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大国科技创新智库高级专家、中国最美县域榜单评价课题组高级研究员、北大博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席谢峰教授谈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只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评论员谢峰教授提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学研判当前国内外形势,全面部署今年经济工作的政策思路、战略战术、工作重点,要求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要把握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的大势,把握我国发展仍具有的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知难而进、砥砺前行,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评论员谢峰主题宣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新能源、数字化新趋势下,从高端装备到新能源,新的增长引擎正迸发蓬勃动力。
2022年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表示,2022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承压,但在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高技术制造业等领域还是有不少亮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表现亮眼。
谢峰解读:稳中求进,中国经济韧性强。一年来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形成合力,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不断巩固。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市场主体2201.6万户,同比增长3.1%。2022年前10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4.4%。2022年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9%,比二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环比增速由二季度下降2.7%转为增长3.9%。经济增速企稳回升的同时,就业物价总体平稳。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在全球通胀高企之时,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前11月平均同比上涨2.0%,远低于欧元区、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涨幅。今天的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最大的消费市场,以及2.2亿人的人才资源总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拥有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些形成了中国经济应对冲击的坚固底盘。基本面决定了“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