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基金公司降薪、裁员?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日期: 来源:券商中国收集编辑:券商中国

公募“降薪裁员”传言,持续牵引着市场敏感神经。

1月8日,一则“听说(排名)前20的基金公司被指导,今年年终奖停发了”的消息在圈内流传,成为继上周“某基金公司变相裁员”、基金公司随后辟谣事件后的又一起传言。

业内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近期针对基金公司“降薪”“裁员”的传言,多是“捕风捉影”,通过相关联的旧信息拼接,形成某种舆论引导,建议大家理性看待。基金业2023年开启降费潮,收入和利润有所影响,市场对此已有预期。基金公司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自然会对内降本增效,人力成本是较大的运营成本,部分公司出现降薪裁员实属正常。

从券商中国记者近日多方了解情况来看,目前虽没基金公司公开发布降薪裁员信息,但从内部人士透露的一些细节来看,降薪裁员已是不争事实:

裁员方面,某家达千人规模的冗余公募,其投研部门的确存在裁员情况,但这并不是近期才开始的。此前该公司对不达标的投研人员进行劝退,但效果不甚理想。长时拖延之下,近期才给出了明确的裁员规定。降薪方面,某家大中型公募整体降薪约20%,还有基金公司通过取消非餐费补贴、取消手工咖啡机等方式来节约成本。

传言多是捕风捉影,给市场带来干扰

“(这个传言)仅有这两句话,信息量太少,但却能给市场带来无限联想。”深圳某公募内部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说到,这是近期类似舆情事件的典型套路,具有较大舆论裹挟作用。在基金普遍亏钱大背景下,缺乏足够判断力的投资者,会把情绪转嫁到这上面来。“在这些捕风捉影信息的干扰下,市场某些预期是可能会自我实现的,这样的影响非常不好。”

据该公募人士观察,近期以来针对基金公司“降薪”“裁员”的传言,大部分是在“捕风捉影”,通过相关联的旧信息拼接,形成某种舆论引导,但基本没有针对当前基金业降薪裁员的实质性信息。该人士以上周市场流传的若干家华南头部公募“高薪”的消息举例说到:“这些消息用的都是几年前的校招岗位薪酬数据了,都是基础岗位,从而推出‘基金公司高薪’的结论。在这基础上,再摆上基金公司投资业绩亏损的数据,就得出‘亏钱也拿那么多管理费’的结论。”

“这太偏激了,并且两者不是一回事,没有必然联系,但就是通过这种套路来吸引眼球。当前,降薪已是整个金融业大趋势,不仅仅是基金公司。但目前并没有看到实质性信息,如果经常这么传言,会给行业舆论带来很大负面影响。”该公募人士表示。

为何降薪裁员难以论证?该公募人士进一步对记者说到,根本原因在于薪酬保密制度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降薪是大趋势,但由于基金公司内部实施保密制度,我连隔壁同事的薪酬都不知道。以至于即便是公司内部人私下讨论,也都是信息不对称的。就我们公司而言,人力部门不会对此有任何公开的解释,因为薪酬始终都是一件具有私人性质的事情”。

确有公募因人员冗余而裁员,但不是近期才开始的

从券商中国记者近日来多方了解情况来看,截至目前没有基金公司公开发布降薪裁员信息,但从一些基金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的一些细节来看,确有基金公司存在降薪裁员的情况。

以业内某家头部公募为例,市场近日传闻该公司要裁掉一定比例的投研人员。对此,有基金经理对券商中国记者说到:“就我了解的情况而言,该公募的投研部门的确存在裁员情况,但我并没有了解到有具体的比例,他们的裁员并不是近期才开始的,是个持续进行的过程。”

该基金经理进一步说到,他在较早之前就了解到该公募的裁员情况。此前一段时间里,该公司的裁员方式,是对内部个别不达标的投研人员进行劝退,但效果不甚理想。长时间拖延之下,该公募内部近期对此给出了明确的裁员规定。

另外,还有基金业人士对记者透露到,该公募整体员工数量目前或已达到千人规模,和业内同类公司乃至超头部公司相比,该公募的人员冗余情况确实较为明显。“很早就听说他们家在裁员了,这并不奇怪。”

另外,有接近该公募的相关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说到:“市场上转发的裁员比例信息,多半是错误的,甚至有些还是几年前的传言。实际上,裁员方面的数据在人力资源部门处,是严格保密的。为避免造成团队不稳定,也担心想挽留的人受影响而主动离职,只要不是特殊情况,一般不太可能会直接下达具体的裁员指标。”

