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2023 年,再次翻开杂志的版权页

日期: 来源:乌云装扮者收集编辑:☁️


“印刷杂志是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新媒体”。


尽管和自身业务相比,公开发行的印刷杂志已经不再是“杂志社”的核心业务,但是当越来越多的品牌自出版杂志走入消费者的生活,杂志似乎有了崭新的用途:重塑品牌信息的权力。


与此同时,内容创作行业正在与时代产生拉扯,人们如火如荼地讨论着 ChatGPT——当人工智能可以完成邮件、视频脚本、自动翻译时,“编辑”这个工种又被推入了新的时代。


提到“权力”,杂志编辑曾经是走在“最前面”的人群之一,例如《九月刊》展现的时尚主编,成为封面人物的模特、明星,把入住奢华酒店和邮轮当成工作,出入顶级餐厅,和名利场中的名流发生对话,散播一手八卦……哪怕只是十年前,年轻人对杂志编辑的工作,仍然有无限向往。


我们眼中,杂志编辑,一直是被低估的职业之一。如果只是“会写稿子”,那么就不是编辑。如果只会瀑布式的微信图文,那就不是杂志编辑。一页杂志纸张上的信息程度、版式和阅读节奏,都不相同。协调拍摄。协调艺人。协调稿件,修改稿件,安慰作者,激励作者。协调插画师。协调公关。出差采访。参与校对。协调版面,协调设计师。策划选题,承担责任。现在还要会做广告,要见客户。要会给新媒体准备物料,还要会盯视频。要认识翻译,要去参加各类活动。要有审美。最可怕的是还要会喝酒,甚至要会垫付制作费……


但 Z 世代的年轻人是否还这样认为?


我们当然不能用个人观点或者单纯从对杂志的喜爱来解释这个问题,毕竟杂志是我们内容方法论的重要来源——更丰富的结构,更深度的内容,更权威的视角,更完善的视觉,甚至更有层次的阅读节奏……


因此,我们决定翻开杂志,在“版权页”里找到他们的名字——邀请国内不同杂志、不同岗位的编辑,在 2023 这个辞旧迎新的年份,从“制作内容的人”这一身份开始,带我们重新认识杂志。


杂志还在出版,杂志编辑们的工作也不会停止。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慷慨地提供了很多幕后资料作为更新鲜实际的例子。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博主的现在,杂志的制作成本明显被压缩,内容方向也有了较大改变,但杂志编辑们以行业内部的视角,再次向我们解释了传统杂志的流程,和渐渐陌生的魅力。


*人物顺序参考了主流杂志内页各岗位在版权页中的大致位置



只要彼此尊重和信任

就没什么大问题

《时尚先生 Esquire》文化娱乐总监  暖小团

艺人

沟通

统筹


Q:能否用一句话说明/介绍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A:入行13年仍工作在一线的明星编辑+艺人统筹,在拍摄预算有限的时候也要充当制片。


做这行遇到突发状况是很常见的:


有因为演员迟到全部拍摄延迟;有外拍被人举报集体被城管赶走;有疫情期间拍摄没成功还把艺人直接落地隔离了;有艺人让我给他跟团队点了一大堆吃的,但每个菜只吃一口甚至完全没动全部堆在休息室扔也不是留也不是;有看合作的酬劳没到账绝不出化妆间的;有天气原因导致拍摄整个泡汤的;也有作者跟艺人宣传因为一个话题能不能问吵得不行干脆一走了之……早些年刚入行的时候第二天有拍摄我头天晚上是睡不着的,生怕有什么突发事件发生,这些年淡定多了,除了重大拍摄都能平常心,毕竟你再紧张都没有用,一切计划外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


将心比心的道理我是明白的,因为职业不同,所以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


可能从编辑的角度会觉得,杂志的调性是固定的,凭什么按艺人个人喜好选图?但艺人会想,你凭什么发一张我不喜欢的照片?因为我是编辑,我会想,你不要迟到因为rundown是早早就确认好的,但是经纪人会想我家艺人头天晚上大夜戏,你凭什么要求他第二天一早起床。我是编辑我会想,提纲上就这么几个问题有什么不能问的?宣传可能会想,多少个黑子盯着我呢,真出了问题被骂的敢情不是你。所以你看,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其实没有定论,视角不同,看待问题的态度就不同。只要能替对方想想,照顾对方的感受、彼此尊重和信任,就没什么大问题。



