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实践 | “网格+调解”撑起“平安伞”

福建省寿宁县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探索新时期多元化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机制新途径,大力推行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对接,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寿宁样本。

织密矛盾防护网 实现网格全覆盖

在县、乡、村建立227个调解委员会,实现调解委员会覆盖每个角落。乡镇一级调解委员会14个、社区调解委员会9个、村一级调解委员会196个,共有专兼职调解员713名。同时,把2000多名村级网络员化身调解员,负责社会矛盾纠纷的信息收集掌握,复杂疑难纠纷的排查调处,充分发挥他们地熟、人熟、亲熟优势,做群众生活中的“和事佬”,把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建立婚姻家庭等行业性专业型调解委员会;在公安、民政等部门成立行政调解组织。成立寿宁县人民调解员协会和寿宁县梦龙矛盾调处志愿者之家。全面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2020年,寿宁县依托互联网科技,成立了以下党乡、鳌阳镇为试点的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在联动上下功夫,在对接上谋出路,实现线上线下互补,多方联动化解矛盾纠纷的格局。

强化队伍战斗力 提升治理新水平

实施矛盾纠纷的层级受理,在县级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搭建人民调解案件流转平台;在乡镇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村、社区成立“和事佬”工作室。在队伍建设上,配强配齐村级专职人民调解员,积极探索以县人民调解员协会为中心、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为骨干、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为补充的三级人民调解网格,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打造自上而下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矛盾纠纷逐级化解。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寿宁县落细落实人民调解员培训学习机制。一方面,采取分级培训的方法,积极组织从事人民调解指导管理工作的干部、基层司法所长、专职人民调解员和专业性行业性骨干调解员参加市一级组织的调解业务知识专题培训;县级司法局则加强对辖区内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的培训;基层司法所接受县局委托,负责培训本辖区内的人民调解员。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主题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以会代训、案例分析等方式开展培训工作,不定时邀请资深法官讲解调解实务,利用村级换届的契机加强对“法律明白人”法律知识的培训,从而提高基层人民调解员的政策法规水平和调解技能,增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纠纷、解决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构建调解新模式 打造“金牌”调解员

韦奶宋是寿宁县清源镇的一名退休干部,为人公道正派,在当地颇具威望,群众都亲切称他为“老韦”。他说,调解不是简单的息事宁人,更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最大限度地去维护群众利益。几年来,他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00多件,为创建平安寿宁作出贡献。2021年,相关部门为他成立了“老韦调解工作室”,韦奶宋成为金牌调解员。

老韦调解工作室

发挥本土优势,在人民调解队伍建设中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热衷调解事业、有一定群众基础的个人,鼓励和支持成立个人品牌调解室,着力打造调解品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人文优势、专业特点的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目前,全县共有6个品牌调解工作室。

联动调处

寿宁县不断探索“互联网+调解”新模式,拓宽调解渠道,健全完善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公安110报警服务平台联动处置矛盾纠纷工作机制,对医患纠纷、邻里纠纷、家庭成员纠纷、婚恋纠纷等4类纠纷事项,以“电话转接”“三方通话”方式建立对接流转机制,实现双向流转矛盾纠纷分类处置、逐级流转。整合利用全县各部门的职能、资源,在平台专家库中充实人民调解员、心理咨询师、律师、法官等专业人才,针对跨乡镇、跨部门的疑难纠纷,利用远程视频调解系统,实现联网在线互动,联动调解,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去年,全县各类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

来源:今日寿宁、法治宁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