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平码头镇:红色党建赋能韭菜产业 壮大村集体经济“新引擎”

韭菜产业作为山东邹平市码头镇特色农业产业,种植历史悠久,成为群众发展致富的重要渠道。码头镇党委立足产业基础优势,坚持党建引领促进产业发展,以组建党建联盟为载体,转变种植模式,真正让红色党建赋能韭菜绿色产业,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 党群共富”的新路子。

强化党建引领,实现抱团发展。按照多村联创、规模经营的发展思路,以韭菜产业为支撑,借助市直部门、金融机构、帮扶企业等力量下沉机遇,首先引导李坡责任区的4个村党支部,成立实体强村党建联盟,共同成片流转土地120亩,打造韭菜产业高端示范区。在此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又引导大寨责任区的8个村党支部成立绿韵韭香党建联盟,先期投资2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韭菜种植基地,真正打破以往农户小片种植、各自为战的传统模式。预计可为各联盟村每年增加8-18万元集体收入。

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多方共赢。按照“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以“四化”(集约化、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为引领,一方面,坚持集约化、绿色化,围绕种好韭菜下功夫,依托“绿油油”韭菜专业合作社优势,通过成片规模种植,降低韭菜种植成本;同时对韭菜种植示范区按照“六统一”(即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基地管理、统一生产检测、统一品牌包装、统一产品销售标准)标准管理,打造纯天然、无公害绿色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坚持品牌化、标准化,围绕卖好韭菜做文章,致力于积极打造码头韭菜品牌,申报农产品有机认证,对韭菜实行精细化分拣,分级分类产出。对李坡韭菜交易市场进行改造提升,线下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济南等12个城市的大型商超;线上电商销售已经运行。研究制定了合作社、镇、公司、市四级质量管控体系,成立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抽检办公室和韭菜交易快检中心,实行韭菜“双证制”等安全监管措施。安装了“溯源追溯系统”,推行韭菜专用二维码追溯捆扎带,实行一户一码。同时,两个示范区的建成还带动周边100余名群众家门口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实现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农户多方共赢。

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融合发展。围绕韭菜产业补链、强链,利用“绿油油”专业合作社现有冷库和闲置厂房,共同出资建设韭菜加工车间,投资30余万元新上韭菜加工生产线,通过初级加工生产韭菜馅,提高产品附加值,购买大型石磨两台,打造绿色、天然韭花酱,还与附近蜂农合作,探索开发韭花蜜等特色产品,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