我个人非常喜欢人物专题。


《时尚先生 Esquire》的栏目“人生的意义”是各个版本的固有栏目,也叫做“The Meaning of Life”,主角基本都是中年男士,第一人称的方式行文,有跟读者面对面聊天的代入感,非常亲切,听他们说话是非常过瘾的,很有收获。



去年 6 月我还完成了“北京人艺 70 周年特辑”的特刊,差不多七八十页的内容,花了我三四个月的时间,非常非常累,但是也觉得痛快。


除了常规的上班时间,我几乎都在北京人艺的剧场、排练室和化妆间泡着,在人艺的博物馆听听讲解,看年轻演员培训和练功,看濮存昕老师的话剧排练,看人艺五虎的演出,看演员给自己化妆,也演出中场休息时看看观众的感受,泡到最后,人艺的所有保安和食堂阿姨都认得我了,出出进进完全不受限制。



以前的杂志基本上以图文的形式呈现内容,后来开始,每本杂志都要在封面明星拍摄时加入视频拍摄这一部分,可能是个花絮,还可能是个封面预告的剪影,客户也可能提出呈现更多产品细节的要求,它显然需要更多创意和一套完整的主题策划。


●《时尚先生 Esquire》2022 年 3 月封面人物张震 摄影:林炳存 Joshua Lin 


我认为杂志是小众而骄傲的,它很高冷,你们随便流行自媒体,但我不变,甚至从 20 块的价格涨价到了 30 块,因为有一些人是忠实的杂志拥趸。很奇怪,之前有艺人和客户分别跟我说过类似“新媒体也不错,但我还是喜欢纸刊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的话。


杂志并不会被新媒体替代,从业者初见新媒体来势汹汹时的焦虑期已经过去了,就像电视机并不会代替收音机,飞机也不会代替动车一样,它们是不同的载体,适合不一样的人群,可以实现共存的。


《时尚先生 Esquire》是描述成熟男性理想、兴趣、好奇心以及热情生活的杂志,包含前沿的时尚资讯和具有实用价值的生活消费指导。




想通过服装造型来传递

自己对于时装的解读和风格

《嘉人 Marie Claire》时装编辑  Cassie

时装

造型

模特


Q:能否用一句话说明/介绍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A:简单来说,我的工作就是向人们传达美好的视觉体验,用不同的方式去呈现美好的与时装相关的产品。


我入行有 10 年了,开始从时装助理做起,对于服装这一项来说,觉得杂志更多是一组组片子的承载平台吧,在那个阶段就想拍一些漂亮的片子。


后来做了编辑,我觉得拍一组漂亮的片子应该是一个最基础的底线,更多的要考虑我们的选题要表达什么,能通过它,带给别人什么。我觉得时装编辑们的共通点应该都是看到新一季的衣服的时候那种兴奋感吧。对我来说,想通过服装造型来传递自己对于时装的解读和风格,在造型上有一些自我表达。



我的工作流程,前期是选题的策划,寻找合适的人选、场地,以及与各个人的沟通。


我觉得沟通在这份工作里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每一次拍摄它不是你自己完成的事情,而是许多专业的人一起努力完成的事。所以要让每个人都能理解你想要的感觉是什么,通过这个片子想要表达什么,这是很重要的。


● 拍摄现场,摄影师、灯光师、模特等等工作人员需紧密配合


视频媒介兴起后,传统纸媒会有一些难度。因为纸媒比较平面化,呈现方式相对比较“死”,不像视频动态的方式,能实现和传递更多的情绪共鸣。


我认为新媒体非常讲究时效性,例如今天发布一场秀之后,它们需要即刻有一个反应的报道。杂志更注重质感,需要花比较长时间的策划、筹备、拍摄、后期,各种细节反复推敲,达到比较完美的状态。


● 部分 Fitting 过程记录:在正式开始拍摄前,需要把搭配好的衣服提前穿在真人身上看看效果,这个过程是 Fitting


我觉得现在做时装编辑的痛点可能有两点:一个是,所有物价都上涨了,但是时装编辑的拍摄预算没有变,所以每一个时装编辑都是非常好的财务哈哈,要平衡每一个环节的支出。第二点是,有时候,一些可能不尽如人意的衣服是必须要拍的内容。


● 最终的杂志呈现,可以试着找找这是 Fitting 过程中的哪一套衣服?