公募降费让利背后,降薪实属正常

和严格保密的裁员信息相比,基金公司的降薪情况,描述起来会相对直观,也能从日常细节中找到具象化表现。

“据我了解,公司整体降薪幅度大约在20%左右,公司股东已降薪了,我们作为子公司自然也会跟随。当然,20%的比例只是大概的数,每个部门和不同业务条线等领域还会涉及到更具体的结构化方案,这个就比较复杂了。”某家大中型公募内部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透露。

另外,还有大型公募内部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说到一些细节。该人士表示,他所在公司的2023年年终奖还没发,但会大概率伴随行业降薪大潮而有所影响。这种影响,目前已表现在工作福利上。“比如,我们的饭堂近日就取消了非餐费补贴。之前除吃饭外,刷饭卡买些零食、日用品等都是可以报销的,但现在开始取消了。另外,公司茶水间的手工咖啡机也被拿掉了,换为价格更低的速溶咖啡。”

虽然降薪已是事实,但在基金公司看来,没必要对此进行不合时宜的舆论引导。“基金业2023年开启降费潮,这自然会影响到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市场对此也已有预期。对基金公司而言,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自然会对内降本增效。在内部运用成本中,人力成本又是较大的一块,自然会出现降薪裁员。”前述深圳公募内部人士说。

该人士对记者进一步说到,他2023年年终奖会降多少,目前还没有确切数,因为这些钱在2024年年中会发一部分,其余部分会在更后面陆续发放(这种递延发放做法,不能和降薪划等号,但会使得员工离职成本变高,收入预期也会变低),目前还无法论证这个事情,“截至目前,我的月薪没有明显变化,但有可能我是基础员工,中高层的月薪可能会有变化。所以说,这里面是高度信息不对称的,很难论证。即便是我们市场部门的领导,对部门情况了解,但对投研等其他部门,就不了解了”。

实际上,早在2023年基金业开启降费时,深圳某国企背景的公募内部人士就对券商中国记者说到,当时该公司2022年的年终奖还没发。“以往公司会在每年过年前多发一个月工资,但今年没发。财务说法,是担心多发之后,有些人需在发年终奖时退钱给公司。”

责编:汪云鹏

校对:王蔚


相关阅读

  • 项目建设市场开拓捷报频传 央国企着力谋新篇

  •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近日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要推动中央企业在开好局、起好步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切实改善预期、提振信心,更好发挥稳定器、压
  • 苹果Vision Pro将于2月2日在美国上市

  • 苹果公司1月8日宣布,苹果Vision Pro将于2月2日在美国上市,起售价为3499美元,存储空间为256GB,太平洋时间1月19日早上5点(北京时间21:00)开始预购。(界面新闻)
  • 学而思申请注册“主播橙橙”商标

  • 科技边角料获悉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日前申请注册一枚“学而思橙橙”商标,国际分类为广告销售,当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此外,不久前,学而思旗下学家优品(上海)科技有限
  • 七成公司业绩预喜 A股2023年年报预告进行时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新年伊始,A股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据东财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 月8日18时,A 股有66家上市公司率先披露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有七成公司业绩预喜
  • 19家上市公司连续五年每股股利超过1元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又创新高。以除权除息日来看,沪深北三市中,2023年有3541家公司实施现金分红合计约为2.14万亿元。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3
  • 东方甄选最新动作!

  • A股上证指数今日大跌,金融终端Wind因无法正常登录被送上“头条”,港股大幅跳水,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超3%。具体来看,A股方面,两市股指低开低走,午后加速跳水,沪指失守2900点,深证成指
  • 汝州市汝北食品有限公司召回公告

  • 本公司于2023年6月8日生产的江米条(350克/袋);在市场监管局的执法抽检中,因“过氧化值”不符合规定。现面向河南省开展2级召回。 凡购买以上批次产品的消费者,凭购物小票
  • 鸿博股份:控股股东所持公司4.62%股份被司法扣划

  • 【大河财立方消息】1月8日晚间,鸿博股份(002229)发布公告称,公司1月8日收到四川省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转达的《执行裁定书》,公司控股股东河南寓泰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寓泰控股”)持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基金公司降薪、裁员?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 公募“降薪裁员”传言,持续牵引着市场敏感神经。1月8日,一则“听说(排名)前20的基金公司被指导,今年年终奖停发了”的消息在圈内流传,成为继上周“某基金公司变相裁员”、基金公司
  • 一问到底丨为何公历2024年比农历龙年长12天?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布的日历资料显示,公历2024年为闰年,2月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而即将到来的农历甲辰年(龙年)则是平年,全年共有354天。为什么公历2024年比农历龙年多出了1
  • 外资加持,多重利好来袭!

  • 多则利好消息,密集来袭。1月8日晚间,多家A股上市公司集体出手,宣布回购或增持。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2:00,标题包含回购、增持的相关公告数量超过60份,涉及上市公司达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