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电子科大陈龙泉教授课题组《Nano Lett.》:基于纳米水泡的高分子薄膜弹性模量测量

日期: 来源:高分子科技收集编辑:ACS Publications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高分子聚合物因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而作为纳米涂层或封装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微纳机电系统、半导体器件等先进技术。在多种力学性能参数中,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发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直接决定了高分子纳米薄膜的应用场景和使用寿命等。常规的薄膜弹性模量表征多在涂附材料的硬质基底上开展纳米压痕测试,理论上其获得的是薄膜和基底的综合力学性能,且膜材料越薄、越软,基底的影响将越显著。为去除基底效应,研究人员先后提出了在悬空薄膜上开展压痕测试或通过材料表面失稳产生的褶皱间接测量模量,但这些方法多涉及复杂的样品制备、处理和/或转移,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因此,发展测试样品制备简单、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纳米薄膜力学表征方法十分重要。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陈龙泉课题组在Nano Letters上报道了液相环境下纳米水泡的力学性能测试研究。该工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纳米压痕技术,对液相环境下自发产生的高分子纳米水泡开展了高分辨率的定量力学性能测试,获得了水泡刚度与其尺寸、纳米薄膜厚度之间的依赖关系,并基于经典薄壳理论建立了描述水泡力学性能的物理模型,进而提出了一种准确测量高分子聚合物纳米膜弹性模量的简单方法(图1)。


图1. 基于纳米水泡的力学表征测量高分子聚合物纳米膜的弹性模量


附着于固体基底的纳米薄膜在水环境中常会发生起泡现象,产生的水泡高度为几十至几百纳米、直径在亚微米至微米之间(图2a-b)。由于纳米薄膜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强度远远弱于其与固体基底之间的作用,因此纳米水泡表面的包覆膜可被视作理想的自立式薄膜。作者通过纳米压痕试验发现,所测得的力-距离曲线呈现线弹性行为(图2c),即可用刚度来衡量其变形能力。进一步系统的纳米力学测量研究表明,在水泡表面测得的刚度值与测试位置和加载力大小有关。只有在水泡中心区域(小于0.5倍水泡半径,图3a)且加载力适当(处于两个阈值之间,图3b-c)时,压痕试验所获得的刚度为常值,可用于表征水泡的变形能力(记作kb)。kb具有显著的尺寸效应:随水泡尺寸的减小或高分子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图3d)。作者采用经典薄壳理论对压痕试验中纳米水泡的变形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建立了解释水泡刚度尺寸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薄膜弹性模量测量。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基于纳米水泡测得的高分子薄膜弹性模量与前人的测量结果一致(图1)。


图2. 纳米水泡的力学表征


图3. 纳米水泡的刚度


研究团队提出将水环境中自发产生的纳米水泡用于高分子薄膜材料的弹性模量测量,并给出了获得准确可靠测量结果的测试标准。该方法既不涉及复杂的样品制备过程,又摒除了传统测试方法中基底效应的影响,因而有望广泛应用于高分子聚合物纳米力学和纳米材料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相关论文发表于Nano Letters,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许懿为文章的第一作者,陈龙泉教授、靳亚康博士为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lett.2c05070


相关进展

吉林大学钱虎军教授研究团队 Macromolecules:全高分子纳米复合物薄膜中溶剂效应驱动的单链纳米粒子界面偏析

长春应化所李茂研究员等 Angew:高模量高导电聚合物单分子薄膜

宁波大学王宗宝教授课题组 Macromolecules:预保留shish晶体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膜热拉伸过程中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

北京大学裴坚教授课题组:溶液聚集态与共轭高分子在薄膜与微米线晶体中的结晶行为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email protected]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email protected],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相关阅读

  • 杨晓霞/戴庆/高鹏合作,Nature Nanotechnology!

  • ▲第一作者:Xiangdong Guo、Ning Li通讯作者:Qing Dai、 Peng Gao、F. Javier García de Abajo、Xiaoxia Yang通讯单位:中国科学院纳米光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大
  • 高分子材料基因组研发平台在华东理工大学诞生

  • 近日,从华东理工大学了解到,该校林嘉平教授团队开发的高分子材料基因组研发平台(AI plus高分子软件平台),通过对高分子材料研发中的结构性能进行数据挖掘,并集成机器学习性能预测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