相对来说,疫情期间,我感觉没有一个令自己特别满意的作品。因为确实没有以前那么“自由”,会受到很多限制。心情也会比较压抑。


但是最近的话,有拍摄一组关于关于热“爱”的故事,拍摄的是一些热爱滑板运动的年轻男女的时装故事。我感觉,这个可能是对自己状态的一个唤醒吧。



有时候我也会和同行交流,如果有一天不做这个了会做啥?大部分人都是说……不知道。我觉得能在这个行业做时装编辑的人都是出于极大的热爱,把一份兴趣当做工作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所以有一天不做杂志了,可能就是退休了吧。


《嘉人 Marie Claire》为女性提供彰显个人风格的时装、美容专栏和相关深刻的话题,以细腻的女性视角展现多元化生活。




让信息变得有系统性、

深度和实用价值

《智族 GQ》生活方式编辑   Leon

城市

生活

专题


Q:能否用一句话说明/介绍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A:公众人物的潜在影响,城市生活的点滴变化,专题编辑就是将身边与新闻里的事情用新的逻辑与概念重新讲诉,希望别人和自己一样,认为这些都值得关注。


2023 年是我入行以来的第九年。从我入行开始,纸媒一直都在经历来自新媒体的考验。但从内容上来说,信息载体本身就决定了内容的形式与架构。如果要说变“难”了,很大程度可以说是杂志的内容不能偷懒了。


无论是时尚还是生活方式,人们的信息更新速度远超纸刊的发行频率,因此,纸刊编辑更需要用专题思维去整理信息,让信息变得有系统性、深度和实用价值。


● 办公桌一角和放在手边用作记录的小本子


除了有会议,我们一般都是从中午开始工作。编辑的工作似乎是可以随时开始,随时结束,编辑会尽可能地掌握工作节奏。加班是家常便饭,没有加班,我的工作都做不完,全靠它了!


《智族 GQ》没有专题编辑这个组别,但是我们确实是在做专题。我认为专题编辑的痛点和爽点可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主题永远在变。


● 近期参与制作的结合 UCCA“下城往事”展览的艺术专题


专题与服装、旅行或者其他纵向领域不同,专题每一期都会面对不同的主题。专题编辑似乎很难从某个单一领域获得满足,一定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边界,但却很难有纵深领域编辑的那种深度。有的编辑可能看一眼,就知道某款珠宝是哪个品牌,哪位设计师,甚至是哪年的作品,这是超能力吧。


今年印象深刻的是 1 月刊,其中包括一本网球别册。



所有的工作人员不是在阳,就是在阳的路上与康复中。摄影师、模特、作者……所有人像在参加一场马拉松接力赛。我们现场拍摄也会给到很多受访者压力,当然也非常感恩他们对我们的支持。


之所以印象深刻,不是因为采访到了多么了不起的人,或者片子拍得多美(当然都做到了!)。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里,还有很多人对自己做的事情拥有信念感,为了一本杂志,人们愿意做出如此重大的努力。


● 居家办公时会有“皮蛋大人”的陪伴


这么多年来,杂志对我的意义本身没有改变,只是越发成为我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杂志对我来说是我的生活,也可以说是我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做杂志前,我存不存在于这个世界都无所谓。做杂志后,我好像也不是那么孤单了,这个世界好像也不是那么无聊了。


难以想象如果有一天不做杂志,也许是做跟艺术相关的事情,例如,去美术馆做保安?


