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42个!这些浙江创新发展区入选

日期: 来源:长三角日报收集编辑:长三角日报

为进一步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近日,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第三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名单,涉及包括软件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数字文旅、数字贸易、现代物流等领域42个发展区。

《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建设导则(试行)》明确,浙江到2025年前,要打造20个左右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能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到2025年,全省创新发展区总营业收入规模达到50000亿元。

今年以来,浙江服务业恢复明显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向好,新动能较快成长,服务业企业预期总体稳定,服务业在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中是一个突出亮点。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浙江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5%、6.6%和6.9%,均保持较快增长。

其中,数字化发展持续深入,信息服务需求不断扩大带动相关行业增长。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

科技创新带动加强,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较快。1月至5月,浙江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4%、11.9%。上半年,高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9%。

上述名单中,比如,杭州西湖区云栖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区,聚焦信息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主导产业,汇聚了孙家栋、施一公等院士21人,累计引进杭州市高层次人才1200余人,集聚数字经济产业相关人才1.2万人。发展区拥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1家。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沃土,西湖区正全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推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迭代升级。”双维智库联合创始人孙书荣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近年来,西湖区紧扣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创新“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融合发展模式,放大“技术、产业、服务、资本”四大联盟带动效应,加速推动数字经济、实体经济双轮驱动。

按照计划,下一步,西湖区将以信息技术革新发展服务“云创”建设,以核心科技原始创新服务“科创”建设,聚力推动“数算智安网”等核心技术“顶天立地”“空天地海云”等产业网络“铺天盖地”,打造“科创平台+企业”赋能共享的“洞天福地”。

名单中还包括宁波前湾新区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区,该区已集聚52家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企业,2022年实现规上服务业总营收634.4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9.1%,发展形成科技服务、数字贸易两大主导产业高地。汽车与医药是创新发展区的两大核心抓手。

据悉,当前,该创新发展区内企业人才总量超过3万人,并依托宁波工程学院等,建立了专业应用人才自我培育和持续输入机制。2023年,创新发展区将推进一批创新服务重大产业项目,服务业总营收达700亿元;到2027年,力争创新发展区数字赋能、业态高端、特色鲜明的新时代现代服务业体系基本构建,服务业总营收突破1000亿元。

鹿城“中国鞋都”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位于鹿城区瓯江沿岸西段,主导产业为鞋革贸易、鞋产业研发及商务服务等,区位优势显著、产业融合发展前景广阔。

“据我所知,温州鹿城正着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鞋产业的跨界融合,在生产工艺、创意设计、商业模式等领域全面创新。”孙书荣告诉记者,在制鞋行业,未来也要以大数据运用带动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数字化技术加快产业迭代升级。

下一步,创新区将围绕“中国鞋都”向“世界鞋都”跨越发展目标,以数字创新推动贸易范式变革,以创意设计推动价值链提升,以商务服务推动高端要素集聚,大力实施强创新、育主体、建品牌、促配套、深化改革开放“五势”工程,“畅体通脉”打造数字贸易先行区、“强筋壮骨”打造创意设计高地、“培元聚气”打造商务服务样板,为实现鞋都跨步提能贡献服务业创新动力。

另外,嘉善大云数字文旅创新发展区则构建“一心两片五区”总体布局,带动旅游度假片、服务创新片协同发展,深入推进甜蜜云上旅游区、乡村文旅休闲区、综合商服中心区、生命健康创新区、商贸服务发展区五个功能区建设。

目前,创新发展区特有的“甜蜜旅游”产业链已形成以“温泉、水乡、花海、农庄、婚庆、巧克力”为主打元素的“五彩云上游”旅游产品体系和“四季大云”主题活动体系。

目标到2025年,该创新发展区服务业营收达到140亿元,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年游客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到2027年,实现服务业营收突破170亿元,主导产业营收占比达到90%;到2035年,创新发展区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服务业创新发展样板。

接下来,该创新发展区将以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主要抓手,以“旅游+”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主线任务,紧紧围绕建立中国甜蜜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总目标,努力打造浙江临沪智慧服务第一站。

孙书荣直言,数智时代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案例相继涌现,改变人们的生活。可以说,数字技术极大提高了服务业劳动生产力,提升服务领域和品质,形成新的产业融合形态,还能催生大型平台的产品创新,全面全链赋能文化产业。

记者 潘洁

编辑 潘晟

相关阅读

  • 【正能量】垦利的新式城管已上线!

  •   垦利区城市管理局高效运用数字城管平台,组织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员深入社区,采集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公共设施等方面相关问题,并通过数字城管平台及时受理、派遣至相关业务单
  • 为“诗和远方”插上“数字翅膀”

  • 《寻迹洛神赋》游客在牡丹阁景区沉浸式体验牡丹文化洛阳旅游大数据多级综合业务云平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化讲解近日,2023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在北京举行,我市受邀
  • 十年强动能,未来新引擎

  • 夏日炎炎的周末,王铮鸣悠悠醒来,拿起手机,已是上午9点半,顺手用手机遥控开启窗帘。外面太热,周六这一天,王铮鸣并不打算出门,一边拿着手机点好外卖,准备早餐、午餐一起解决,一边洗漱,
  • “玩”才是学习的正确途径

  • 编者按:从玩中学,从学中玩,玩中能得中能习,这是毫无疑问的。学习并不只有阅读、上课、读书等单一方式,鼓励孩子玩耍来发挥好奇心、富有创造力。通过游戏,能挖掘自身的潜力、学习如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42个!这些浙江创新发展区入选

  • 为进一步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近日,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第三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名单,涉及包括软件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数字文旅、数
  • 成都大运会博物馆 正式开馆亮相啦!

  • 7月24日下午世界大运历史上首家在大运会开幕前向公众开放的大运主题博物馆成都大运会博物馆正式开馆亮相啦!成都大运会博物馆位于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内展厅面积达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