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南繁,我在,我们都在!

日期: 来源:南方农村报收集编辑:南方农村报

 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城市里,是不是很久没有闻到那一缕带给你健康和力量的浓浓”稻香”。

还记得小时候下田在池埂上奔跑找忙农活的妈妈不小心摔倒在稻田里的风景吗?

还记得闻着稻香赤着脚拔草的时光吗?

听到镰刀割成熟稻子的嚓嚓声和朗朗的蛙鸣声。

怀念那童年的美好。

随着时光的流失,这一切离我们渐行渐远。

吊罗山脚下、陵水河畔、珍珠海岸、美丽陵水的国家南繁育种基地的田间正散发出浓浓的稻香,一阵阵早风吹过,稻香在空中弥漫开,沁人心脾。你可能还在梦香,但在这里南繁“候鸟”育种专家们早就开始忙活起来。

天色渐明的拂晓,漫长夜色还没有完全退去,像一张灰色的大网,仍笼罩了整个大地,灰蒙蒙地。邻村的鸡鸣仍在努力地唤醒着人们。远处的村、路、山初显轮廓。天空特别亮的那几颗星星仍在闪烁。路上还看不见行人,可能仍在睡梦中。这时有一个人影在田间左右移动,时而俯下身,双手垂下像是在吃力地拔起什么,时而立起身双手又像是握着什么向左投掷。

我走向前,借着拂晓的微光,这才看清楚,原来是山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候鸟”人才张士永教授正在田间拔水稻秧苗,准备上午做杂交的植株。

“张老师这么早下田”,“今天的杂交任务很多,要赶在开花前全部剪颖完成。”两个人对话,瞬间打破了宁静的清晨,像美妙的音符在稻香田里跳跃,回荡在下田的劳作中。

“清晨的露水很大的。”“没事,我穿着水裤。”循着张老师的动作,露水在空中舞动飘落,丝丝清凉打在身上,像雨水划过清凉,像稻香漂浮的芬芳,如睡梦般的期许。

太阳从山的那侧跳了出来。下田的南繁“候鸟”人才开始逐渐多了起来,有中科院植物所工程师宋波、陈丙堂,天津农科院的童继平副研究员、河南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徐九文研究员,沈阳天域稻业首席育种家史崇友教授等,开始一天的工作,拔苗、挂牌、剪颖去雄、套袋、授粉。这是每个南繁人每天重复忙碌的工作,为了那一抹稻香,为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硕大的太阳像一樽大火炉高高地挂在头顶,周围一丝云彩都没有,烤在身上,火辣辣地,晒得人汗珠直往下流。基地的两条大黄狗躲在树影下,拼命地伸出舌头,快速地喘息,努力驱赶天热的不适。邻村的老水牛斜卧在水中,一刻都不肯起来。老乡的一群家鸭也漂浮在水面上一动不动。房间内钟表嘀嗒嘀嗒地响,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过,懒洋洋的我躺在床上计算着水稻盛花的时间,如徘徊期待宝宝出生的那一刻,不自觉总是用眼斜看床头的钟。已经十二点,因为天热今天水稻盛花较往日早了些,该去田间授粉了。

流火的时间授粉是每个“候鸟人”都必须战胜的能力,就如同战胜又难又烦的南繁工作一样努力。我的一只脚刚伸到门外,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如汗蒸房般热。我下意识地把脚神回,不行,丰收的田野,一抹稻香、一粒种子的希望驱动每个“候鸟”人,必须走出房门,走向田间,下田。

当我走到田间,看见一个个熟悉的身影都已经在田里授粉。他身材魁梧,体形微胖晒得黝黑,正是候鸟人本色。他时而附身,看似在寻找什么;时而站立握穗,那是在授粉套袋。我走向前去打招呼“张老师在授粉呢,今天可真热呀!水稻花开得早”,边说边瞄了他一眼。汗水早已湿透了张老师的衣襟,额头的汗珠正随着抖粉的节奏四处飘落,有的落在稻叶上,有的落在稻穗上,还有的落有稻花上,击中拌着稻香的花粉四散飞落,落在颖花的柱头上结果成粒。

我忽然喊道“张老师,这是稻香的味道,你的品种稻香很浓呀!”,我如获至宝地喜欢上这个品种的花粉。如果给生活添彩,我喜欢稻花盛开的时候。看着抖落的花粉,想像着落入柱头的瞬间,既是汲取,又是希望。