《智族 GQ》是知名的男性时尚生活杂志,其内容包含时尚、风格、艺术、美食、电影、旅游等与男士生活相关诸多领域,启发男士们看起来更锐利智慧。




“大自然”“韧性”“谦卑”

这些字眼变得格外具体

《FOOD & WINE 吃好喝好》编辑主任  不修

美食美酒

饮食文化

故事


Q:能否用一句话说明/介绍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A:站在餐饮圈子的边缘,采访米其林大厨,也报道少数民族的宴席。


我每日规律上班,选题策划、拍摄采访、修改文字、调整版面;策划活动、做方案、沟通客户、执行活动……或许你想听在什么时候我会因为工作吃到“美食”,机会是有的 —— 活动、邀请、采访等,日常其实和普通人一样。


其实,过去一年在内容执行上是无比失落的。几乎在每一个选题节点都会遇上疫情,很多选题因此改变了执行方法,比如远程采访、远程拍摄等。但对于媒体来说,“在场”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事件的背面。饮食文化类媒体格外不能闭门造车,它连接土地、农人、主厨、消费者、供应链、评论家、作家、摄影师、读者……在这个过程中,与其说满意,不如说“真诚”——


去年 8 月,受邀去宁夏夏桐酒庄采访,真正与土地站在一起的人是不一样的。因为曾经有过很多设定好的无聊的采访体验,所以对这次采访原本没报太大期待,但无论是庄主还是酿造师都非常认真、诚恳地回答了问题,言之有物。


●《吃好喝好 FOOD&WINE》12 月刊「酒庄特辑」夏桐酒庄版面。


栽培师高、瘦、黑,戴着眼镜,说话与走路都飞快。采摘季他每天 6 点就会出现在葡萄地里,下午 4 点,他在西北的烈日下,带我们看黑皮诺,讲解种植管理的方法,然后随手采一片叶子折断叶杆给我们看汁水流动,顺手摘一串葡萄让我们品尝。


● 栽培师采摘下尚未成熟的霞多丽。


“农人”与城市居民的区别就在于,当我们还以一种优越的姿态、滋哇乱叫地惊讶他怎么就折断叶子的时候,其实他很清楚,植物、土地与自然的韧劲,人的韧劲,以及伤害与爱护的界限在哪儿。


所以,当他在太阳地里谈论 2020 年的早春霜冻让一年的辛苦都白费了;回忆他打电话给庄主,庄主只回了他一句“没办法,这就是大自然”的时候,他眼里是含着热泪的,在场的人都会跟着动容沉默。这时,“大自然”“韧性”“谦卑”这些字眼变得格外具体,这就是“在场”的魅力。


● 每一列葡萄藤前都种着一株红月季。一方面,为了美观;另一方面,月季娇嫩易感染虫菌,可以作为天然的预警器


我从业的时代视频已经兴起了,只是我选择用图文的方式来说故事,但这并不代表这本杂志没学会用视频来表达,毕竟现在是全媒体时代。


但是,文字与摄影的力量是无法被取代的,而它的“难”并不是因为视频传播的存在,而是它本身的难度,我们究竟是要自圆其说还是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图文传播不如视频能快速地取悦读者。这并不怪时代,而是因为人类本来就是这样的动物,深度阅读长而苦,人类向往短与甜。


《FOOD & WINE 吃好喝好》提供经过严格测试的食谱和最值得信赖的餐厅、饮品、美食旅行和家庭报道,也对食材背后的饮食文化和人的故事展开探索。




杂志编辑的工作

还让我发现了旅行的疗愈能力

《悦游 CondeNastTraveler》编辑  Chico

旅行

酒店

体验


Q:能否用一句话说明/介绍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A:找到好玩的、优秀的旅行目的地、酒店和旅行路线或者方式,然后再用合适的方法把它记录下来。


我入行的时间并不算久,但来到《悦游 CondeNastTraveler》之后,我对什么是制作旅行相关的内容有了一个系统的认知。其实旅行不仅仅是书写入住酒店的体验或者介绍奇特的风景,设计一段路线、探索更多好玩的东西、找到更新鲜的表达方式,可以更“事无巨细”地展现一段美好旅行。


在 2022 年我们制作了关于西北的《高原之上》旅行时装大片拍摄,这也是展示美丽目的地的方式之一。其实拍摄过程还蛮曲折的,原计划拍摄地是拉萨——本想着人生第一次进藏,红景天之类上高原要用的药物都已经买齐了。结果那段时间状况比较晦涩不明,出发前两天我们得知不能过去,只能临时做了调整,改到青海拍摄,虽然艰难,但还是很好的完成了。


