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互联网新型“防骚扰”护盾,越看越心酸

日期: 来源:Vista看天下收集编辑:新生活方式研究院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新生活方式研究院(ID:neweeklylifestyle)

原标题 | “宝宝辅食”tag:互联网新型护盾

作者 | 崔斯也


没人能想到,社交网站上正悄悄流行起一个平平无奇的话题标签——“宝宝辅食”。


在各种生活分享类型的帖子最下方,总会没头没脑地出现一个名为“#宝宝辅食”的tag。这些帖子的内容大多很日常,包括女生的自拍、搞笑的宠物照片,或是记录每天的学习,倾诉一些私人情绪……总之都和宝宝辅食本身没有一点关系。


而这一魔幻行为背后的理由却十分简单直接:加上了这一tag的帖子,就能极大降低被推送给男性用户的概率。


互联网算法的“玄学”里,一些女性正试图用这样的方式,为自己建立起一个“护盾”。它有点幽默,却也略显无奈。




01

”宝宝辅食“的宇宙


小酒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某社交平台上,她的账号内容是记录自己的学习日常:每天五点半起床打卡学习、记录今天完成了多少背单词任务,以及自己的一些小情绪。而最近,她的每条帖子下面都会加上一条“宝宝辅食”的tag。


小酒第一次看到这个标签,是在一篇食物类的帖子下。“最开始以为是一种玩笑,类似于‘我是25岁的宝宝’这种心态。后来才听说有避免男性用户刷到的作用,感觉有点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她说。


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小酒都曾经遇到过来自男性网友的骚扰。无论自己发的内容有没有“露脸”,她都曾经收到过“美女能不能认识一下”“找性伴侣”一类私信。以小酒自己的感受来说,她认为自己遇到的女性用户大多是有礼貌的,有疑问时会请教和探讨,但一部分男性则是质疑和攻击。有一次,小酒分享了一件生活中的普通小事,一位男性用户直接评论道:“假的吧。”


“其实我也不确定这个tag是否有用,但印象中大部分男性就是不会关注和宝宝相关的细节,更不会在网上搜索宝宝辅食,所以觉得这个逻辑也能够说通。”因此,小酒试着在自己的帖子中加上了这一tag,“希望分享学习的帖子能被别人看到,并且鼓励到别人,尤其是女性”。


在某社交软件上,“宝宝辅食”话题标签的浏览量是24.7亿次,按时间顺序随意浏览一下近期的帖子,几乎一半以上的内容都和真正的辅食无关:有幽默的段子、旅行的照片、网购开箱、求职经历……相比之下,搜索“辅食”标签,你才能看到真正的“辅食”相关内容,这一话题的浏览量只有8亿次。


“宝宝辅食”话题标签下的帖子。| 图源:小红书

和小酒一样,很多近期开始使用“宝宝辅食”标签的用户提到,自己曾在首页上刷到带这一标签的帖子,一开始也是一头雾水,直到在评论区发现有人留言解释“听说这样可以不被推送给男性用户”,他们才明白过来,并且决定试一试。它的效果或许很难考证,但很多试过的人觉得,自己的确没怎么收到男性用户的评论。

Miu是一位海外博主,平时会在自己的账号里发布健身相关的内容。每当她在网上发出穿运动紧身衣的照片,或是日常做器械训练的视频,时不时就会碰到一些冒犯性的评论。一些没有分寸感的男性用户会留言评价她的身材,也有男性网友会私信她:“小姐姐,约吗?”

一开始Miu觉得很生气,但时间久了,更多的则是“见怪不怪”的无奈。她并不想因为被个别人骚扰,就干脆停止在网上发布照片。加tag的方法是她最近和朋友聊天时知道的,接着她便开始每一条帖子都带上“宝宝辅食”。

一位日常发布cosplay内容的博主也说,自己这一类型的账号几乎是网络骚扰的“重灾区”,“你很难想象一部分宅男会说出多么恶心的话”。但有时候她也会陷入自我怀疑:“因为本来就是我自己把照片发到公共的平台上,这种情况下我抱怨别人的评论恶心,是不是显得太矫情了?”因此,最近她也悄悄在自己的照片底下带上了“宝宝辅食”的tag,希望自己的帖子能被多推给女生。