希望是什么?创新点亮希望,是对南繁育种硅谷、中国的饭碗装中国粮燃起的希望。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用他的一生诠释着南繁育种精神。从1968年到海南省三亚南红农场从事南繁育种工作,53年如一日,每年冬季都能在南红农场基地见到他在田间忙碌的身影。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践行了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使得中国人的饭碗满满地装上了中国粮。

李登海,中国紧凑型玉米创始人,1978年来到海南开展南繁育种,在这里他已经度过了43个春节。他育成的掖单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开创了紧凑型玉米的先河,产量不断刷新记录,推广面积节节攀升。他的玉米育种基地在三亚南滨农场,一年四季均在种植,每一季玉米收获后,继续种植下一季,为紧凑型玉米的全国推广贡献南繁力量。

郭三堆先生和他的科研团队南繁育种中率先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植株,为我国“抗虫棉”育种上开创了先河。

谢华安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南繁育种再生稻科研研究,育成的“汕优63”再生能力特别强,实现了再生稻在我国农业生产上的突破。

张士永教授已经南繁育种18个年头,育种系列圣稻品种,为山东水稻品种推广贡献了南繁力量。

艰苦卓绝、拼搏进取、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南繁精神,不仅创造了杂交水稻,也成就了紧凑型杂交玉米,也激励着新一代育种人,敢于直面困难,勇攀科研高峰,追随着老一辈科学家的南繁精神和南繁育种家足迹,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实现南繁梦而追逐。

每当北方冰天雪地的时候,南繁人在海南明媚的阳光下挥汗如雨,时而持锹灌水,时而握肥撒扬,时而背壶喷药,剪颖去雄......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坚持梦想,持之以恒、努力踏步前行,为建设种业强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默默奉献。

立足种业振兴“三年打基础”的最后一年,也是扎实推进开局起步的关键一年。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顺势而来,以会为媒,围绕主题“中国种业振兴 南繁硅谷崛起”设论坛、搭平台、展成果、聚智慧、引发展,4月1日至4日,种业人相聚三亚!

作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海南分子育种基地高级工程师刘华招

写于2023年3月18日晚,海口

作者(左1)在田间 剪颖去雄

相关阅读

  • “科技”加持助力“活稻飘香”~

  • 春分至,万物生。走进高要活道镇禾地咀村,映入眼帘的是连片郁郁葱葱的水稻秧苗,一排排葱绿的秧苗,整齐排列在稻田中间。谁能想到,曾经闲置的荒废土地,如今成为水稻种植基地(核心示范
  • 农耕妙旅·记住幸福的田味

  • 春拂枝头,盎然回暖天;风过长阶,枯枝逢新绿。在这万象更新的烟花三月,济南泉景中学小学部五年级级部组织开展了“农耕妙旅﹒记住幸福的田味”农耕研学活动,通过“农事+体验”“观摩+
  • 北迁候鸟“先锋部队”抵达兴凯湖

  • 近日,中俄最大界湖兴凯湖迎来今年的首批候鸟,数千只大雁、野鸭飞越千山万水,又回到美丽的兴凯湖畔。成群的大雁、野鸭时而在天空盘旋,时而在积雪融化后的稻田和水边觅食。兴凯湖
  • 茌平:田间把脉 稳粮保供

  • 3月22日,在茌平区杜郎口镇鲍庄村,区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正在为种粮大户讲解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连日来,茌平区积极响应全省“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
  • 百泉村:美丽乡村添“新绿” 农民插秧正当时

  • 村民在插秧拖拉机在犁田本报宁明讯(记者 卢秋英)人勤不负好春光,三月田头春耕忙。眼下,正是早稻插秧的好时节,宁明县各乡镇的田间地头春潮涌动,农民们不负好春光,抢抓时节开展早稻
  • 农户改造打药机 农田管理有“智慧”

  • “三十亩多地,一个多小时就能打一遍,比过去人工喷药效率高多了。”日前,在田柳镇李家宋村,一名农机手正驾驶自己改造的打药机对麦田进行喷防作业,一趟下来就能给十米多宽的麦田完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南繁,我在,我们都在!

  • 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城市里,是不是很久没有闻到那一缕带给你健康和力量的浓浓”稻香”。还记得小时候下田在池埂上奔跑找忙农活的妈妈不小心摔倒在稻田里的风景吗?还记得闻着稻
  • 多位市民收到诡异陌生快递!警方紧急提醒……

  • 最近,安徽、陕西等多地警方接到不少市民报案称自己收到了陌生快递快递盒子平平无奇里面是一个杯子有这样的↓↓↓或者是这样的一张宣传单+一个杯子↓↓↓还有这样的搪瓷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