更宽松的环境对我们这样以旅行相关内容为主的媒体来说非常重要,这种事情近期再没发生,一切都更可控了。


● 最终的杂志页面呈现

● 拍摄现场花絮


作为旅行杂志的编辑,我们还要尝试去发现尚未开始流行的目的地,这其中的痛点在于新媒体的创作者们会比杂志行动更快,但杂志又可以制作比自媒体更深度、准确的内容,还是要看你如何取舍了。


就像《悦游 CondeNastTraveler》制作的酒店金榜,我们也许不会在某家酒店开业当天就跟进报道,但经过实际体验呈现的最终榜单,它的质量和公信力在旅游以及酒店行业还是得到广泛认可的:



杂志对我的意义,小时候它当然是为数不多的信息获取渠道。而现在除了是一份工作以外,这份工作还让我发现了旅行的疗愈能力。


去年策划了一场江南“诗意乡村”之旅:新余、婺源、余姚……其中一些地方我倒是曾去过,但这趟旅程是和我的家人一起,能更好地与家人分享我的生活和工作,真实地去感受,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原来的语言文字层面。当看到他们的笑颜时,我能感受到杂志工作制作内容的成就感以外,之于我本人的意义。


如果让我想象有一天不做杂志了,我可能会去当个”世界的水手“吧哈哈。


《悦游 CondeNastTraveler》以“旅行之真谛”(Truth in Travel)为宗旨,内容涵盖旅游目的地、酒店、美食与美酒、行装、购物、美容等与旅行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方面。




有时候也不只是为了美

其中蕴含的东西要自己来找

《ELLE DECORATION 家居廊》创意副总监  Kevin Ma

设计

艺术

空间


Q:能否用一句话说明/介绍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A:在一个设计艺术类的杂志中负责拍摄和创意视觉工作。


对杂志和新媒体而言,我觉得二者的世界观是相同的,都试图分享一些东西并让读者看见,但具体执行的方法论是不同的,比如某些时候新媒体用更直接的故事来让读者接受,而杂志有时候是有点“难”读的,这里不仅指文字长度,编辑们喜欢把东西“藏”起来,有时候也不只是为了美,其中蕴含的东西需要你自己来找。


我在今年的 1 月刊中制作了与艺术家崔洁相关的专题,前半部分是相对常规的特约作者与艺术家对谈。



崔洁的绘画与城市雕塑、纪念碑这些社会主义议题是有关系的,所以关于后半部分的呈现,我在北京又找到 5 个相关雕塑,这些雕塑不是传统意义上在美术史里有艺术价值的雕塑,它比较偏社会主义形态,比如螺旋上升代表发展繁荣等等。


《ELLE DECORATION 家居廊》不是一本纯艺术杂志,当你有想要表达的东西时必须结合杂志主题,这也是每个其他类目杂志编辑工作时会遇到的问题。我选择为雕塑搭配一些昂贵的家具,那是些精英主义的东西,也想借此表达两种意识形态间的冲突与矛盾。


● 最终杂志呈现

● 拍摄前的部分方案


选择合适的摄影师也是编辑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你必须了解哪一位摄影师适合什么风格的拍摄,比如有的摄影师更适合工业感强的空间,另一位摄影师可能擅长拍摄传统古色古香的空间,如果选不到合适的摄影师导致最终成片效果不好,编辑也应该对拍摄成果负部分责任。


● 摄影师 Boris Shiu 拍摄的日照喜来登酒店大堂,以及大堂陈列的德国艺术家 Anselm Reyle 金属雕塑作品《Windspiel(Curved Rhombus-2)风铃(菱形 2)》


有些编辑做杂志是因为喜欢做媒体,但是我觉得我做媒体是因为喜欢做杂志。小学就喜欢,那时候用 Excel 表格排版,打印图片再手写文字,制作了人生的第一个 Zine 系列,叫做《恐龙杂志》,到今天我还留着它。


而现在杂志带给我的除了更自由多样的表达空间外,在工作中见过并爱上的东西也会回归我的生活,比如在新家装修时,看过的美好设计会在脑子里排列、变形、组合,我也尝试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实现它。


