起来。2020年,市乡村振兴局派驻汪庄村第一书记胡群力上任。通过走访,胡群力了解到不少村民对增收致富信心不足。“增收致富不能单纯依靠政策支持。只有大力发展产业,才能让汪庄村彻底摆脱贫困。”胡群力说。

汪庄村有耕地2448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2020年,在市乡村振兴局的支持下,汪庄村引进玉米密植技术实验项目,大幅提高玉米产量。

汪庄村村民喜欢种桃,但销路不畅,售价不高。借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胡群力帮助村民对黄桃进行包装、宣传,并联系多家企业集中采购。桃子价格上去了,21户村民从中受益。目前,汪庄村桃树种植面积达150亩。

汪庄村新红农业种植合作社是汪庄村的带贫合作社,承包了村里200多亩土地。该合作社建了12个大棚,主要种植小吊瓜,但因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经常亏损。在胡群力的引导下,该合作社尝试种植无公害西红柿。今年7月,4棚西红柿上市,因其酸甜可口受到消费者追捧,虽然售价比市场上一般西红柿的售价高出不上,仍销售一空。据介绍,每棚无公害西红柿盈利1万元以上。该合作社计划扩大种植规模、注册商标,将无公害西红柿种植作为发展特色产业的突破口。

汪庄村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生活也越来越充实。汪庄村组建了孝贤理事会,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孝贤文化;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反对大操大办;组织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召开殡葬改革推进会,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成立“爱心超市”,引导村民参加公益活动,倡树文明新风;协调市、县戏剧团到村里演出……“现在,大家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村民汪秀卿说。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汪庄村党员干部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到村民家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胡群力说,“只要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汪庄村的未来一定是一片光明。”

接下来,汪庄村将以创建“五星”支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规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旭

编辑:张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