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特别报道‖农业高质量发展跑出“浙江速度”

  泰顺县克服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劣势,积极推广山区高性能农机,开展零碎耕地“连片改造”,完成宜机化改造500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1万亩、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7个;湖州启航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冬枣数字植物工厂,通过手机实现控温、施肥、杀虫,农业生产越发便利……

  今年,浙江持续锚定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聚力打好5场“战役”,即核心技术攻关战、小型农机突破战、要素保障统筹战、重点项目落地战、条抓块统整体战。全省统筹农业“双强”资金11亿元,组织开展“三农九方”科技协作项目80个、省产业技术团队项目200个,实施2022年度农业领域“双尖”“双领”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8项,努力打造更多农业“双强”标志性成果。

  数字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信心更足。今年,我省迭代升级“浙江乡村大脑2.0”,形成“11153”核心构架,累计归集“三农”数据约19.8亿条,日均点击量超100万次。上线生猪稳产保供监测调控等9个智能模块,31个省级应用、37个市县应用完成与“浙江乡村大脑”贯通。“浙江乡村大脑”“渔船精密智控(浙渔安)应用”分别被评为“最强大脑”“最佳应用”。

  

  “今年,全省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达66.7%,‘浙渔安’成为全国唯一的渔船渔港精密智控建设试点;建成数字农业工厂(数字农场、数字牧场、数字渔场)210家。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连续三年(2019-2021)居全国第一。”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科技强农,农业高质量发展“筋骨更壮”。今年6—8月,我省先后成立农业领域唯一的省级实验室——湘湖实验室、省种业集团,着力破解农业领域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培育立足浙江、辐射全国的一流科技型、创新型现代种业企业。10月,我省首头采用胚胎移植技术繁育的南方奶牛良种“胚胎牛”顺利降生,将有效打破高端奶牛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我省通过组织实施‘双尖’‘双领’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展‘三农九方’科技协作攻关,已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99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9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40家、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36家。”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我省还实施新一轮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新育成省级审(认)定农业新品种83个,获国家登记品种70个,培育发展省种业阵型企业27家。西兰花、小番茄、菜用大豆等自主培育品种打破国外种子垄断局面,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今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播出的纪录片《挑起我们的金扁担》第五集《自主之路》中,我省“尖兵”“领雁”项目之一的第三代名优茶采茶机器人引人注目。“该机器人实现了自动识别、定位、采摘、收集等功能,芽叶识别率达82%、平均采摘速度2.5秒/颗、采摘成功率40%。”相关研究人员介绍道。

  机械强农,农业高质量发展更有底气。截至目前,我省已研制推出小型高速插秧机等农机新产品70个,通过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新增各类农机装备6.5万台(套),农业生产“机器换人”步伐不断加快。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9%,在南方12个丘陵山区省份中居第一位,畜牧、水产和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进入全国前5名。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浙江已成功获批建设国家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推广应用先导区,在德清、温岭开展全域宜机化改造试点,打造“六合一”全链条宜机化改造提升模式。

  向科技要空间,向机械要效率。从东海之滨到钱江之源,从太湖南岸到瓯江之畔,浙江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突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导向,掀起了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新篇章。

记着:郑亚楚

编辑:郑铭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