● 小时候制作的《恐龙杂志》Zine

● 新家一角


《ELLE DECORATION 家居廊》提供装饰灵感、建筑和创意,也包含艺术、文化、旅游指南等等一切可以让你创造更美好生活的东西。




是杂志社内的沟通枢纽

也是编辑部的大管家

《时尚先生 Esquire》流程编辑  三金

流程

表格

时间线


Q:能否用一句话说明/介绍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A:流程编辑是社内的沟通枢纽,也是编辑部的大管家。


杂志流程编辑到底是做什么的?听上去好像只要管好编辑流程,保证杂志顺利出版就可以,但实际上,流程编辑除了一般不直接参与杂志内容的策划和制作,在流程上还是需要认真细致严谨,做为各个环节的枢纽要随时保持和编辑、发行以及印厂同事的沟通,流程编辑是杂志社内的沟通枢纽,也是编辑部的大管家。


P 数

栏目

责任

编辑

责任

美编

拍摄

时间

预计交

稿日期

实际交

稿日期

预算

备注


_

封面


_


_


_


_


_


_


_


_

卷首


_


_


_


_


_


_


_


_

版权


_


_


_


_


_


_


_


_

目录页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杂志流程表


可以说默默无闻,但无处不在。我不喜欢被别人关注,默默地为大家服务,配合同事们完成各项工作就很好。流程编辑是最适合我的岗位。


就职位本身而言,视频媒介兴起后杂志工作并没有比以前更难做,某种程度上讲反而比杂志鼎盛时期轻松一些。在杂志辉煌时期,9-12 月刊每期大概 500 页左右,现在是以前的一半,就排版位这项工作上来说反而轻松很多。


封面

广告

卷首

广告

目录

目录


 2

 4

 6


版权

小程序

版权

版权

单品 4P



 8

 10

11 

 12

13 


单品 4P

搭配 4P

搭配 4P



 14

15 

 16

17 

 18

19 


联名 2P

专栏 4P

专栏 4P



 20

21 

 22

23 

 24

25 


汽车 2P

封底



 26

27 




● 杂志部分版位图,展示杂志的具体结构如何排布,纸单面为 1 P


杂志流程需要面对面对接工作的环节很多,之前居家办公对于流程编辑的工作还是比较受影响:不能实时的面对面沟通,编辑看彩样也很不方便,需要采用闪送或顺丰同城送来送去的方式,很麻烦也不安全。


而如果有一天不做杂志了,我想享受生活,环球旅行。


《时尚先生 Esquire》是描述成熟男性理想、兴趣、好奇心以及热情生活的杂志,包含前沿的时尚资讯和具有实用价值的生活消费指导。




我喜欢印刷品的味道

《周末画报 Modern Weekly》城市版美术编辑  丸子

版式

视觉

信息层级


Q:能否用一句话说明/介绍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A:运用设计软件将文字和图片排列组合,是寻求更好视觉呈现的工作,但又好像不是设计师。


我从 2008 年毕业开始做美术编辑,中间有 8 年时间在做别的,做美术编辑的时间 7 年左右。 在三个不同性质的杂志社工作过,做过月刊、半月刊和周刊。


刚开始从事杂志美术编辑的时候是因为自己喜欢,并且当时杂志还是最火的媒介,在自己喜欢的行业工作,快速学习和成长。现在这份工作让我的生活变得有规律,以及有稳定的收入。


每天会等待稿子,有素材了就开始工作。现在做周刊,每周工作量比较平均,并且工作量不太大,如果没有比较急的稿子可能我会在下午开始工作,准时下班。每周五是截稿日,需要把本周的杂志完成版面发送给主编以及老板确认,周五或者周末有时候需要等待确认的话会小加一会儿班。


● 杂志版面在 Adobe InDesign 中的样子


设计排版的关键是细节处理,刚开始杂志美编工作的时候杂志的传播量还很大,那时候的杂志文字和图片都很多,如果在排版的时候细节处理不好,印刷出来后会特别明显,整个版面会显得松散不精致。这么多年已经养成了一些对齐,量间距的习惯,甚至有一些强迫症。


