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重任 强化举措!咸阳扎实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勇担重任 强化举措 扎实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系列报道之十五

2022年,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省市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总抓手,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牵引,主动担当作为,强化政策举措,细化目标任务,优化指导服务,层层压实责任,全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各项任务落地落细。前三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80.86亿元,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2元,增长5.9%。

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坚持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不动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将省上下达的粮食播种面积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县、到镇、到村、到田块,确保面积只增不减。围绕保障“吨粮田”设施配套和建设质量,新建高标准农田52万亩,项目区耕地地力普遍提高0.5—1个等级,亩均增产粮食100公斤以上。深入实施“两藏”战略,启动建设秦创原咸阳种业创新中心,加快实施“种业振兴”和“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行动,推广玉米“5335”技术模式和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强化防灾减灾,全年粮食喜获丰收,秋播任务全面完成。预计全年粮食面积达到522.3万亩,产量186.7万吨,同比增长1.5%、2.8%;建成绿色高效“吨粮田”69万亩,创建各类集中技术试验示范田31万亩。

(资料配图)

大力实施优势产业质效“双提”行动

果业产业全面推进实施“优质苗木繁育、高质高效果园建设、产后处理推进、营销能力提升、品牌培育强化、市场主体培优”六大工程,创新推广“3332”高质高效栽培模式,加快果业高质量发展。全市水果产量稳定在480万吨以上。畜牧产业重点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政策,稳定能繁母猪存栏,加强“双奶源”基地建设,发展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肉牛肉羊产业和饲草产业协同发展,畜产品生产供应能力不断提升。预计年底生猪、牛、奶山羊、家禽存栏分别达到130万头、13.5万头、86万只、950万只。蔬菜产业紧紧围绕“稳面积、优结构、提质效”目标,加快设施蔬菜“三改一提”,精心组织田间生产,合理调整种植品种,努力扩大种植面积,打造南部城市近郊设施保供基地、北部高山冷凉蔬菜基地和设施食用菌产业基地,确保蔬菜生产不断档、供应有保障。预计蔬菜面积稳定在118万亩以上,产量达到370万吨以上。针对11月下旬以来我市个别县市秋冬季露地蔬菜销售遇阻、价格下跌、成本上升等突出问题,市县两级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增加补助资金,细化九条举措,落实五个一批,发出八条倡议,全面帮售促销,快速有力缓解了群众“卖菜难”问题。

扎实推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全面推进8个农业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完善“链长”责任制,培育重点“链主”企业和“链队”主体,加快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初步形成了77家“链主”企业、千余家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深度参与的全产业链集群。兴平市、泾阳县、淳化县被授予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全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现场观摩会在我市召开。强化要素平台建设,积极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加快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等重大项目建设,累计创建特色产业集群4个、产业强镇5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93个。礼泉县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兴平市南位镇成功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三原县天井岸村、淳化县铁王镇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淳化县庄子村被授予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淳化县铁王镇润祥现代果业示范园。(资料配图)

着力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实施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工程,积极培育招引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领军企业和行业龙头。全市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47家。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积极创建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示范县,持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全市创建市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34家。深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示范家庭农场“三级联创”,创建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全面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持续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大力实施集体经济“清零消薄”行动,创新发展路径,拓展发展空间,做大做强集体经济,规范收益分红分配,促进“空壳村”取得收益、“薄弱村”提高收益。全市“空壳村”实现全部清零,富裕村达到57个。

强化产业振兴基础支撑

深入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示范标杆,全力抢占国内外市场,以品牌引领产业发展,促进农民群众稳步增收。“咸阳马栏红”苹果品牌价值69.14亿元,居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第四位;泾阳西红柿、漠西大葱、淳化苹果、长武苹果、旬邑苹果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兴平市、永寿县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紧盯中省政策导向,突出优势特色,全方位谋划项目、多渠道争取资金、多路径扩大投资,以高质量的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持续得到中省扶持。

海报轮播

来源:咸阳日报

编辑:豆雅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