“宝宝辅食”tag构成的宇宙中,人们的生活千差万别,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心愿——尽可能让自己的帖子被推送给女性用户,减少冲突,和被男性目光审视的可能。

而随着知道这一“暗号”的人越来越多,宝宝辅食的tag也从原本的功能性使用,转变成一种略带流行属性的符号。配上自拍照、调酒照、美食照……毫不时尚的“宝宝辅食”似乎成了一个潮流标签,人们想在自己的帖子下面带上它,表达一种略带幽默的立场。

甚至也有人表示,自己并不知道这一tag流行的原因,只是因为“最近总是看到别人在用,觉得很萌,就也跟着用了”。


02
”宝宝辅食“,专防”男宝“?

你可以把“宝宝辅食宇宙”的出现理解为一种很新的互联网文化,而它背后的逻辑,可以在现实中找到更残酷的对照。

2022年毕业季,95后女生郑灵华因为一张染着粉色头发、带着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看望住院的爷爷的照片,而成为网暴受害者。她的照片被恶意盗用,编造老少恋的谣言,并因为头发的颜色被质疑学生身份。在持续遭遇骚扰和网暴后,今年2月,女孩因抑郁症自杀。

今年3月,苏州大学和南华大学也先后出现两起女生被“造黄谣”和“恶意P图”的事件。两名加害者均遭到开除学籍处分。

在信息透明的互联网上,女性有着分享生活的欲望,同时也渴望在不那么友善的环境之中拥有一片“自留地”,尽可能创建一个有着基本善意的交流空间。

至于这种针对性别来做筛选的方式,似乎是一种无奈之举。“虽然也会遇到很刻薄的女性评论,但毕竟经验来说,‘男宝’更容易说出一些破坏气氛的话吧。”小酒说。

网络骚扰是带有性别倾向的,而一部分女性会因此减少自己在网上的活动。3月8日,联合国大会为国际妇女节举行的活动中,联大主席克勒希提到一项研究显示,妇女和女孩面临网络骚扰或仇恨言论的可能性是男性的27倍。其中只有四分之一的女性会向相关部门报告,近九成的女性会因此限制自己的在线活动,而这种现象会加剧数字鸿沟。

“宝宝辅食”tag构成的宇宙中,人们的生活千差万别,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心愿——尽可能让自己的帖子被推送给女性用户,减少冲突,和被男性目光审视的可能。| 

2015年,联合国宽带数字发展委员会报告也曾指出,全球使用互联网的女性中,约有73%曾遭遇或正在遭遇网络暴力。代理“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一案的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她接受过咨询和代理的20多起网络暴力相关案件中,男女受害者比例为1∶9。

而这一情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改善,2020年,联合国妇女署报告显示,疫情以来,由于网络使用频率升高,女性所遭遇的网络暴力形式和频次显著增加。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家庭与性别研究室主任吴小英曾提到:“性骚扰问题从来不单纯是性或者性别的问题,而是渗透着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权利的关系……当性骚扰从女性的个人遭遇变成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时,它也就成了体现性别歧视的一个符号。”


03
潮流还是无奈?

另一个问题是:在众多话题中,为什么偏偏是“宝宝辅食”被选中了?

很显然,至少大多数人认为,关心“宝宝辅食”的只有女性。

社会学家Sharon Hays在1990年代提出“密集母职”(intensive mothering)的概念,即以孩子为中心的教养方式,认为母亲首先应该是照顾者,应该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情感和劳动来集中抚养孩子。在育儿过程中,母亲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心力,与孩子荣辱与共。

社会学者上野千鹤子认为,“爱”就是让女性调动自己的能量,把丈夫的目的当作自己的目的;而“母性”,则是让女性为了极力克制自我需求,通过引发自我献身和牺牲精神,把孩子的成长看作是自己幸福的机制。母亲是一个“职业”,而父亲好像从来不是。“母职”带来的是加剧传统性别分工的刻板印象,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母职惩罚”。