● 最终确定的版面


新媒体与纸媒在制作周期上不同,传统纸媒的制作周期最短也需要一周,企划、撰文、编辑、校对、排版、印刷等等,一系列的流程下来耗时长且不易修改,在对新闻、热点的传播上来看比新媒体慢太多,输在时效性上。


视频媒介对传统纸媒的冲击不小,但是在设计、平面这一块来看其实该遵循的标准还是没有变的。当然从传播量上来看,视频媒介的传播量会更大,这一点对传统纸媒来说是更“难”做了吧。


● 印刷出的最终实物


我喜欢印刷品的味道,虽然日常生活中不会每天看杂志了,但是始终坚信杂志不会消失。随着时代变化新媒体的发展,纸媒美术编辑需求越来越少,失业警告!另外就是,常年手腕痛和肩膀痛,哈哈!


或许,有一天杂志又会再次杀回来成为主流媒介也说不定。


《周末画报 Modern Weekly》包含新闻版、财富版、生活版和城市版,以更宽广的关注领域打造具有中国视野的日常读物。



编后


虽然最初是看到“微软将 ChatGPT 接入必应”这样的消息和后续,才想到了编辑这一职业的延续性,但最终是因为毕业后就开始新媒体的同事感到困惑——他们不知道杂志编辑具体是做什么的(“就是拍明星吗?”)——我们才决定借一个选题重新介绍编辑这个职业。我们认识并且采访的编辑更多是在时尚杂志社或是生活方式杂志中工作。


这些岗位并不全面。比如,曾经很多时尚杂志社还有“视觉编辑”“图片编辑”这个职位,为了确保图像风格的一致性,不让视觉失控;比如,“全媒体编辑”曾经的职能是作为印刷杂志和新媒体平台之间的纽带,而现在很多杂志社已经默认所有的编辑都应该是全媒体编辑;至于主编这一职位,我们没有加入,因为通常意义上,一个主编就是杂志的本体,介绍主编,不如翻看杂志。


其实,我看了采访,觉得很多工作的实质内容和从前相比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但这些工作的影响力、作品要应付的声音,和从前已经大不相同了。有时候,作为曾经的杂志人,我也怀疑如今的读者是否还有机会看到真正的杂志?我是说翻开纸质杂志,而不是在社交网络上,仅仅是“阅读”了杂志的封面、对封面上的艺人造型品头论足,而实际上很少有人真正知道一本杂志整体的价值和质量。


读者也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也会怀疑,如今制作杂志的人,是不是真的喜欢这样一种内容产品?据我所知,市面上能够买到杂志的地方寥寥无几,许多杂志的真实发行量一直是个迷(但广告客户总能收到杂志)。前段时间,我听说书店的杂志订阅部门又接到了几个来自时尚杂志社的订单,我感到很高兴,并非因为订单自身的价值,而是因为,当编辑们终于也恢复了杂志的阅读和审视,我们不至于现在就对行业失去信心。


毕竟,你很难想象,杂志社里的编辑,连杂志都懒得看。


每一次,当我翻开像 Popeye 这样的杂志,都会感慨这样一本杂志之所以还能继续办下去,并非因为日本人还在看杂志或是有阅读杂志的习惯——虽然这样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这未免太表面——而是因为编辑们的工作及其工作成果,也就是说这本高质量的杂志,即便面对浩瀚的信息网络也无懈可击,那么,制作这本杂志的人,该有多用心,多热爱自己的工作,多么藐视新媒体。因此,只是看到密集的图文信息也会感觉自己的生活被激励的程度。


就像开头说的,我认为最近十年,杂志编辑的工作被低估了。这种低估是系统性的。真正的读者减少,一个封面在粉丝心中的口碑覆盖了杂志的真实质量;它甚至造成了编辑内部的自我怀疑,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读者在阅读杂志时的乐趣;广告商随波逐流,更多的投放是在追求转换,而不在乎文化价值的匹配……


并不是真的期待杂志业再次辉煌、煽动读者大规模地重返纸张阅读。不过,在信息时代,高质量的阅读依然区分着我们日常文化生活的层次,杂志编辑的工作不可替代。最后再次感谢每位分享的媒体人。