反观“宝宝辅食”tag 的意外走红,似乎也成为了一场对于当代密集母职现状的讽刺和反击:如果关心“宝宝”议题的只有女性,那么它也可以成为将大部分男性排除在外的、新的话语空间。

然而现实情况是,随着“宝宝辅食”tag本身逐渐出圈,它最初的功能性也随之减弱了,有网友表示,现在即使是带了这一tag,自己的评论区依然会出现男性用户。或者是一些男性网友也开始加入“玩梗”浪潮,在发帖时也加上“宝宝辅食”,希望以此反向获得更高的流量。

也有人开始另辟蹊径地使用其他tag承担类似的功能,比如“儿童画”“宝宝穿搭”,等等。评论区里有人表示:“我有时候还会带上‘离婚带孩子’的tag呢。”

小酒也表达了自己的另一种担忧:“我觉得这个tag的流行,说明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了一种独特的‘反击’——直接在根源上不想与某些男性用户产生交集。但可能同时也会让男女之间更加不愿互相理解,分歧越来越大吧。”

而一个标签是否能达成互联网上的绝对“防御”,似乎已经不重要。参与其中的人们,或许更多地只是想要表达某些态度——一种对于更友善的互联网空间的需求,和更具安全感的人际关系的渴望。


生活方式研究院,是新周刊旗下的生活方式领域研究型平台。在这里,你会刷新观察生活的视角。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辅食的万千宇宙↓↓↓



相关阅读

  • 年轻和年迈的机械工程师差距在哪里?

  • 相信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的“愤愤不平”和“心有不甘”,但是真的没办法啊,干不过他们,没得选择啊。其实在机械行业,一直有一个人尽皆知的规矩——“越老越值钱”,不管你是否承认这
  • 新疆雪季末的快乐滑水 就像“轻功水上漂”

  • 4月9日,在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滑雪场,一场名为“滑雪光猪节”的活动吸引了不少铁杆滑雪迷的参与。在当天的活动中,一些雪友体验了一把“轻功水上漂”的感觉,成功地“猛龙过江”,
  • 5岁男孩坚持留3年长发,原因超酷

  • “我有长长的头发我是个小男生我要把头发捐给得癌症的小朋友”近日,河南新乡一个5岁的小男孩在镜头前向大家展示他30多厘米长的头发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叫光年光年的妈妈单女士
  • 夜读 | 提升自己的“反脆弱”能力

  • 来源:哲学(ID: zhexue867)作者:龙靖 图片:视觉中国编辑:刘倩文章已获转载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账号授权有人说:“成年人的世界,谁不是一边打伞一边奔跑。”内心强大的人,往往无惧风雨
  • 真正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心态

  • 把心态修炼成熟的时候,就是你逐渐强大的时候。作者:洞见Leyla工作中,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每天像个陀螺般忙得转个不停,却不知道自己忙碌的意义在哪里;经常加班到深夜,但是工作成果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深圳这届年轻人真的很「浪」

  • 如今新奇玩意儿的出现速度,已经赶不上年轻人如单细胞生物裂变般快速的新鲜感了。比如胶片相机因一路价格飞涨的胶卷而遇冷,CCD迅速上位年轻人几乎人手一台。这股「不想和没有C
  • 95后面试时撒过最大的谎,一戳就稀碎

  • 如果你发现你的社恐朋友,在最近的春招求职简历里写下“开朗乐观、易于相处”。且出门之前,反复在镜子面前表演“hellohello你们好,哇我太开心了,想进入贵公司好久了”的热情打招
  • 高考数学30分的专科生,考公斗赢了985学霸

  • 内容转载自表外表里,微信公众号ID:excel-ers。原标题 | 专科生上岸:高考数学30分,考公斗赢985学霸作者 | 曹宾玲 付晓玲编辑 | Reno数据支持 | 洞见数据研究院“你开个价,只要你
  • 互联网新型“防骚扰”护盾,越看越心酸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新生活方式研究院(ID:neweeklylifestyle)原标题 | “宝宝辅食”tag:互联网新型护盾作者 | 崔斯也没人能想到,社交网站上正悄悄流行起一个平平无奇的话题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