乌云

监制:乌云

采访:大陶、y   特邀编辑:大陶

插画:力力  版式:Andy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再关心一下时尚吧,从 Vogue 首位黑人编辑的遗产拍卖会开始

当别处新店越来越像在国外,北京集合店却越来越像北京

2023 黑珍珠餐厅榜单发布,精致是一种被低估和误解的个性

只有鹿消失了

做杂志、做展览、做音乐,他们把护肤品牌做成不听话的野兽

3/2023

试刊

ZAGREB

< 向左滑动

位于克罗地亚的失恋博物馆正在开始一场展览,有趣的是,这家博物馆并非只提及爱情,也不仅仅是浪漫,所有关系都可以是情绪化的。比如一位退伍军人捐献了自己使用很久的一条假腿,又或者美国有人在病情康复后寄来一些没用过的针灸笔,每个展品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


但请注意,博物馆制定了永远不归还任何东西的政策,即使捐赠者与他们的“前任”又走到了一起。

插画:力力

资讯:y

模特:柴犬小猴

常看常新的旅行、媒体观察和日常随笔。前往京东、当当等网站搜索“乌云装扮者”,就能找到这两本书。

Jetlag Books 创办于北京三里屯,是以“分享世界资讯、美和创意”为宗旨的独立书店,亦是创造美和趣味的文化创意机构。

JetlagBooks 三里屯太古里店

山海四合 by JetlagBooks

关于人文、旅行、审美的微博杂志

​​

相关阅读

  • ChatGPT 团队揭秘:3 清华、1 北大、1 华科

  • 来源 | AIGC开放社区转自 | DatawhaleAminer和智谱研究发布了《ChatGPT团队背景研究》报告,深度揭示了这款火爆全球应用的背后团队的总体人员架构。调查发现,ChatGPT团队只有8
  • PDF 预览和下载你是怎么实现的?

  • 前言在开发过程中要求对 PDF 类型的发票提供 预览 和 下载 功能,**PDF** 类型文件的来源又包括 H5 移动端 和 **PC 端**,而针对这两个不同端的处理会有些许不同,下文会有所提及
  • 前端工程化-VSCode插件集成脚手架和组件库

  • 目录VSCode插件能做什么?VSCode可扩展能力有哪些?如何开发一个VSCode插件?VSCode插件如何集成基建的脚手架和组件库?(FAW保姆级教程)前端常见插件的实现原理分析?前言我们程序员
  • Fabric.js 自定义控件

  • 本文简介带尬猴,我是德育处主任虽然 Fabric.js 提供的基础功能已经很丰富了,但有时难免需要定制一些需求。比如本文要讲的 『自定义控件』。掌握创建自定义控件这个功能,能够创
  • 小保当矿业公司:“智”变背后的科技力量

  • 机声隆隆,转轴飞旋,硕大的采煤机缓缓转动“臂膀”,厚重向前的力量融入滚滚乌金,将源源动力送往祖国的四面八方。谈起国产中厚煤层450米超长智能综采工作面,小保当矿业公司在全国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热知识:报道奥斯卡的媒体,提前一年就开始卷了

  • 对媒体人来说,每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都是神经紧绷的时刻:不止要在抢在所有同行之前发布最新、最正确、最完整的获奖名单,还要提前准备几篇押宝文章,并且祈祷自己备稿的主角能够在
  • 2023 年,再次翻开杂志的版权页

  • “印刷杂志是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新媒体”。尽管和自身业务相比,公开发行的印刷杂志已经不再是“杂志社”的核心业务,但是当越来越多的品牌自出版杂志走入消费者的生活,杂志似
  • 精选壁纸 | 开屏即亮~

  • 「 静静地做自己,让世界发现你 」▼2480期壁纸-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联删 -- 高清原图获取 -「关注这个号的你可以说是很优秀了 」▼你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 美爆了 | 24小时动态壁纸,支持5K显示!

  • 「 静静地做自己,让世界发现你 」▼奇迹秀将不定时分享优质工具,大家可以把奇迹秀公众号设为★星标,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推送,以防错过优质内容。大家都知道在macOS Mojave 系统上,